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 第402章 龙场悟道成圣,朱熹吐血呐喊!曾国藩:我也是圣人!

第402章 龙场悟道成圣,朱熹吐血呐喊!曾国藩:我也是圣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小猫咪熟知剧情[快穿] 三国:重生秦宜禄,觉醒多子多福系统 开局一条猴,然后它杀疯了 全职高手之机械之王 破解末日之谜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 重启2004 仙临 千禧年小富婆日常 聊天群:我的北斗神拳不会输!

刘瑾大力一敲掌心,朝小太监招了招手,“王阳明现今不过刑部主事,你待会派人送些东西过去。” “他的脾气可倔得很。”小太监犹豫道。 “呵,那有何关系,杂家的态度表明了就行了。” 刘瑾甩甩袖子,他对那王阳明不喜得很,可这时候不适合再树敌。 此时,看见王阳明因仗义执言就被宦官贬去龙场,皆是义愤填膺! 然而天幕传来的下一句话,却让众人为之一震! 【被贬龙场后,王阳明并未因此消沉,他在龙场悟道,真正成为了心学的集大成者,成了圣人!】 什么?! 董仲舒恍若未闻,依旧盯着天幕,口中念念有词。 “噗!”朱熹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重重摔在案上。 今日之后,理学将衰微,而心学,将会以极快的速度,成长壮大! 春秋。 “欲成圣,则要致良知……” 陈亮也吓了跳,他看着朱熹,叹了口气。 朱熹手上的茶杯滑落在地,挺直的脊背缓缓弯下。 “人人皆可成圣……” “阳明先生,的确令人钦佩。”刘彻叹道:“前无古人啊!” 他总担心以后儒学会衰微,可现在得知有如此厉害的后辈,留下的学问足以流传千古! 孟子大笑,困扰他许久的疑惑散开,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此心学一出,哪里还能有理学的立足之地,尤其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已然被证实是错的。 孔子仰头看着天幕,笑道:“致良知,心学是门上乘的学问。” “吾,不及你!” 【他从山洞的石台上下来,徐步走向山洞口,双目明亮,“欲成圣,则要致良知】 可王阳明也是儒家中人!心学也是儒学之一! 【“孔子说致于道,什么是道,道在哪里”王阳明神情激动,嘴唇微颤,“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句话,尔等日后要谨记。”孔子望向下方的众多弟子。 朝堂上,文臣尽皆是儒士,即便王阳明所悟的心学,并非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理学。 忽然!孟子自蒲团上猛地站起。 “这就,成圣了?”曾国藩呆滞地看着王阳明。 能亲眼看见有大儒悟道成圣的场景,那是何其难得,何其震撼啊! 刘彻喝了声,董仲舒这才被惊得回了神,发现刘彻不知何时进了府。 他本不想打扰,但是董仲舒这得了癔症似的样子,着实有点可怖。 就在这时,天幕画面倏然一转。 “朱先生!” 【走到山洞口,王阳明抬头看着明亮的天空,“此心,光明!”】 “臣见过陛下,方才意识失神,还请陛下莫怪。” 孟子坐于蒲团上,神情怔然,“人性本善,致良知方可成圣……” 他虽不似董仲舒这般着迷,却也是震撼异常。 他怎么就这么好命! 这种好事,怎么就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龙场悟道成圣,曾国藩心念翻转,他要不要也去试试? 他就不信了,王阳明能悟道,他也能! “人性本善,致良知既是找心中的良知,那回归本心,寻回本性,便可成圣!” “妙极,妙极!”陆九渊喜不自胜,“心学可算是有了继承者了!” 那即便儒学日后衰微,也并非不能接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哈哈哈哈!” “无碍。”刘彻摆摆手。 话落,孟子向天幕中的王阳明拱手作揖。 赵佶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王阳明被贬之后,居然反而因此成圣了! 抚着花白的长须,孔子念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可现在王阳明就在龙场的小山洞里,直接悟道成圣了! 曾国藩眼里的艳羡嫉妒近乎满溢出来! 孔子眉开眼笑,“不错不错,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道,已然是大成者。” 且心学在后世有王阳明这个圣人坐镇,取代理学,成为主流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民国。 直至他将王阳明所言的最后一个字念完,已然走到了前院,看向天幕的眼神灼热,心潮澎湃! “董卿?” 【田野中,王阳明看着漫天星辰,高声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宋朝。 寂静无声的宴席瞬间喧哗起来,震撼于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文人们被这一出吓坏了,纷纷奔向朱熹! “我理学……”朱熹趴伏在案上,呼吸急促地盯着天幕,“衰落,已成必然啊!” 被天幕中的画面和声音,打击得双目无神。 汉朝。 而王阳明,最后一位圣人,成功悟道。 他素来相信人性之初,乃是善的。 然而人不断成长时,也在不断丢失本性,故而需要学习。 他费尽心思,努力大半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就是想将自己打造成圣人! “弟子定谨记于心!”众人齐声应下。 子路双手拢起,朝天幕中的王阳明躬身拜下。 一众文臣,不约而同地向天幕俯身一拜! 明朝。 被贬谪的官员,有的阔达洒脱,有的忧愁苦闷,可他还是第一回看见,有人在被贬后,居然悟道了! 紧接着,孔子身后的弟子们,齐齐向天幕拜下! 战国。 “董卿!” 刘瑾愕然瞪大眼睛,王阳明成圣,是在龙场? 天幕的画面倏然一变! 【山洞中,昏黄烛光摇曳,披着单薄陈旧长袍的王阳明双目紧闭,盘腿而坐】 话音刚落,朱熹就昏迷过去了。 【王阳明在烛光中睁开眼,“人人都有良知,心中都有天理,人人皆可成圣,心之良知是为圣!”】 刘彻看着之前在自己面前口若悬河的大儒,这会眼神发直地看着天幕。 可怎样通过学习,回归人之本性? 孟子思虑这个问题已经数月有余,直至今日,才茅塞顿开! “能出两名圣人,我儒学,已是无人能及!” 董仲舒每念一字,就往外快走几步,似乎想要距离天幕更近。 “咔擦——!” 【他抬起双手,“人当致良知,知行合一,立德立功立言!”】 曾国藩愣住了,喃喃道:“立德,立功,立言?” 致良知就能成圣,人人都可以成圣,如若这样,那么立德立功立言,他是不是就可以成为圣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1792/260063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1792/260063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