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开局召唤:我家宠物竟来自历史 > 第 523章 老祖宗也会胡说八道

第 523章 老祖宗也会胡说八道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吞噬星空之财富之主 慕总的皇妻 回村养老后,我的超市通万界 神诡世界,我有特殊悟性 洪荒之时间尊 穿越赘婿的我,逆袭天下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都市异能之我竟然是个王者 我在诡异副本boss的雷点疯狂蹦迪 政坛明星

刘禅喵体重之威有如泰山压顶之重,仅靠肉体,一时之间竟让这位初代目战神露出了难顶的神色。 知道刘禅喵胖,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胖。 景隆喵内心竟生出了自已和它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的感想。 猪咪也分体型。 刘禅喵就属于一眼看着怎么像一坨的体型,而景隆喵虽然也胖,但在这位的面前只能算苗条,这就是传说中的现代“垃圾”食品的威力。 秘术。 甜食、零食、油炸、烧烤、含糖饮料,这份体重没一点白吃的。 “斗哥,不行了,认输了,认输了。”景隆喵着实被压的难受,肉垫连忙拍击着水泥地面求放过,这次算它输了。 刘禅喵闻言,猪躯往边上一翻,利落的再起身,晃着粗壮无比的尾巴自得意满:“老弟,你还得练,想当年我与赵叔在当阳长坂坡时,视曹军八十三万大军如草芥,七进七出,杀的曹军人仰马翻,你虽然能带五十万大军,但和我之间还有差距。” 景隆喵默默的从地上爬起快速甩了甩一身浓密的原始色毛发。 按道理。 大哥吹牛批的时候,自认为小弟的应该上去吹嘘一波,但景隆喵思索再三还是张着嘴吹不出来,三国演义在它那时还没成书,但不代表它没听过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要知道宋元的三国戏剧评书在明朝也蓬勃发展。 最主要的它也不是文盲。 你刘禅喵在长坂坡是个话都不会说的婴儿,你叫自已怎么违心的吹。 “我跟你讲,不止是长坂坡,我的一生,皆是传奇,我五岁时,曾被小妈绑架,差一点点就命丧黄泉,你以为是赵叔救得我,但实则不然,都要靠我的聪明才智,毕竟我五岁时就知道我将是一国之君,其实我原本是准备和邓艾鱼死网破的,甚至连计划都做好了,你想不想听我当初的计划?” 自已是想呢还是不想呢。 这个问题还是很急切的。 景隆喵望天思索两秒后最终决定给刘禅喵这个面子重重的点了点自已的猫猫头:“想...的吧。” “想就好,v我50,今天疯狂星期四,边吃边听我复仇大计。” 终于。 刘禅喵图穷匕见,一切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疯狂星期四的肯德基老登。“....” 苏不语看着手机,随手召来一阵风,卷起地面的尘埃糊了正在侃侃而谈的刘禅喵一脸。 “呸呸呸。” 刘禅喵消停了。 苏不语拿起手边的可乐,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再将瓶子放回了原处翘起了二郎腿,视线往左边一扫,正巧看见世民汪拿着一张半生熟宣纸走到了自已身边。 “二凤爷,又练书法呢?” “不是,这是东坡的字。”世民汪摇头,摊开了半生熟宣纸,露出了里面墨迹还未干涸的书法。 是那首苏轼兔超火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世民汪爱书法是与世皆知。 其中最爱的便是书圣王羲之,王右军的《兰亭集序》,爱到死了也得带入坟墓中当自已的陪葬品。 “东坡的字也是不错,配上这首词,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其中笔意雄劲,潇洒飘逸。”世民汪细细看着字体的笔走龙蛇赞不绝口。 虽然苏轼兔自称自已的字体是石压蛤蟆体。 但人家的真实实力不容小觑。 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而这天下第三行书便是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 苏不语感觉赵佶汪之所以要焚烧苏轼兔的书画,其中很大概率是嫉妒,看了苏轼兔的字后,午夜梦回从龙床上惊醒都要骂一句苏子瞻这家伙的字特么的怎么写的这么好。 思索着。他便又听见世民汪自言自语道:“可惜比王右军的《兰亭集序》还差了一些。” “二凤哥,这正版《兰亭集序》到底有多好?” “先生想知道?” “有点吧。” “想知道很简单,把昭陵挖开就知道了,你见了便会明白,为何天下行书无人能出王右军,也会明白我为何钟爱王右军。” “那还是算了。” 苏不语表示拒绝,为了看眼《兰亭集序》挖昭陵,这和拿大炮轰蚊子有什么区别,他还不如等着有朝一日召唤出王羲之呢,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重写《兰亭集序》,毕竟心境,环境,状态都不同,很有可能重写的味道不如当初的味道。 “幸亏昭陵没被盗,否则我上天入地也要把观音婢的尸骨找回来。”世民汪收起苏轼兔的书贴望天淡淡道。 听见这话。 苏不语感觉幸亏昭陵的地宫还完好无损,不然世民汪现在就是已经出发在路上了,对此,他也是不由的感慨:“之前大家都以为二凤哥你的昭陵被盗了,假历史害人啊。” 想前两天的时候。 兴致勃勃在学会如何使用手机的世民汪后翻看起了自已昭陵信息,第一条信息就对它来了个开幕雷击,无良营销号的标题《昭陵被盗,李世民头颅流落民间被人随意把玩,长孙皇后尸骨已无存,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及陪葬品不知所踪》。 一行行。 一字字。 一句句。 差点将世民汪气的连夜飞奔昭陵,但好在在苏不语的科普下,它得知了这是个假消息。 昭陵主体其实并没有被盗,曾经许多人以为昭陵被盗,是因为史书上的记载,但在现代的勘探手段之下发现地宫甬道皆完好,也就代表昭陵最重要的地方并没有被盗掘。 不得不承认,老祖宗有时也会胡说八道。 比如《新五代史·温韬传》中的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旧五代史·温韬传》的:“唐诸陵在境者悉发。” 《资治通鉴》的:“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008/257535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008/257535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