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回寂2003 > 第二十二章 知与见

第二十二章 知与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逃离地下研究所 一脚踏破星空 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 斗罗:这有一把喷子,我没开玩笑 箱子里的修仙界 反派:开局拿捏双胞胎 凤鸣斗罗 规则怪谈:开局获得污染抗性 医路坦途 极光之意

之所以说是奇人,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 洪星罗能列举出以下几点: 他是一个不合群,独来独往的人。 外婆家里的人和庆岩村上的人谈及此人,多是嘲讽讥笑。 他极少与人交谈,出言必不盲目附和他人,有自己的见解。 他是一个固执而狂妄的人,以前村上请他出来做事,他无礼拒绝。 他走路比一般人快,腰杆比一般人直。 他能够坚守在他的破土屋里,直到二十年后五六十岁依旧不改。 他能亲手劳作养活自己。 庆岩村的人从来没有听到过他赞扬某人。 此人表现出来的样子,从容不迫,心中对要做的事情条理清晰。 他讲究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有自己的认知。 洪星罗与他寒暄一番,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 此人名叫赵南。 他的眼神有一种从深渊里爬出来的淡然,洪星罗与他对视,感觉对方好像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问什么一样。 心思缜密,城府极深! 但给洪星罗的感觉,他又堂堂正正,沉稳中带着一丝匪气,亦正亦邪,让人琢磨不透。 作为一个重生者,洪星罗很讨厌这样的感觉,他本意是无聊上来消遣时间。 现在有一种被轻视,被掌握的感觉。 洪星罗有意在此人面前露一手,再奇的人,能有重生者奇? 洪星罗说:“赵叔叔你看《宋史》,不知道你怎么评价五通神呢?” 赵南说:“你知道五通神?” 洪星罗说:“看过几篇野史,略知一二。” 赵南说:“那你说说看。” 洪星罗说:“五通神是一个淫乱邪恶的神。 民间邪神众多,五通神就是其中的代表。 五通神有两大本领:喜淫人妻和搬运钱财。 世人受欲望和恐惧所累,故而祭拜五通神。 五通神任意妄为的形象,其实是人内心深处的恶念。 与其说是在供奉五通神,不如说是为自己肆无忌惮的行事,寻求一份心理安慰。 世上没有神,有的只是人心中的贪婪,五通神具有邪性的特征,反映的其实是人性。” 赵南说:“你知道得还不少。 五通神不是英雄,也不代表美德,它的确体现了人类最丑陋的恶习、贪婪和欲望。 这样的五通神不能称之为神,它是个恃强凌弱、包藏祸心的恶魔。 但事物是发展的,五通神在宋朝出现,具有一定人气之后,迅速被正统僧道宗教所吸收,再塑造,改头换面的五通神成了财神信仰,以此增强僧道两途的影响力。 邪神通常被主流宗教所鄙视,但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被吸收改造,再使用分化手段,避免一家独大。 五通神成为财神的化身后,关羽、赵公明、范蠡等财神与其形成竞争关系,在有意的干扰之下,最后五通神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再次沦为不入流的邪神。” 洪星罗说:“原来五通神还有这样的历史,五通神的演变倒与权势的争斗有些类似。” 赵南说:“宋朝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都很是繁华,同时也伴随着战乱、人口膨胀、经商贸易,市场大起大落,商场波谲云诡飘忽不定,风险与机遇并存。 想要赚钱发财,总要靠时机运势,淫祀之风如雨后春笋滋生,在所难免。” 洪星罗说:“叔叔以为现在与宋朝比如何,同样经济繁荣,同样有强国威胁,商业买卖中的伎俩在到处上演,一夜暴富的人,比比皆是。 您以为现在什么东西代表宋朝的五通神呢?” 赵南说:“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洪星罗说:“你对山下生七个女儿的尹家怎么看?” 赵南说:“道家有句话叫:反者道之动。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会必然走向相反面,尹祥生七个女孩儿,所以他承受着一个贫困交加的家庭。 生一两个孩子在他能量控制范围之内,他继续生孩子,超出来的能量引导着事情向相反方向发展,他失去了养育子女的快乐。 不光是他,芸芸众生,都在犯这个错误,只不过不同的人,着力点不一样。 痛苦到极致感觉已经失去希望的时候,转机可能就在眼前,人在痛苦中才可能认清自己。 人们追求安全感,追求确定性,追求完美,本意是为了更满意,但往往会陷入痛苦,也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做人做事要反着来,你以为你是在往前走,实际上你是在倒退。 错把前当做后,错把无当做有,追求梦想要颠倒着追求,越是急于追求梦想,反而离梦想越来越远。 方向错了,执念生出五毒七情,左右生活,人就会活得累,活得苦,还谈什么梦想。 向外抓取不如向内生长,向内的关键在于逆向本性行事,不求抓取到什么,不求结果如何。 想要获得,最好的方式是找对方向付出奉献,给予才能得到。 只有在内心安定,心能够止住的时候,才能看到哪个方向是对的方向。 尹祥不会懂这些,你听得懂吗?” 洪星罗说:“能听懂一些,叔叔知道得真多!叔叔怎么不教教尹叔叔,或者帮助一下他家,帮那七个女孩子接受最基础的教育。” 赵南说:“迷途知返方有为时不晚,尹祥不是能听得进去话的人。 择人相处,比教人相处更轻松。 至于你说的教育,那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人活着,需要食物、水和空气,其他所有东西都是多余的。 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平庸人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一个国家能提供的铁饭碗有限,于是只好让另一些人无事可做。 有饭碗的人和没有饭碗的人,天然被分为两派,呈敌对状态。 知道有饭碗这种东西后,就会蔑视没有饭碗的生活和工作。 这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 洪星罗说:“叔叔是历史书上那种怀才不遇的人吗?” 赵南说:“无论在何时,都有大量心怀不满的人,他们随时有可能会站出来抢饭碗,不管领头的是谁,也不管有什么目标,只不过现在可不是宋末。” 洪星罗说:“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知识,是不是更方便抢饭碗呢?” “你不是个普通的孩子。” 赵南把《宋史》放在《灵柩经》之上,和洪星罗相视大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1007/172108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1007/172108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