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圆桌叙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斗罗剑神 夫人觉醒后,全球渣男为她发疯 龙枭 蓄谋已久,强扭的白月光他又酸又涩 我在隋唐当仙帝杨广 小白花是伪命题 红色莫斯科 八零军婚:糙汉家的小辣媳赚麻了 超神:开局拒绝天使彦 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

众人在各自屋内收拾好,休息片刻,已经是午间了。 下到一楼餐厅,餐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十二人大圆桌,桌上早已摆好了饭菜和酒水。菜色以宁市常见菜肴为主,其中大量的蒸煮海鲜摆上桌。 清蒸红石斑鱼、罗汉鸭、爆炒双脆、白灼九节虾、卤水拼盘、八宝饭、半酒竹蛏、海蛎爆蛋、红糟鳝鱼等宁市常见菜品。菜品摆盘讲究,由于大多数是海鲜,加上以清蒸为主,海鲜的香气扑鼻而来。虽说这些菜品除非在节庆日和酒宴上,平时还是很难摆在同一餐饭桌上的。桌上摆放着几瓶饮料,以及两瓶茅台。 菜色丰富,菜品都是刚煮好,热气腾腾,几位年轻人见这么一大桌菜,内心兴奋不已,却又迟迟不敢动手。主要在两位叔公面前,连大老板Kevin都变得十分拘谨,Ida和林鸣看老板脸色行事。平日里员工聚餐,老板在场已是别扭,这对面坐的,还是老板的长辈,更是十分难受。 方宁和左西林倒显得大方许多,她们也只把对方当成长辈,恭敬自是恭敬,倒也不畏惧。 杨乔依然死气沉沉,看不出他的心思,客套一番,也就随性起来。只是,他感觉对面的叔公叔婆时不时地往自己这看两眼,也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错觉。 屋主给厨师长倒上酒,扭头又对着Kevin劝酒了。 “阿德啊,上回见你的时候,还光着屁股,这么,这么小吧。”屋主用手比划着,实际上谁也不清楚他比划的到底是多高:“现在可是一表人才了啊。” Kevin赶紧倒上一杯酒站起来,对着两位长辈敬了酒,爽快地喝了一杯。 “不错,不错,懂事不少。”屋主随即也抿了一口,又问道:“诶~,你带了这么多小伙伴来,也不给我们介绍介绍。” Kevin摊开手,手掌向上,向众人介绍说:“这位叔公,是我妈的本家,你们和我一样叫他叔公就好。” 接着又转向了叔公旁边的女主人:“这位是叔婆,和蔼可亲,招人喜欢,小时候我就喜欢她做八宝饭,今天桌上这八宝饭,我一尝就知道,肯定是出自叔婆的手艺。” Kevin笑嘻嘻地对着叔婆竖起了大拇指。八宝饭确实软糯清香,用猪油搅拌,混着干果和红糖,咸甜交错的口感是宁市特有的吃食习惯。 叔婆也被Kevin逗得笑不拢嘴。 “还有这位,”Kevin对着厨师长向众人介绍到:“这位,是我的亲叔公,我妈的亲叔叔,也姓陈,叫陈启泰,你们叫他启泰叔公就好。” 屋主咧着嘴,指着Kevin道:“你小子偏心啊。” “叔公,这指名道姓的事,我对您哪敢啊,您在这,可是德高望重,响当当的人物。我可不敢造次。”Kevin撒起娇来,也是不得了的。 今天,Kevin就像是家宴里的小朋友,在为长辈表演节目一般,说起话来,奶声奶气。 “叔公,我给您介绍介绍我带来的朋友,我身边这位是我最好的朋友,杨乔,是个非常出色的画家。”Kevin竖起大拇指:“顶呱呱,宁市美院的优秀毕业生,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天才。” “哦?”屋主惊奇地望着杨乔。 杨乔被盯的脸都红了,略显尴尬,微微一笑,点点头:“没,阿德说笑了。”这杨乔就像是娇羞的媳妇见公婆,还称呼Kevin为阿德,真是少见。 “杨乔~”屋主嘴里嘀咕了一声:“真是个俊俏的小伙子啊~你瞧瞧我们这几个老古董长得都磕碜的要死,不过,你们这些孩子倒是基因突变似的,一个个好看的要命。” Kevin听着这话,似乎有点别扭,也不知叔公是对谁说的。 本家叔公自觉说错话,赶紧迂回说了句:“一代更比一代强嘛~现在的年轻人,长得都好。” 几个年轻人附和着笑了笑,也不好反驳什么。 “杨乔身边这位漂亮的女士,叫方宁,也是个厉害的画家,她画的主要是国画。她的水墨画的神韵,那叫一个出神入化。叔公,我知道你收集了一些国画,要是不怕见光的话,拿几幅出来给这位方小姐欣赏欣赏。” “阿德,你叔公我是个小气的人吗,什么见光不见光的,乱说话,不要让你这些小朋友误会了。我那都是平日里闲来无事跟着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辈找点乐子,这位方小姐如果不介意的话,抽个时间我向她学习学习。” “叔公,国画博大精深,我们这些年轻人懂得未必比您多。你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寄情山水,陶冶情操。” 本家叔公听了方宁这番话,呵呵大笑,心里盘算着让方宁为这河口湿地画上一副湿地胜景岂不美哉。 “阿德啊,你今天带来的朋友都是艺术家啊。” “也不全是,那位叫左西林,画画水平一般,不过做设计还是很好的。”Kevin对左西林挑了挑眉:“是吧?”左西林没有回应,对着几位微笑点了点头。 Kevin这一挑眉倒是让陈启泰给盯上了,他对左西林上下打量了一番,默不作声,继续喝起酒来。本家叔公陈启明浅笑着,看出其中端倪,阿德对左西林甚是关注。 “左西林,这名字有点意思,左氏渊源有三个传说,传说黄帝末期有臣左彻,协助铸造三鼎,三鼎铸造成功之日,黄帝去世,而左彻则为左国后裔,所以其族人以以国为氏。还有说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公之后,以祖名号为氏,也有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官位叫左史,所以以左史为氏。还有最后一个说法,说是源于少数民族。左小姐,你这左氏起源于那一脉啊?” “叔公,我......,”左西林被问懵了,这姓氏起源,虽然父母有提及过,大抵和叔公所说差不多,但却没有实据考证,若是真要说出个所以然来,自己可没有一个准备:“其实对这方面没有多少研究。还是叔公博学,受教了。” Kevin虽然知道叔公见多识广,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但这姓氏起源,还真没想到他能记下。 “你叔公我走南闯北的,百家姓大小都认识了个遍,对于偏门一些的姓氏会多打听打听,主要是喜欢听听别人讲一些传统渊源的故事。以前年轻的时候跟你们一样,喜欢新鲜的,对什么都好奇,现在年纪大了,反而喜欢怀旧。哈哈,左小姐,你莫怪哈。” “不会不会,其实我也喜欢研究一些古老的传说故事,只是没有叔公您细致。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多请教请教您呢。” 陈启明开怀大笑,毕竟自家孩子嫌弃自己唠叨,又常年出去闯荡,一年回不了几次家,难得有这么一群孩子来自己家陪自己聊聊天,还都是一群可爱有礼貌的孩子,陈启明自是心情明朗。 “哦,还有那边那位,艾达,是我的助理。那位戴眼镜的,叫林鸣,是我这回新店的店长。” Ida和林鸣向陈启明叔公和叔婆问好。 “不错,不错,都是一群出色的年轻人。阿泰啊,这回你带着他们来是为了阿德新店开张的事,是吧?要我说,你们新店的食材,来老家找,算是找对地方了。”本家叔公抬头,对着Kevin问道:“阿德,你觉得这桌上哪道菜最有特色,最能吸引你。” “这一桌子都是当地特色菜,我从小吃到大,如果非的说特色的话,红糟鳝鱼,应该是最少见的,我在宁市没吃过。但也并非因为没吃过才觉得是特色,而是因为这道红糟鳝鱼的口感鲜嫩,完全吃不出它的土腥味,一般人做鳝鱼的话,会先炸,然后用料酒,还有葱姜蒜辣椒等重口味辅料辅助去腥,这样其实已经失去了鳝鱼原本的滋味。” “嗯~阿德,不错啊,这道菜,是这一桌子上最廉价的菜,不,应该说是在这河口地区最廉价。在这河口湿地有一片鳝鱼滩,那片鳝鱼滩早年是稻田、鱼塘,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所以河口的鳝鱼比起外头养殖的鳝鱼要肥美。” Kevin一边听,一边点着头:“红糟鳝鱼,酒糟把鳝鱼的土腥味给盖住了,但是鳝鱼的鲜还是能保持在舌头上,让人回味。” “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这种天然鳝鱼,本身的土腥味并不重,即使不用这酒糟,它的土腥味也不突出,主要还是鲜甜的味道。” “懂了吗?”启泰叔公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哦~哦~我懂了,你们是建议我新店用鳝鱼是吧。”Kevin张着大嘴夸张地附和着。众人见Kevin对叔公如此畏惧,想来平日里在公司没少挨叔公的骂。 左西林和方宁这才明白Kevin为何一到杨乔工作室就跟刚从牢笼里放出来的野生动物一般,仿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了。 “哼。”陈启泰十分不屑:“你想用还未必有。” Kevin一头雾水,这鳝鱼不是两位叔公力荐的食材吗,怎么又没有了。 “难道是我来迟了,被人给定走了,现在没货了?”在Kevin眼里,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有也只能时间没赶上。 “这倒不是,主要是现在的鳝鱼滩不比以前的鳝鱼滩了。”本家叔公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罢了,你们刚来不说这些,如果你店里需要鳝鱼,叔公怎么着也会给你备足了。这点面子,我在这河口还是有的。” Kevin看出叔公似乎有点为难,但具体是什么事,他就不清楚了,“叔公,我就开了一家店,其实每天的用量也不大,不用太担心。” “是是是。” 几个年轻人大快朵颐,林鸣时不时起身帮忙端菜,分餐,Ida对方宁和左西林也是十分照顾。只有杨乔一个人不说话,闷头吃喝,方宁本想找话题和杨乔聊聊吧,见这桌上都是生人,还有长辈,也不便多说什么。 只有左西林看着一桌子的海鲜发愣,全程只吃肉食和蔬菜。女主人看出左西林不吃海鲜,晚上特意交代了厨子多做些肉食和蔬菜。 两位叔公饭间聊的甚欢,谈起多年未见的情怀,以及家乡的变化,两人都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拼搏了半辈子,本是儿孙满堂,享受天伦的时候,孩子们却又重走自己的老路,一个个往外跑,自己个去闯天地了。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最后不也都要落地归根,你瞧瞧我们这老两口,走南闯北,从澳洲到非洲,我们哪没去过,这天下,哪里都没家里好。” “孩子们不明白,他们还需要点时间。”陈启泰明白,这老两口表面风光,在外人眼里住着豪宅,家里有人伺候,吃喝不愁,其实啊,心里苦,孩子不在身边,老两口的日子寂寞。 过来人在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一遍又一遍地劝诫着新一代,新一代又在以相似的想法与勇气在践行着新一轮的对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征服。这些经验对新一代来说,老旧、封闭、顽固,甚至对这个时代来说毫无意义,却又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发现,过来人的某些经验尚且印证在某个节点的某件事上。可新一代仍然会固执己见,认为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就应该留在它原本的时代。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反复,让这个地域的人,总是不断新生勇气与实践,在一次次挑战中,获取更多的财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812/171177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812/171177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