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王上岁数大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人前痴情女配,人后十八个男模 九宗 初音的到来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七零空间:糙汉的穿书娇气小知青 娘娘她人美路子野 末世:我的军团能镇压一切 庶女不入爱河,宫斗主打缺德 我在人间有个书铺 带超市重生,我被七零硬汉宠上天

扶苏一愣,不方便? 父王哪里会有不方便的时候? 尤其是最近父王攻打别国,都没有将别国的美姬收入咸阳宫中,怎么会不方便? 但扶苏没有说什么,点点头,就要转身往外走。 就在这时,大阳宫殿门打开。 扶苏一转头,就见黎姜从殿中走出来。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黎姜。 黎姜也看到了扶苏,对着他点点头:“长公子是要找王上?” 说完看了眼天色:“臣也该去接黎普去了。” 说完便转身去接黎普。 蒙常山自然是知晓长公子对黎国师的态度,都是男儿,谁不晓得谁? 于是看向扶苏目中便透露着同情,等蒙常山进去禀报长公子来了时。 看到王上满头的细汗,不断用手帕擦干的模样…王上…哎,岁数到底大了些。 扶苏进了门,正巧看到嬴政捏着奇形怪状的衣服,看见他进来后。 连忙摆手:“吾儿来了,快来看看黎国师弄出来的衣服。” “取材简单,若是日后我大秦百姓都能穿上,冬日里就不必担心有百姓受不住寒冷冻死了。” 黎姜丝毫不知扶苏的心理,等到接来黎普后。黎姜像往常那般再次观察了下胡亥。 “小胡亥,你长歪了没有呀?” 看着胡亥坐在竹筐里兴奋的直拍手,黎姜皱眉。 【这祸害是不是太活泼了些?】 【看来还得让淳于越加重课程啊。】 “淳于仆射,明日里讲讲《孝经》吧。本国师以为,孝大于天,还是让小公子多学一学《孝经》才是。” 淳于越听闻黎姜的要求,心中无奈的叹气。 天天读道德经,论语不算。现在还又要加一本书。(改啦) 真是~课业太重了。 好在几个小公子都比较好带,念一会就睡下了… 得到淳于越肯定,黎姜才心满意足的让细桶拎着黎普回去。 回去后看着黎普已经长大,习惯了她的味道和声音。 甚至已经将黎姜当做阿母,黎姜心情有些复杂。 【唉呀妈呀,以后虞姬是我儿媳妇了?】 【不对啊,这项羽以后还能遇到虞姬了嘛?】 嬴政听着心声,又看着穿上鸭毛服便不脱下来的扶苏。 手蠢蠢欲动的就想将小本子拿出来划重点。 结果一听没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将手收了回来。 “一会去黎国师那里,让她再做几个本子。” 等又到了一年一度黎姜给商人放货的日子,这次所有商人都被告知,需要留下来几天。 而商人们也是找黎姜有问题要问。 这纸张,他们想大量的要,竹简不方便携带,但纸张可以。 还有之前那个毛笔。 只要他们的子嗣多学习,有学识,就可以自荐做官。 黎姜先是将从嬴政那里取过来的毛衣和鸭绒服取出来,放在桌子上。 “东胡等地的游牧尤其是羌,冬季天气十分寒冷。他们穿的大多数都是皮衣保暖。” “现如今王上即将一统,除了粮食和种子,其余货物我要羊毛。” 黎姜一跃成了国师,商人们底气都足了起来。 众人听着黎姜想要羊毛,身处边境的商人开始动脑,怎么利益最大化。 “当然,还有一件事,你们可以做个工坊,这羊毛,可以做成这衣服。” “你们要是拿着衣服来,抵的羊毛更多。现在咱们大秦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虽说我们是商人,但肯定也希望靠山更硬一些,这毛衣,不光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也是给大秦将士们的奖励。” 黎姜看向他们:“只有大秦好了,咱们才能好,只有大秦国力强横,咱们出去走商才能走底气。” “所以,咱们也要适当的回报大秦,大秦保证了我们的安全,若是你们走商碰到棘手的事,有了生命危险,咱们王上定不会置你们于不顾。” “这第一批羊毛衣和在民间收来的鸭毛,鹅毛做出来的衣服,率先紧着军队用,剩下的,就均摊给老百姓。” “你们可以在当地办个作坊,让百姓学习如何做毛衣,王上说了,谁的郡城在冬日里冻死的人少,谁在来年就能比旁人多拿一些紧俏的货。” 总而言之,黎姜这一下午都在给商人们画大饼,想有靠山,你不得先奉献? 开始准备选举了,这一年一度,商人所在城市,发展的最好的,就有特权,还能带着家里有出息的子嗣进宫和王上一起吃个饭。 这一下,大家都沸腾了。 现在大秦做官,除了征辟,荐举,战功,百姓纳粟,任子,就剩下自荐了。 而他们带着子嗣进宫,那就让他们多了一条直达天听的道。 这相当于,你只是花了一些钱,你就能直接见到国家领导人,还能和他推荐自己,有了一条最快做官的途径。 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振奋人心的消息说完,黎姜就让人清点货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切,你这胡蒜还拿来丢人现眼?” “这算种子?还是食物?” “就是,你不会是在这以次充好呢吧?” 黎姜听到外面的骚动,赶紧出去,就见交粮处一些商人围着一人指指点点。 而那人带来的东西…大蒜! 黎姜见到大蒜的第一反应,就是吃面没有蒜,难倒英雄汉。 满脑子都想的都是蒜蓉小海鲜。 “国师可是说了,只要是我大秦境内没有的,都可以算。” 王富甲拍了拍鼓起的肚皮,这是他骄傲时的招牌动作。 “不是我说,这上不得排面的东西也值得你当种子大老远的拿过来?你不是没有什么好东西了来凑数了吧。” 时下对胡蒜不推崇,吃完了之后,身上嘴里都有一股味儿。 自然更没有人喜欢,只有胡人才会拿它当成佐料。 “谁说本国师不要的!” 黎姜走过去捏了捏蒜,不错,都是硬的,没有以次充好。 “日后但凡秦国境内没有的。动植物本国师都要。” 黎姜放话道,他们不认识不代表她也不认识。 就算她也不认识,白花钱,那不是还有政哥给她兜底么。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0879/171541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0879/171541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