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九百五十一章 各自的福气

第两千九百五十一章 各自的福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龙族:你好路明霏 绝世唐门加载原神刻师傅 吾,雷泽,洪荒雷祖! 别人求生我度假,爆红星际不是梦 都重生了谁还贷款买房结婚啊 姐夫是太子,我天天勾栏听曲咋了 造化武神 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 重启2004 武道天人之修仙篇

经过新修复的古镇和周至等人曾经经历过的古镇有些不一样,以前周至也带着小伙伴们游玩过不少的古镇,但是所有的古镇都带着“进化”的痕迹,也就是说所有的古镇上,起码都有几栋率先“现代化”的小楼,有些小镇甚至会... 周庄的夜色像一幅水墨画,河水静静地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灯火和古色古香的屋檐。周至将车停在镇口的停车场,几个人步行进入周庄,空气里弥漫着水汽和淡淡的腊肉香。 “这地方真有味道。”麦小苗深吸一口气,“比城隍庙那种商业化的老街更有感觉。” “那是当然。”周至笑着,“这里可是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保留得也相对完整。你看这些老宅,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些甚至还能追溯到宋代。” “我们去坐船吧!”张辛夷兴奋地拉着叶欣的手,“听说周庄的夜游船特别有氛围。” “行,那就去坐船。”周至点头,“不过人多,得排队。” 果然,码头边已经排起了长队,几个穿着传统服饰的导游正在招呼游客。四人排了一会儿,终于坐上了乌篷船。 船娘撑着竹篙,小船缓缓滑入河道,两岸的灯火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整个小镇都沉睡在梦中。 “你们看那边那座桥。”周至指着前方,“那是双桥,也叫钥匙桥,是周庄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听说陈逸飞先生画过它。”叶欣轻声说道,“他那幅《故乡的回忆》就是以这座桥为原型。” “对,后来这幅画被送到美国展出,还被联合国选为邮票图案。”周至点头,“从那以后,周庄才真正被世界所知。”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麦小苗感叹,“一个地方的美,有时候也需要被发现。” “是啊。”张辛夷靠在船边,望着水面,“就像我们今天来周庄,其实也是被周至发现的。” “我可没那么伟大。”周至笑着摇头,“我只是知道你们会喜欢。” 船缓缓划过一条条水巷,两岸的灯笼映在水中,仿佛星星点点的光斑。四人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船靠岸后,几人沿着青石板路继续漫步,路过一家茶馆,门口挂着“周庄茶馆”的木牌,里面传来悠扬的评弹声。 “要不要进去坐坐?”叶欣提议。 “好啊。”周至点头,“评弹是江南的特色,听一曲,算是不虚此行。” 几人走进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茶馆不大,但布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几幅老照片,讲述着周庄的历史与评弹文化的传承。 不多时,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抱着琵琶走上台,另一位则拿着三弦,两人对视一眼,琴声缓缓响起。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女子清亮的嗓音在茶馆中回荡,唱的是《枫桥夜泊》的评弹版本。 张辛夷听得入神,眼中泛起一丝感动:“这声音,真像从梦里传来的。” “江南的评弹,讲究的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像这样,一边弹,一边唱,一边讲。”周至低声解释,“你们听,她的唱腔婉转,带着江南水乡的柔美。” “难怪有人说,听评弹是一种享受。”麦小苗点点头,“比现在那些流行音乐,更有一种韵味。” 一曲终了,茶馆里响起掌声。接着,两位艺人又唱了几段,有《白蛇传》的选段,也有《红楼梦》的片段,每一段都让人沉醉其中。 “真想多听几段。”叶欣有些不舍。 “下次再来。”周至笑道,“我们还得回学校,别晚了。” 离开茶馆,几人继续在周庄的街巷中漫步,直到夜色更深,才回到车上。 回程的路上,大家都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中依旧带着满足。 “今天真开心。”张辛夷靠在叶欣肩上,轻声说道,“谢谢你,周至。” “谢我做什么?”周至笑着反问,“是你们愿意来,才让我开心。” “你总是这样,把快乐带给别人。”麦小苗插话道,“其实你也很辛苦吧?” “还好吧。”周至耸耸肩,“只要你们开心,我就觉得值得。” “那你呢?”叶欣突然问,“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的未来?” “我?”周至顿了一下,目光望向前方,“我想开一家自己的餐厅,不是那种连锁的,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地方。我想让更多人知道,美食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感。”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张辛夷好奇地问。 “等我攒够经验和资金吧。”周至笑了笑,“可能还要几年。” “那我们支持你。”叶欣认真地说,“你开餐厅,我第一个来帮你。” “我也可以。”麦小苗也点头,“我可以帮你设计菜单。” “那我就负责拉客。”张辛夷调皮地眨眨眼,“我认识不少人,都是吃货。” “哈哈。”周至被逗笑了,“那我就等着你们兑现承诺了。” 车子驶过外滩,夜色中的黄浦江波光粼粼,城市的灯光映在江面上,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 “你们看,这就是上海。”周至指着前方,“繁华,但也有温度。” “是啊。”叶欣轻声说道,“就像今晚的周庄,就像这顿饭,就像我们几个人。” “对。”周至点头,“生活就是这样,有起有落,但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缺温暖。” 车子继续前行,夜色渐深,而他们的心,却越来越亮。 回到学校已是深夜,四人轻手轻脚地穿过宿舍楼的走廊,生怕惊醒了值班老师。 “明天见啊。”叶欣小声说道,朝张辛夷和麦小苗挥了挥手,然后和周至一起走下楼梯。 “你们两个……”麦小苗在后面笑着喊,“别太晚睡啊。” “知道啦!”叶欣回头冲她做了个鬼脸,拉着周至快步走回自己的宿舍楼。 夜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周至站在楼下,看着叶欣掏出钥匙开门,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轻声问道:“你刚刚在车上说的,是真的吗?” 叶欣一愣:“什么?” “你说你要帮我开餐厅。”周至看着她的眼睛,“不是随便说说的吧?” 叶欣笑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可你不是一直想做记者吗?”周至有些犹豫,“如果帮我,岂不是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谁说不能一起做?”叶欣耸耸肩,“我可以白天写稿,晚上帮你招呼客人。而且……”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我觉得,和你一起做点什么,比一个人追着新闻跑有意思多了。” 周至怔了一下,随即笑了:“那我可得好好规划一下,不能让你后悔。” “我相信你。”叶欣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进了楼。 周至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道里,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意。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男生宿舍走去。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宿舍,周至睁开眼,发现桌上放着一张纸条: “周至,老地方见。” 字迹是叶欣的,简洁有力。 他洗漱完毕,匆匆赶往食堂,果然看到叶欣已经坐在角落里,面前摆着两杯豆浆和几个包子。 “你这么早?”周至坐下,有些惊讶。 “昨晚睡不着。”叶欣把豆浆推过去,“我想了想,你要是真想开餐厅,现在就得开始准备了。” 周至喝了一口豆浆,点头:“我也在想这件事。首先,我得攒钱。开餐厅不是小数目,至少得几十万起步。” “我可以借你一部分。”叶欣看着他,“我爸妈给的生活费,我存了不少。” “不行。”周至摇头,“这是我的梦想,我得自己承担。” “可我是你朋友啊。”叶欣皱眉,“朋友之间,不就是互相帮忙的吗?” “正因为是朋友,我才不能让你承担风险。”周至认真地说,“你要是真想帮我,不如帮我拉点人脉?比如,介绍一些愿意投资的校友?” 叶欣沉默了一会儿,点头:“那我可以试试。” 两人一边吃早餐,一边讨论起餐厅的定位、选址、菜品设计等细节。周至的想法很清晰:他想要一家融合了本帮菜、苏帮菜和江浙风味的餐厅,主打“家的味道”,让食客在忙碌的都市中,找到一份归属感。 “你觉得,这样的餐厅,能吸引人吗?”周至问。 “当然。”叶欣肯定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吃腻了外卖,就想要一点有温度的食物。你要是能把味道做好,服务做细,肯定能火。” “那我得找个靠谱的厨师。”周至皱眉,“我自己虽然会做,但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要不要找文玉?”叶欣忽然提议,“她不是一直说想学厨艺吗?” “她?”周至一愣,“她行吗?” “你教她,她肯定行。”叶欣笑道,“而且她做事认真,你要是开了店,她也能帮你打理日常。” 周至想了想,点头:“那可以试试。” 两人正说着,张辛夷和麦小苗也来了,听说周至要开店,立刻来了兴趣。 “我也可以帮忙!”麦小苗兴奋地说,“我可以帮你设计菜单,还可以做宣传!” “我也能拉客。”张辛夷笑着说,“我认识几个美食博主,让他们来打卡,肯定能火。” 周至看着眼前这群朋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容易,但有他们在,他就有信心走下去。 “好。”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那就从现在开始,筹备我的餐厅。”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至开始着手筹备开店的事。他在学校附近的社区里租下了一间小店面,装修风格走的是复古风,墙上挂着几幅老上海的照片,灯光柔和,氛围温馨。 菜品方面,他精选了几道经典本帮菜,并加入了一些创新元素,比如用黄豆酱代替传统酱油,做出一道“豆香红烧肉”,口感更细腻,也更健康。 开业那天,朋友们都来了,甚至连一些老师也闻讯而来。 “这味道,真不错。”一位老师尝了一口红烧肉后,连连点头,“比我在外面吃过的很多餐厅都好。” “是啊。”另一位老师笑着说,“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前途无量。” 周至站在柜台后,看着店里座无虚席,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而他身边,有朋友,有梦想,有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104/353627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104/353627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