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寻迹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偷欢 全员火葬场后,我被全世界团宠了 宫辰希白如歌 诸天金钱 毁子凶光 重生1985,他靠空间发家致富 除了我哥哥们都重生了 狂龙医婿:开局九张婚书 关于三大天灾同时降临这件事 兽世我只想种种田

半个月前,一起非法持枪案让郑毅倍感头疼。 宁市安平区,两名男子斗殴结怨,其中一名男子为行报复,购买枪支,跟踪对方,一枪击中对方要害,导致对方死亡。此人自觉肯定要判死刑,便不顾路人,随机开枪,导致数人中枪受伤。好在警方行动迅速,一枪便将歹徒制伏,此案震惊整个宁市。 杨乔担心左西林一个人独自回家不安全,在接下来的数日里,他让左西林每天下午5点准点下班。 此案一出,宁市公安局内焦头烂额。郑毅手上的大小案子不计其数,这枪击案属于重大案件,郑毅接到任命,便开始追踪这起枪支案。 不久后,郑毅又收到吴三贵去世的消息,得知吴三贵的包里还放着杨乔的画,内心惶恐不安。为何和杨乔所画梦境相关的人会相继去世,案子接连发生,看似无关,其中却又透着某种细微相关的东西,可是自己却始终找不到这几个案子之间的关键线索。 而几个案子相关的唯一线索人物,就是杨乔,但他似乎又只是游走在每个案子之中,与案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杨乔更像是游走在几个案子之中的一颗棋子。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以杨乔为棋? 既然以杨乔为棋,为什么偏偏又要让杨乔画梦,梦境代表了什么。随着案件不断发生,梦境是什么仿佛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与杨乔所画梦境相关的人,都相继离世,仿佛这画会杀人。 “梦在大多数情况是不易被理解的,缺乏条理性。而人在正常情况下对梦的记忆很少,几乎都是片段式的,有些人清醒后甚至会曲解自己的梦境。但是这些梦也并非毫无意义,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潜意识的欲望满足。但你很清楚,梦境是不能作为证据的,更没有所谓的科学依据,可以引用梦作为查案的证据。” “这点我很清楚。” 郑毅试图从专业心理咨询角度了解梦境,可是凭他多年的办案经验,以及专业角度来说,梦根本毫无意义。 除了杨乔身上的谜团让郑毅感到棘手,还有那个消失的流浪汉。根据杨乔的画像,还有当时调取途中的监控拍摄到的背影,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人就是消失了一年多的郑恺年,也就是自己的父亲。 如果杨乔身上的谜团与父亲有关,父亲正在调查的又会是什么呢? 郑毅隐隐感觉这背后似乎有多方势力在彼此牵制博弈,那其中是否也包含父亲这一环。 郑毅开始从杨乔下手,围绕杨乔,再次对近来发生的案子进行梳理,试图找出共同点: 第一个案子,方圆、DT、刘笙、陈粒、福康医院、宁市儿童福利院、假药案。 第二个案子,阿芬、吴家栋、真山、刘雯娜、方宁、余枫、王艳丽(或王燕丽)、消失的流浪汉、门头山、绵城。 还有第三个案子,吴三贵,虽然吴三贵的死是意外,可是这场意外太蹊跷,更为蹊跷的是,他的妻子叫王燕丽,并且吴三贵死亡时,他身上的遗物中,独独消失了那张王燕丽的照片。 这两个与杨乔有关的案子,除了绑架刘雯娜的幕后真凶没有抓到,其他嫌犯都已服法。可是这里面仍然有太多疑问没有答案。 方圆的画,只有杨乔的个人解读,谁也不知道那三幅画的真正含义。方圆对抗DT,不过是以卵击石,三年时间,方圆要报复,何必等待三年。 阿芬是谁,真山又是谁?要绑架刘雯娜的人到底是谁,亦或者说,雇凶者,要绑架的人真的是刘雯娜吗? 那个消失的流浪汉,他真的是郑恺年吗,他又去了哪里,是否发生了意外? 还有,吴三贵的死,和王燕丽有关吗?真正的王艳丽又去了哪里? 无数个疑问,盘根错节,像是油麻藤缠绕一般,令人脑袋发蒙。 郑毅闭上双眼,尽量让自己放松,扣着食指,轻轻敲着桌沿,劳碌了一天,身体和大脑早就疲惫不堪,但是精神的折磨,令他更加痛苦。 “郑恺年啊,郑恺年,你到底去哪里了。郑恺年啊,郑恺年,你可千万别死~” 郑毅也不知自己是陷入了思考,还是梦境。因为疲惫,他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想休息片刻,可是这片刻的放空,脑海里,依然忍不住对父亲的思念。 郑恺年申请伤病退休后,在某一天突然消失,而母亲却若无其事般照常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照顾年迈的爷爷。家里剩下孤儿寡母,却如若往常的家庭并不常见,可是母亲嫁给父亲,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为他付出一生,甚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寡妇。 作为这个家的孩子,郑毅曾经有段时间十分不解,却也茫茫然走上了与父亲相同的道路。只是,他有足够的勇气对抗穷凶极恶的犯人,面对刀枪的袭击,却没有勇气让一个女人为他如此付出。 寻找父亲这件事,只要从母亲下手就可以了。即使父亲从这个家消失,但在母亲那,他依然可以寻得蛛丝马迹,否则,母亲怎会如此毫无波澜的维持现状。 如果绑架杨乔的流浪汉是郑恺年伪装的,那么郑恺年一定是知道门头山内情,才遇难的。从杨乔被绑,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母亲却没有丝毫担忧,说明郑恺年已经脱离危险。 至少,郑毅是可以确定这一点的,每个月固定时间,母亲的电话总会被陌生号打入,可是母亲却没有与对方有任何交谈,那一定是郑恺年与她的约定。 “孤儿。”郑毅无数次提及的词汇,但总觉得这个词汇遥远而不可置信。 但这时,他的脑袋像是被闪电击中,他的心仿佛撬起了一块巨石,嘴巴比脑海更加快速的脱口而出,他确信这个词汇,能给他带来新的线索。 他向来是个果断的行动派,凡事不得有半分犹豫。至少在警队里,他以如此灵敏精准的判断能力,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继他父亲郑恺年之后最为出色的刑警。 孤儿,儿童福利院,方圆,真山(二狗),杨乔,他们至少在某一个时刻有交集。否则,方圆不会轻易将他的命交给一个陌生人,真山更不会轻易让杨乔找到他。 “可惜,那个疯子彻底疯了,不然还能问点什么出来。哎~”郑毅垂着头,看着桌上的烟,犹豫了片刻,还是抽了一根,走到窗户旁,靠着窗,烟雾绕过夜晚的街道。 凌晨,街道极其冷清,全世界都停下脚步,关了灯,躺在保温室里,等待着下一场黎明的到来。 “宁市儿童福利院,也早已不是20年前的宁市儿童福利院了。”线索,一层层断开,郑毅绞尽脑汁,也想不通,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明明发生过,有什么在彼此牵扯,却又像是有个扫地僧,扫净了前人踏足的雪地,不留下一丝痕迹。 “只要是发生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他弹了弹手上的烟灰,烟灰从窗台飘落,随风散去,成为街道上的尘埃,仿佛从未来过,但它也从未离开。只是清晨踩踏过的痕迹,将它带离现场。 “26岁,32岁。杨乔上户口的时间是1993年12月,方圆是12年岁,1993年10月被送往宁市儿童福利院,20年前,刚好是这个节点。如果12岁之前的方圆,认识6岁之前的杨乔,那一切就说得通了,12岁的方圆,那个年纪的孩子是有记忆的,而6岁的孩子记忆模糊......也就是说,他们的交集在20年前。” 郑毅的脑海闪过一个13岁以前的画面,20年前,父亲,似乎提到过某个孤儿案。 “孤儿,走失,拐卖,不对,是大爆炸,1993年7月,7月,几号来着?。” 郑毅对20年前的一场爆炸案有着模糊的记忆,他将手中的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屁股直接扭到了书桌旁,开启电脑,输入“1993年宁市大爆炸”。 电脑里出现的报道不多,唯剩两篇,一篇出自宁市日报,另一篇出自海峡导报。这两篇的内容完全一样,只字未改,全篇内容不过300字,提及了时间,地点,事件,死亡人数。 “1993年7月20日晚间10点,宁市生物科学研究院发生重大爆炸事件,事件原因为生物实验室超净台酒精灯侧翻引发火灾,致使实验室易燃易爆品发生爆炸,引发重大爆炸事故。死伤人数共计12人。” 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其他详细报道,甚至连事故后续报道都没有。 郑毅摸着后脑勺,眉头紧凑,自己明明记得父亲说的是孤儿院大爆炸,可报道的内容却是生物科学研究院。无论他如何搜索,再也找不出第二个20年前宁市发生的孤儿院特大爆炸案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记忆偏差,也许,父亲当时说的根本不是孤儿院。但,20年了,别说只是父亲当时的一句话,即使是自己经手的案子,短短几年后,也会产生记忆偏差,忘记其中的细节。 但有一件事,郑毅可以肯定,父亲在宁市某个大爆炸的案件之后,抱回了一个婴儿。当时母亲非常揪心,爷爷奶奶似乎对那个婴儿十分上心。两天后,那个孩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个婴儿是从哪里来,又会被送到哪里去了呢? 郑毅寻思,顺着这个爆炸案也许能查到些什么。次日,郑毅想从档案室调取大爆炸事件的档案,却发现,此次事件的档案在相关部门根本查不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812/17117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812/171178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