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农盟利润最高的产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80之我的媳妇超旺夫 诸天:从大周开始穿梭 京港往事 龙与魔与异乡者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山村桃运逍遥傻医 游戏降临,只有我能看到规则 绝世风流神医 漫威咸鱼氪星人 重生八零:被读心后全家一起致富

“诸位,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在未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食品的日常需求已经从吃饱逐渐向吃好转变!” “抓住社会对品质的需求就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许许多多普通乡村唯一能抓住的赖以生存乃至致富的方向。即使是农民,也要学会科学,懂得现代化更加先进的种植方向。” “否则纵使我们再如何不愿意看到乡村消亡,时代浪潮终究会将你我淹没,不留一丝一毫的情面。” “许董,你说的非常对!” 桃源乡考察团的书记率先支持了许尚的观点,能够主动外出考察的乡村干部,他们自然是想要有所作为,想要找到能够改变乡村日渐衰亡命运的一群人。 现在,许尚为他们指出了一条道路。 ——高品质、高净值、品牌化农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未来之路。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放弃了传统农耕口粮,而是觉得,是时候应该将种植口粮的工作交给更有效率、更加先进的机械化种植,而自己开始从事更加精细、更考验技术的高附加值农产品项目。 农民想要走向更远的未来,已经不能再种个一亩三地的口粮、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努力自欺欺人。 桃源乡考察团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他们对‘高净值"农产品愈发感兴趣。 “许董,我想问一下,这样的一只鸡,农民最终能够拿到说的利润是多少吗?”桃源乡的乡长好奇提问。 “按照目前分配比例,小白村集体能够从扣除成本的最终利润中,获取总利润的36%。” “另外运输、仓储方面,目前占到了总利润的18%,销售终端拿走了剩下36%的利润,最后有10%的利润,将用在‘广告宣传、打造微品牌"形象这方面。” 这么细的吗! 考察团立刻检讨起来,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这里有猫腻,没想到能敞亮到这种程度。 小许董事长继续说:“不瞒各位,跑山阉鸡的利润很高,所以降低了运输、仓储费用的比例,这笔费用其中还包括生鲜运输存在一些损耗。目前农盟正在研究如何降低损耗,争取半年之内将运输、仓储成本压降到15%。” 啊这! 原以为你已经很细了。 没想到你竟然还能更细! 桃源乡考察团的干部们目瞪口呆。 其实在最一开始,大家只觉得农盟应该也就是个乡村联合起来的草台班子,仔细一接触,觉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在一看…… 好家伙!好家伙! 这么专业的吗? 你这是要和最先进的国际标准看齐啊! “许董,我们听说你似乎花了许多钱投资这些产业,那你的利润是从那一部分获得的呢?是从小白村集体获得的‘36%"的利润中扣除吗?” “不,农盟占股,就已经分别从运输、仓储、终端销售、打造品质形象这诸多渠道获取相应利润了。我们农盟正在打造自己的输运队、自己的仓储中心、还有自己的品牌运营团队。” “就拿目前的品牌运营来说,你们也知道我有自己的博客账号……我给商品打广告,也会严格遵守相关规则,收取广告费。” 乍一听自己收自己广告费,颇有一种中饱私囊的感觉。 考察团仔细想想,小许董事长如果想要从中捞钱有的是办法,毕竟全渠道都在手中,何必用如此争议的方法……倒不如说,制定统一标准,以身作则,恰恰显得敞亮。 也不是考察团双标,而是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做出来。 有的人的确是举贤不避亲,有的人就是一言难尽…… “许董,您方便透露一下,这36%究竟是多少?这里的村民一年能收入多少钱吗?” “……这就涉及到商业机密了。” 小许董事长自然不能什么都往外面说,尤其是涉及到具体收入的时候,财帛动人心,难免会让一些人产生不必要的想法。 小许董事长毕竟也不是什么基金经理,不需要吹赚了多少,骗更多的韭菜进来一茬茬的割。 “大家应该是想知道,高净值的农产品究竟赚不赚钱、或者能赚多少钱是吧?” “是啊是啊!” 考察团脑袋点的飞快,他们就是想知道这个。 “这样,我带大家去我们农盟目前所有投资的产业之中,不管是利润还是利润率最高的一个产业。” 最高? 考察团立刻来了兴趣,立刻跟着小许董事长上了车,一溜烟的来到了夹沟屯的蘑菇工坊。 走入蘑菇工坊,许尚介绍道:“这里的蘑菇,会有统一的收购价。这个收购价就是成本。除开成本后,利润分配,夹沟屯集体能拿走30%,线下包括海外销售终端拿走30%,剩下的40%,都用在了宣传广告上。” 当然不是说,小许董事长拍了个视频,就最大头都拿了…… 首先拍视频也要钱,要给演员工资、要给拍摄团队工资,还有一个最大头,就是海外视频网站打广告和买流量。 当然小许董事长也没少分就是了,但他分的却问心无愧。 毕竟现在他一个人是宣传的过来,可以后呢? 找别人宣传不要给钱吗? 也指望别人打白工? 还不如一开始,就制定统一标准,把做宣传要花多少钱,应该花多少钱、具体的指标、流程、报账都设计的明明白白。 生意要做的长久,就得分账分的明明白白。 一分钱不要看似显的你高风亮节,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不过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绝非长久的生存之本。 “这些蘑菇就是农盟利润最高的产业?”. “是的,这已经是最后一批松茸了。” 一般松茸在9月份左右产出,但滇省这边气候暖,所以会延后一些,夹沟屯这边又是深山,冬暖夏凉,所以产季还能更长。 但再怎么长,也总有到头的时候,所以现在这就是最后一期,但恰恰到了这种别的地方早就不产的时候……它最贵。 黑松露以及其它的菌子也是一样,产量最高的时候价格最低,越往后就越贵。 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桃源乡考察团的代表随手拿起了一根松茸,问: “最高?能有多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1455/174035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1455/174035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