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7章 审时度势苏轼兔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规则怪谈:我在惊悚世界打工成神 月光大盗 国潮1980 僵约:开局获得僵尸血统与道体 宫闱谋影 我的女友竟是好兄弟 咒术回战:我和五条悟是同学 大造型师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我在大明殖民全球

泡面被放置在沙发上,打工鬼散发的怨念无人在意。 那微微揭开的泡面盖,迷人的香味直往外轻飘窜入苏轼兔的鼻腔,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眼前的这玩意着实出乎了它的意料,味道鲜香中带着股复杂的香味,在它以前的人生中是闻所未闻的,再看泡面桶,它不禁好奇的问道:“先生,这汤饼不需要用水来煮吗?” “不用,这玩意叫做泡面,你可以理解为它本来就已经是熟了的,只需要用开水泡开就可以吃了。”苏不语稍稍解释了下泡面的原理。 这方法。 属实便捷,苏轼兔不禁轻轻点头夸赞:“这种方法,属实妙哉,不过不会腐坏吗。” 要知道食物是会腐坏的。 而像这种煮熟的汤饼若是天气炎热的话更是一日便会散发出酸味开始腐坏,怎么保存便是一个问题了。 “要是放东坡你那时候的确会腐坏,不过现在发明了塑封包装,腐坏是因为接触到空气产生了细菌,用这种包装的话,只要没有接触到外部空气的话,可以保证一年内都完好无损。” “如此。” 苏轼兔点了点头,塑封包装和细菌之类的新词,它不懂,但也不需要深入了解,它本来的问题只是这汤饼会不会腐坏罢了。 泡了三分钟。 在苏不语说可以吃了后。 苏轼兔便拿起塑料叉子不太熟练的挖起面条送入口中咬断,轻轻咀嚼,泡面的味道奇特,相比起它以前吃汤饼味道的不太一样,但复杂组合的调味初尝着实是小小惊艳了味蕾。 然而细细品味下。 苏轼兔很快发现了泡面的缺点,这玩意虽调味可取,口感筋道弹牙,堪称出众,但细品却能感受到有股细细的油蛤味让其有了一股廉价的感觉,这样一来,就显得比较的普普通通,而且稍显油腻,算不上什么美味珍馐。 不过上面这两块牛肉倒却是做的不错,不过却是被面汤中的油蛤味稍稍破坏了一些味道。 轻咬着牛肉。 脑海中冒出的评价转了转便消散,苏轼兔并没有将自已评价的想法说出口的打算,如此便捷的食物有缺点很正常,这名叫泡面的东西,大约是是为了出行时或是不会下厨的人士准备的,价格应该也不贵,仅从这两点来看,些许的缺点便可以忍受。 作为美食家的苏轼兔很快便推测出了泡面的用途。 将碗中的面与汤送进胃里后,苏轼兔也饱了,它本来就不是太饿,刚才主要是苏不语端着的泡面的香味着实诱人,让它不由得就觉醒了本能。 “东坡,给。”见苏轼兔吃完,苏不语拿了张餐巾纸便递了过去。 “先生,是要子瞻的墨宝吗?”苏轼兔接过纸,倒不是它不愿意给,就是这纸着实是,“先生,这纸过软,也太小,而且还有痕迹,怕是不太好留墨,不过也很有挑战性,不知先生的笔在何处?” “笔在...” 苏不语一下被绕了进去,刚准备说笔在哪,突然回过神来:“不是不是,这是给东坡你擦嘴用的。” 谁要墨宝用餐巾纸啊。 不过苏轼兔却显得很惊奇,这纸有区别于它那时所使用的,虽然宋代很繁荣,造纸术也蓬勃发展,更有着那时世界上最白的纸,但依旧比不上这更洁白,更柔软,更细腻,闻上去还有股淡淡的香味的纸张。 用纸擦嘴也太奢侈了。 虽然这样想,但苏轼兔的爪子没有停顿,直接就在嘴上用纸擦了起来,果然这一靠近,它发现纸上淡淡的香味真不是错觉。 擦完嘴后。 苏轼兔在苏不语的示意下将纸丢进了垃圾桶,接着甩了甩身上的鬃毛,思索了下开口道:“先生,子瞻初来贵宝地,也没什么礼物带给先生,若先生不嫌弃,就给先生写一副字吧。” 可惜没有提示音。 否则定然是。 滴,您有一份来自苏东坡礼物,请查收,礼物为书法一幅。 关于它的书法造诣。 黄庭坚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董其昌也是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而苏轼兔自已也是对自已的书法颇为自信,所谓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以及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足以看出它对自已的自信,它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 初见其书法会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虽然东坡官当得不怎么样,但文化水平文坛顶尖。 既然它要写。 苏不语当然照单全收,甚至还挑起了题材:“那感情好,东坡,你就写你那首水调歌头吧。”“水调歌头?” 苏轼兔闻言一愣,苏不语让自已写词牌名干什么。 “是那首明月几时有,你这首词太火了,很多人都直接把水调歌头当成名字了。” “原来是这首。” “你等会,我去拿宣纸。” 苏不语的墨宝有很多,杜甫兔、杜牧兔、曹操汪、孔明喵、荀彧汪、文姬喵、婉儿喵、赵构汪、弃疾喵等等文喵或半个文喵的都有,甚至于连刘邦喵的鬼画符都有,写的是它的大风歌,虽然写的有点丑,但其中豪情与洒脱之意却是扑面而出。 本来只打算拿宣纸的。 然而苏不语转念一想,正好让苏轼兔评价一下其他成员的墨宝,所以他又将那些书法帖给一并拿了下去。 刚放下。 苏轼兔便已经看见了最上层的那一幅好字:“这字,可是是先生所作?” “不是,你看看这幅字写的怎么样。” 苏不语摇摇头。 闻言。 听见要自已点评的苏轼兔见状开始输出了自已的观点:“此书法,从结构,到笔法,皆无可取之处,不知是何人所写。” “这里,刘邦。” 苏不语抬起手指,放在左下角那微不可查的落款上。 “....” 苏轼兔沉默了两秒,抓住苏不语的爪子认真道:“先生,我什么也没说,你什么也没听见,我刚说的是汉高皇帝之字,恣意洒脱,有大家之风,对吗。”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 它上辈子虽官运不佳,但还算过得不错,这都是因为自已朋友多与自已有个好弟弟,但现在刚来这里,它可不能乱说话导致被汉高祖给盯上,审时度势这件事,它终究学会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008/257535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008/257535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