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毛文龙的奏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海贼:我能简化技能 走阴商人:我只卖大凶之物 学业有成的羡羡重生了 艾泽拉斯:求生从暴风城沦陷开始 人在海贼,我是路飞发小 此生,不留遗憾【末世:七零】 七零娇娇女把糙汉老公撩到吐血 逼养外室子?和离嫁反派一胎三宝 真千金每天都在发疯 我,豪门赘婿,有女儿后无敌了

在官兵的看押下,李三旸乘着小船,到了最中间的大船上。 见着毛文龙,李三旸依旧十分倨傲,不算恭敬的行了一礼。 “草民见过巡抚大人!” 毛文龙脸色不变,只是打量着李三旸,没有说话。 一时间场面十分寂静。 过了片刻,李三旸便沉不住气了,看着毛文龙,沉声说到:“大人将我带来,不会就是为了看看我吧?” “呵呵” 毛文龙轻笑了一声,说道:“听闻李家往来南洋,见闻颇广,本官便想要见见。” “大人说笑了,我不过是一个商人,只是去的地方多了些罢了!” 李三旸这话虽然看着有些谦虚,但那表情却是十分得意。说起这些年来的见识,他自是十分得意。 大明禁海这么多年,寻常人哪里可能见识到南洋的那些新奇物件,哪怕是朝廷官员,见识的也不一定有他多。 “看来你还很得意?” 毛文龙突然语气一冷,目光之中露出一抹寒意。 “朝廷早有明令,凡是我大明子民,皆禁止出海,不得贸于东西两洋。有违此令,是要杀头的!尔等是明知故犯!” 见着毛文龙脸色突然冷了下来,李三旸有些错愕,随即沉声说到:“大人,我朝虽然禁海,但是在对外贸易上,也有例外,我李家可是有朝廷特许的。” 他看了毛文龙一眼,接着说道:“这件事......朝中大人可是知道的。” “朝廷特许?本官为何不曾听说过?” 毛文龙神色依旧冰冷,似是没有听懂李三旸话中有话。 见状,李三旸心中一沉,说道:“大人,此事我李家得到了京城诸位大人的支持,哪怕是阁老也......” “呵呵,你们李家能量挺大啊!连阁老都能说动?” 毛文龙眼中带着深意,盯着李三旸,说道:“付出了不少代价吧?” 听到这话,李三旸心底闪过一抹亮光,原来是要银子啊! 他顿时松了口气,抬头看着毛文龙,伸出五根手指,笑道:“大人刚上任,还不清楚此事,我李家每年给朝廷也交了不少的税,对朝廷贡献颇多。大人此番上任,定然要花不少银子,我李家愿进献五十万两银子。” “五十万两,你李家还真是有钱!” 毛文龙眼中也不由得露出一抹亮光,他在辽东之时,可没见有地方豪强能够拿出这么多银子来贿赂他。 见着毛文龙马上变了脸色,脸上露出笑意,李三旸心中有些鄙夷,还以为是什么大清官呢,跟以往的那些个官吏也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表面上依旧满脸恭敬,说道:“大人说笑了,我李家也是往来吕宋,辛苦赚点银子,勉强胡家罢了。” 他瞥了一眼周围几人,接着说道:“大人,银子等我回到宁波府,到时我亲自送到巡抚衙门去,如何?” “好!” 毛文龙点了点头,随即朝着一旁的参将说道:“送他回去!” 李三旸等人离开之后,毛文龙思虑片刻,随即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以及李家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写进了奏疏之中,而那五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则被隐去了。 想要清剿倭寇,这些海商大族是绕不过去的,但是这些大族跟朝廷牵扯颇深,哪怕他身为浙江巡抚,是皇帝亲点的水师提督,也不敢轻易动这些人。 到底要怎么做,他还是需要询问一下皇帝的意思。 ······ 回到自家船上,李三旸看着远处朝廷的船队,脸上满是不屑。 “嘿!这些个大老爷,都是一個样儿!” 一旁的汉子也说道:“三当家的,我打听清楚了,这位巡抚大人,是皇帝新任的浙江巡抚,提督水师,负责肃清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 听到这话,李三旸脸上露出一抹冷笑:“肃清倭寇?怕是来捞钱的吧!这也就能糊弄糊弄皇帝!” 他看了一眼远去的船队,朝着身旁的汉子说道:“起帆,尽快赶回舟山岛!” ······ 乾清宫。 朱常洛正忙着翻看着通政司送来的奏疏。 自从他开始认真处理奏疏以来,他才知道皇帝的工作量有多大。 文武百官上呈的奏疏大致分为两种,奏本和题本。 其中奏本主要用于官员个人上书言事,这类公文可以直达御前,皇帝没有翻看前,其他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内容。上书的官员如果想跟皇帝汇报某些重大的事情,通常会采用这种形式。 而题本则是用于汇报部门事务的公文,通常代表着本衙门的意见,这类公文一式两份,一份送入通政司,一份由六科备份。 如今因为有内阁的存在,题本都是由内阁事先票拟,之后才送入宫中,交由皇帝批阅的。 而奏本就需要皇帝亲自处理。 虽然很多事情都是以题本的形式交由内阁票拟了,但是奏本的数量并不少。 “这些个地方官员是没事情做了吗?汇报些奇闻异事也就算了,请安的奏疏也这么多!” 朱常洛揉了揉额头,感觉有些疲惫,看了半个时辰的奏疏,整个人的精力都耗去了大半。 哪怕很多奏疏都是些垃圾信息,他还不得不翻看一下,谁知道这些奏疏之中有没有重要的消息。 休息了片刻,他再次从桌上拿起一份奏疏。 “嗯?毛文龙的奏疏!” 看到奏疏上的落款后,朱常洛不由得直起身子,认真翻阅了起来。 “臣浙江巡抚毛文龙奏:臣谨奉陛下旨意,领水师清剿倭寇,于海上遇一豪商,曲通藩国,经商于海外......” 看着奏疏之中关于李家的事情,朱常洛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一个海商之家,便能手眼通天,勾连朝廷官员,甚至有内阁大学士撑腰!这朝廷上下,怕是不少官员都参与其中了啊!” 他暗自想了想,如今内阁三位大学士中,首辅叶向高是福州人,刘一璟是南昌人,而韩爌则是蒲州人。 要说跟开海之事利益最为密切的当是叶向高,不过叶向高辞官归乡多年,不久前才重新出任首辅,到底有没有参与此事,他也不确定。 至于另外两人,虽然不是沿海之人,但是都在朝廷为官多年,跟海商勾连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他不由得有些头疼。 不说内阁大学士,朝中其他官员也不少,要真处理起来,朝廷怕是要空了大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811/171174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811/171174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