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回收诸天万物 > 第91章 擒贼擒王

第91章 擒贼擒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被迫成为宝可梦大师 狂暴逆袭 言花七月下南州【刑侦】 豪门真千金靠直播算命爆火了 重生贵族后只想过咸鱼生活? 火影:为了回家,被迫开启无限月读 军婚甜蜜蜜:回到八零当学霸 认长公主为义母后,全家追悔莫及 都市之极品医仙 重生之最强剑神

张小凡自然也是不明所以,然后,他想了想。 抓着一个瘦高老头的辫子,对其道:“我知道你们田家不是什么好人,但此刻却需要你们的名头来安定人心。你去让管家帮我传一下讯,让你嫡子派仆役出去,先稳住局势,敢有乘乱奸淫抢掠的,一律抓起来。” 说着,便拖着他往外走。 头皮的剧痛,让老头儿不得不跟着。 虽然张小凡懂得不多,但他起码知道,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一些恶性事件。 如果有官府出面,情况就会好一些。 而田氏这一脉,在黄平城扮演的角色,正是类似官方的角色,没有爵位名号的小封建主。 原来,因为知道了田氏背后支持着这类贩卖烟叶子,拐带人口的勾当。 张小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念咒施法之后,以护法兵将制造的防护光芒护身,然后持一把长刀,直接冲入田氏家主的车队。 若是寻常人,被数十粗通武艺的护院拦住,想要冲到车驾前,这难度不下于登天。 但张小凡周身的紫色光芒却异常坚实,无论到刀枪剑戟,还是水火风雷,皆不能近身。 故此他只需要埋头冲进去,然后逮住老头儿辫子一揪。 对方便束手就擒,不得还手之力。 本来,小凡只是想先擒贼擒王,抓住此人,慢慢拷问实情。 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问几句,就出现如此变故。 看着老头儿滴溜溜闪烁的眼睛,张小凡面色一沉道:“老头,听话你还有一条活路,不听话……先不说你们这些臭鱼烂虾能不能破我师父赐的法咒。” “便是真让你们找到破绽又如何,你们敢动我一下试试?我上面有师父,师父上面有更神通广大的师祖,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田氏上下全脱不了干系。”说这话的时候,张小凡一副自豪地表情。 此言一出,顿时镇住了对面的老头儿。 然而,老头儿不知道的是,这一刻张小凡内心却有几分惭愧,为了唬住对方,不仅要借师父名头,还要给师父杜撰出一个师祖来。 心里微微纠结了一下,但转瞬,他心里释然。 师父教他要持守正道,又教他要会变通,持守正道按理不能随意说谎话,但变通又好像可以权宜一下。 此时此刻情势紧急,每晚介入一天,就会多许多无辜孩童受害,如今这般,为了救人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而外面把守的众多仆役,见着两人,也是既不敢动手,又不能擅自离去。 还是领头那个,众人称呼田管家的瘦高仆人。 他看了看自家主人的眼色,匆忙退至一边,去安排人手。 张小凡却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 他如同牵羊一般,把这老头拖至一旁,随意找个石墩坐下。 “老头,我也不做赶尽杀绝的事情,一者,你们倒了还会有其他李家、王家接过你们的产业,说不定到时候行事更加狠绝,二者,我实话说,我这边暂时无人可用,用生到底不如用熟,完全撇开你们,也很难成事。” “但我也不会轻易让你们囫囵过去,尔等必须改过自新,弃恶从善,不仅这类有干天和的生意得禁绝,还得交几个投名状。” 投名状倒不是张小凡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陈冲给的主意。 他常听村里人讲故事,故事里面,上山入伙,都是得缴了投名状,才可被接纳成为山寨中的同伙。 交了投名状,就很难再走回头路。 同样,小凡琢磨着,不让他们退路绝了,他们估计也难以死心。 “如和你们做生意的飞鹰山彭家,还有趟地虎明老二,其头人的首级你们得给我摘过来。” “少一个,我拿你家的人头抵。” 张小凡心中想着那些他救出的时候,已经被采生折割的手段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孩童,此时此刻,说出的这番话,带着一股子寒意。 面前老头听了,浑身一个激灵,却是不敢把面前这个少年英杰的话当耳旁风。 “别怪我没给你们生路,现在老老实实,把都做过哪些恶事说出来;漏说一桩,事后我查出来,也要用你们家的人头来抵。”张小凡威逼道。 悬在头顶的剑,只有没落下来之前才有足够威慑力。 这也是小凡给对方一个活路的原因,围师必阙,给对方一点希望,才能让他老老实实按自己设想的方向走。 而这个时候,林惊羽在干什么呢? 如果说,小凡被张虹一番指派任务,不得不硬着头皮,干起了和自己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性格极为不符的“造反”活计。 林惊羽却被日常而平淡的伐木生活,磨平了跳脱的棱角。 如果硬要用一段话来概括他这将近一月来的生活,兴许可摘《西游记》的诗句附上,也是极为贴切的: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修行才是求道之人最重要的功课,为生计奔波,为时局谋划,只是世事沦落至此,不得已而为之。 如此平淡的生活,反而让林惊羽更能从中体会到道为何物,事实上一般人所说的恒定的道并不存在,也不存在不变的规律,道无形无相,只是人观道,认识道,为了便于和他人述说,强行为它冠名为道。 道在万事万物之中,在人心,在山川河流,在村夫村妇的言谈,甚至在屎溺之中——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便可算作他自己的道。 而脱离了人,也无所谓道存还是不存。 在集市上,惊羽将一担柴火放在摊前。 随口和边上一位大娘搭话道:“今天小丫头没随着一起来吗?” “丫头啊,丫头这两天生病了呀。”这位已经有些老态的妇人,忧心不已地道。 “她娘也是不省心,前夜里睡得沉让小孩儿着了凉,大早晨额角烫得同水壶一样。” 这个时代,小孩子很难养活,多数生六七个,只能成年两三个。 求医问药对贫苦人家极为不易,一场小病,就有可能带走一条幼小的生命。 故此,听罢林惊羽的心也略提起了一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817/180121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817/1801214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