第52章 山河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神话帝皇,开局截胡苏妲己! 从废柴王爷开始缔造千秋霸业 趋吉避凶,我真不是气运之子 长生从学习开始 虐爱成瘾:厉爷的冷情娇妻 超神:开局拒绝天使彦 全球高武之我打穿了人类禁区 御兽:养个神宠很难吗? 沉睡一年后我无敌了 分手是你提的,我觉醒SSS级异能你哭什么
十艘制式战船沿海岸线南下。
瀚海帝国边境驻军只能望洋兴叹。
若是在陆地之上,商旅过往通行都要看他们脸色。
唯有这茫茫大海,可望而不可及。
想伸手捞点银子,却发现自己的手不够长,根本够不着。
气得这些人想要跳脚骂娘。
一条三人小船由南向北而来,与战船船队相逢。
站在甲板之上远眺北地山河的兄弟二人早已经注意到小船。
小船之上两男一女。
两名男子皆是渔夫打扮。
唯有女子一身竹色纱裙,头戴斗笠,腰悬青锋。
一看便不是普通人。
像极了行走江湖的绝代佳人。
战船之上以及岸上的那些老兵痞,恐怕一辈子也难得见一见如此绝色,纷纷起哄。
口哨声此起彼伏。
甚至一些老兵痞呼喊着要让女子做他的媳妇儿。
从军十多年,那点军饷还不够喝几次花酒的。
哪来的银子娶媳妇儿?
这些被迫服役或者想通过入伍博得一份好前程的老兵痞们,随着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又无仗可打,从一个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熬成了一个个满身油污的中年大叔。
边防重地像极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些老兵痞像极了被人遗忘的孤魂野鬼。
恐怕只有战争到来,他们才会彰显自己的人生色彩。
只是,军中生活再无聊,这些人心里边总是有点子期盼,有点子志向,就像当初入伍之时,心中所想的那样。
不甘心在庄稼地里过日子。
觉得江湖无限好。
江湖如同美梦一般。
有酒,有女人,有刀剑,有金银。
酒必须是当世名酒。
女人当然也要是绝代佳人。
至于刀剑,金银。
反倒是其次,不过是身外物罢了,图的就是一个风流。
哪个少年心中没有江湖梦。
哪个少年不曾仗剑梦江湖。
今日,真是老天有眼。
一位只在梦中出现过的女子,居然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
你说,这些老兵痞们能不激动么?
纷纷喊着,把船靠过来。
小妹妹,饿了没有?
哥哥这里有好酒好肉,管够。
来啊,快活啊。
TND,那两个该死的船夫,真想一刀剁了他们。
只是无论岸上众人怎么喊,三人一船没有一丝一毫停留。
像来时一样,沿着海岸线向北而去。
十艘战船之上的兵痞们比岸上众人强不到哪里去。
虽然还能跟着押运精铁的战船顺江出海,犹如出远门游历一般,但是也仅限于此。
所幸的是,荆州都督白衣庾知恭治军严明。
这些兵痞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三人一船慢悠悠北上。
与他们擦肩而过。
神州极东之地,有一座小镇。
名日照。
隶属于琅琊郡,海曲县。
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之时,第一个被阳光照到的地方。
由于远离中原十九州,从未被战火波及。
这里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三人在此落脚。
除了对小镇的名字感兴趣之外,更多地是被小镇的山水形胜吸引而来。
小镇以西不远处,有两山。
东西相邻,隔壑相望。
西边的叫神仙山,东边的叫莲花山。
中间一条大峡谷,别名龙潭。
神仙山九峰环绕,传闻有九位道门高人在此隐居。
莲花山如盛开的五瓣莲,五峰耸立,犹如佛门莲花宝座。
两山之内,奇绝美景,数不数胜。
尤以,奇石,幽洞,深潭,飞瀑为最。
素有六洞,八岩,九奇峰,十八瀑布贯龙潭之美誉。
最令人陶醉的美景有白龙潭,黑龙潭,印星潭,凝香池,老龙窝,留仙榻,雪练飞瀑等。
黑龙潭位于龙潭峡谷下游的天雷峰下。
潭水幽深不见底,因此也叫墨潭。
墨潭以下顽石塞道,形如螺,又称墨螺。
墨螺隔断上下水流。
传说,白龙与黑龙在谷中激战,最后黑龙落败,为出心中怨气,砌螺为界,从此不与白龙相见。
白龙潭又名霜潭。
潭水清洌,甘甜,又称甘泉,玉泉。
与黑龙潭一界之隔。
山泉汇集向前,顺流而过石门,有悬崖峭壁迎面而起,将河水截断引入石崖之下,形成深不可测的白龙潭。
飞瀑从隘口落下,倾泻潭中。
云蒸霞蔚,壮如白练垂空飞舞。
潭中浪花叠叠,奇险幽深。
潭北有一座龙王庙,为当地百姓祭潭祈雨的场所。
沿着水流一直往上游走,便能看到此地最大的飞瀑。
雪练飞瀑。
壁高千尺,宽约十丈。
东,南,西三面为悬崖峭壁,北面为出水口。
状如银河倒挂,声如万马奔腾。
在崇山峻岭中奔流而来,骤然从悬崖上跌落,形成一道白练。
瀑布之下有一圆潭,潭水澄清,深不可测。
置身于此,不禁使人想起太白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如白练垂空,坠入潭中。
潭中泛起浪花,又似白练层叠。
故称雪练。
除去飞瀑,深潭,此地还有奇石。
靴石。
巨石高达数丈,重达数十万斤,酷似人穿的靴子。
传说道门真人在此静修。
见山下大旱,黎民百姓受苦,便脱靴为瓢。
取山中水化作漫天云彩。
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皆听号令,只等道门真人一指点下,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滂沱。
解了此地百年难遇的一场大旱。
另有史记载,上古兵家圣人孙伯灵曾在此隐居。
马陵之战后,孙伯灵归隐山林,修建茅舍,
传闻,孙伯灵年少时,立志报国,他得知海曲县藏有姜太公六韬兵法,于是不辞辛苦,只身前来求学,幸运的是,在海曲县寻到了这部兵书,并在此地结茅而居,研习兵法,刻苦读书。
后来孙伯灵又拜鬼谷子为师,兵法大成,帮助齐威王完成霸业。
功成之际,孙伯灵并没有喜悦之情,他想到自己变成了残废,师弟死于自己刀下,而天下百姓仍然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淡漠名利,归隐山林,第二次回到了自己少年读书的地方。
孙伯灵在这里聚徒讲学,悉心教导。
并归纳总结,完成了一部兵家名著,孙伯灵兵法。
除了奇石,幽洞,深潭,飞瀑之外,此地还有两种绝色。
花中杜鹃。
鸟中子规。
此地杜鹃花品种之广,花色之丽,誉冠南北。
靴石旁有座山叫龙角山。
龙头朝西,两角突起,龙腹卧于溪水之畔,蜿蜒数里。
山北为阴,便是有名的杜鹃花开之地。
生长着大片杜鹃,缀之粉团,连翘等花木。
杜鹃又叫映山红,花开时花色各异,景象壮观。
每年三月之后,粉紫色的蓝锦,首先绽放。
之后便是玫瑰红,鲜红,粉红,次第绽放。
五颜六色,姹紫嫣红。
立夏之后,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流光溢彩,香气袭人。
彩霞倒映河面,溪水流动就像飘动的彩带。
与周围山石相映衬,活生生一副天然画卷。
美不胜收,如入仙境。
子规,又叫子归。
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夏末秋初,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
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
有传闻说杜鹃花开如此艳丽,是子规啼血所致。
于是,子规鸟又叫做杜鹃鸟。
其实它还有一个别称,天下人一看便知,一听便是。
布谷。
小镇不大,人口不过数千。
庆幸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衣食住行一切所需应有尽有。
而且这里民风质朴。
鲜有聚众闹事者。
三人便是隐居东海崖畔六年之久的东山,从巴蜀之地顺江而下的墨玉以及李子归。
两个男子渔夫打扮。
唯独墨玉一身竹色纱裙,头戴斗笠,腰悬三尺青锋。
显得与两人格格不入。
也与此地格格不入。
幸好的是,墨玉是个姑娘,是个女子。
当她把斗笠摘下来之后,无论是身旁两个男子还是当地人,看了之后,都会觉得,长得真是水灵俊俏。
尤其是那把三尺青锋,让墨玉看上去多了一丝霸气,少了一丝女儿家的柔弱。
“东山兄,为何非要在此地逗留?我们直奔大棘城,飞雪楼,岂不是更好?我早就想尝尝号称北地一绝的雪溅香了。”
“子归兄,巴蜀之地的剑南春烧也是当世八大名酒之一。”
李子归嘿嘿笑道。
“东山兄,不愧是江南才子。”
谢东山脸色一变,眉头紧皱。
“子归兄,你这就是在骂人了,哪有我这样的落魄才子?一身鱼虾的腥臭味?哪个才子不是一身华服玉琳琅,手持纸扇暑气香?我不过是个读过几本书的渔夫罢了。”
眼见谢东山脸色大变,李子归急忙摆手道。
“东山兄,是小弟言语不当,切勿生气,等会儿,我先自罚三杯,可好?”
谢东山虽然隐世而居六年,但是自幼神思敏捷,少有人及。
怎能看不穿李子归的那点小算盘。
数月以来,三人隐居东海崖畔。
别说酒了,就连道像样的菜都没吃过。
每日吃得不是鱼,就是虾,再加上山野之间到处都有的野菜。
虽然也能吃饱,但是总觉得嘴里边少了些东西。
原来是半年时间没喝酒了。
在李子归的建议下,三人结伴同行,沿海北上大棘城。
谢东山隐居六年,不久之前明悟自身,起了游历之心。
又想起自家先生对自己说过的话,想来出去走一走,总好过一个人在这里打发时间。
而且六年隐居已经将武道高度提升到了一个瓶颈。
再待着不动,恐怕只会憋出内伤。
墨玉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人。
只是这次出门之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主意少了,话也少了。
本来与李子归约定好了,先去瀚海帝都。
结果,两人一路顺江而下,直接到了东海崖畔。
在那里,一呆就是几个月。
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看到了无比壮观的日出。
还看到了海上升明月。
还看到了潮起潮落。
吃够了鱼虾,跑遍了沙滩。
终于,李子归的建议下,北上大棘城。
只是北上的时候,叫墨玉的女子随口问了一句。
“什么时候去瀚海帝都?”
李子归嬉皮笑脸地打着哈哈。
“快了,快了,先去大棘城尝一尝世间一绝,再转去瀚海帝都也不迟。”
叫墨玉的姑娘也不反驳,只是表情冷淡,心思深藏。
小镇没有客栈。
三人找了个人家借宿。
吃住全免。
李子归没想到居然还能遇上这种好事。
从前都是走到哪,银子花到哪,一文都不能少。
这还是第一次遇到不收银子的。
只是房东随口说了一句。
若是三人无事可做的话,明日可以和他们一家三口进山采药。
比如,杜鹃花,花色鲜艳,除了用来赏心悦目之外,根茎可用来活血止痛,叶子可用来清热解毒,外伤止血。
山中还有许多种药材,山民们时常进山采药。
别以为采药很简单,其实采药有很多讲究。
比如,叶类药材,大多在开花之前采摘。
花类药材,大多在花朵含苞待放之时采摘。
果实类药材,有的在果实成熟之后采摘,有的在果实成熟之前采摘。
种子类药材,大多随熟随摘,免得脱落,不便收集。
根茎类药材,大多等到秋末冬初,而且年龄足够,药力足够之后,才会采摘。
草类药材,最为繁琐。
有的需要在嫩苗之时采摘,有的需要在开花之前采摘,有的需要在开花之后采摘。
而且草类药材种类繁多,药性差别很大。
没有医药知识的人最好不要胡乱采摘食用。
三人本就打算进山访仙,便答应了下来。
秋日夜晚凉爽,此地又靠海,没有一丝暑气。
一家三口,除了夫妻二人,还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子。
这个年纪正是顽劣之时。
听到父亲母亲说要进山,高兴地不得了。
山里边好玩的东西多了,不像世家公子哥进山骑马打猎,山民们喜欢下套子,下夹子。
男孩子们乐此不疲。
一桌六人,坐在露天的院子中饮酒闲谈。
酒是中年汉子自己酿的,还放了一些药材。
虽然劲头不如烈酒,但是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几杯药酒下肚,李子归鼻子里冒出了血。
看得众人哈哈大笑。
“这有啥好笑的?是不是这药材与我的体质相冲?”
中年汉子不知道怎么回答,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大哥,你这啥意思?又摇头又点头的。”
李子归还想继续询问,叫墨玉的姑娘瞪了他一眼,吓得李子归急忙闭嘴不言。
谢东山坐在一旁,不动声色。
夫妻二人都是过来人,三人的关系早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只是当下不好说些什么,毕竟关系还没熟到那个份儿上。
一大坛子药酒,配上几个山野小菜。
算是让李子归吃了个舒舒服服。
饭后,三个大男人继续坐在院子中闲聊。
黄河
伊阙龙门
一行六人徒步南下,再次来到这座黄河古渡口。
摆渡人仍旧是那个中年汉子。
一身短打干练的装束,戴着一顶大草帽,皮肤晒得黝黑发红。
看着胆子很小,眼珠子却时不时地瞥向年轻道姑。
尤其是在俊俏的脸蛋与丰满的胸脯之上,停留的时间最多。
年轻道姑本来阅历不多。
可是这次北上之行,却学到了很多东西。
瀚海帝都百万人口,见多了人,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阅历也随之水涨船高。
只是水再高,还能高过船么?
中年汉子什么人?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油条了,被年轻道姑识破了心思之后,反而也不藏着掖着了。
正大光明地看。
谁让你这道姑长得漂亮,跟画里边的人一样。
即便是年轻道姑身边跟着其余几人,也挡不住中年汉子的目光。
没办法,看一眼又不犯法。
难不成你们还能把自己押送官府,告自己一个睁眼看人之罪?
好像自古至今,也没有那条律法规定说,不准睁眼看人吧。
再者说,众人知道他的身份之后,难免有一丝敬畏。
毕竟是万里黄河上的真龙王。
黄河帮帮主,陈泓。
天下武榜,排名六。
仅次于弥勒教教主,活佛弥勒,江湖人称魔头的假和尚。
释真。
中年汉子得了便宜,领着众人上了船。
川资照付,分文不少。
只不过,这一次并没有给几人下套。
“船家,上次的事情我还记着呢,这次不会再给我下套吧。”
老道士老神在在,像极了一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
肘下附有一片麻布,常年累月地带着。
中年汉子爽快说道。
“天师,上次欠你的人情还没有还,这次怎么能再欠你一个,若是如此下去,恐怕我这辈子都还不完了,再说了,龙虎山天师府的人情,也不是那么好还的。”
两人闲聊之际,众人陆续上船。
伊阙龙门,形势险峻。
两岸悬崖峭壁,黄河水势滔滔,号称飞鸟难度。
中年汉子撑船向河对面划去。
黄河水道由西向东。
到了此处,拐了个弯,先转去向北,再转去向东。
因此,伊阙龙门成南北向。
正对上古都城洛阳城南门。
众人平稳渡河之后,年轻道姑气狠狠地白了一眼中年汉子。
却只看到中年汉子露出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
六人继续南下。
中年汉子划着渡船朝下游而去。
歌声嘹亮,粗犷豪迈。
你晓得天下的黄河几十几道弯哎
几十几道弯里几十几条船哎
几十几条船上几十几根杆哎
几十几个艄公哟号把船来嗨搬
几十几个艄公哟把船来嗨搬
唉来哎嗨哟吼把船来嗨搬
我晓得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弯哎
九十九道弯里九十九条船哎
九十九条船上九十九根杆哎
九十九个艄公哟号把船来嗨搬
九十九个艄公哟把船来嗨搬
唉来哎嗨哟吼把船来嗨搬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805/171153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805/171153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