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明知毒药还吞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吞天圣帝 真千金每天都在发疯 独掌逍遥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杀破云端之废材崛起 九龙抬棺张九阳林婉 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 饥荒年,我囤物资娇养绝世女帝 重返十九岁,女神你怎么不骄傲了 德妃她不想走剧本
“有你们这群兄弟,我知足了!”
李慕白感动得热泪盈眶。
之前担心自己会被冠以叛徒之名,之前担心自己会被他人所不容。
李慕白数日的担忧,在这一刻都得到了释然。
“不过在吐蕃营帐之时,你不该为尚婢婢献计献策的。”
“河西温末人数众多,要是尚婢婢争取到了温末人心,那不就是壮大了尚婢婢的势力?”
“如此一来,则我归唐之路便会艰难险阻,于我敦煌非是好事。”
李慕白不无担忧的说道。
这几日被囚禁在吐蕃军营之中,让李慕白有了时间思考,让李慕白对于吐蕃人有了更多的认知。
“多想了。”
张安洛对此不以为然。
“以尚婢婢的才智,他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就算咱们不说,尚婢婢也会这般做。”
对于尚婢婢,张安洛从来都不敢生出轻视之心。
历史上的尚婢婢和论恐热在河西交战二十多年,尚婢婢要是没两把刷子,怎么可能面对比他势力大得多的论恐热?
“咱们提醒尚婢婢后,他定然会发布檄文,在文中痛斥论恐热残暴不仁。”
“到时候身为论恐热部下的温末人,必然会出现大规模逃亡。”
“如此虽然是帮了尚婢婢,然而也伤了尚婢婢。”
张安洛说得十分肯定。
“怎么个说法?”
众人中最为聪慧的李龄,不由得一头雾水。
“只因为咱们给尚婢婢进献的计谋,其实对他尚婢婢来说也是一味慢性毒药。”
“论恐热手底下有吐蕃化的,由河西各族演变而来的温末人,难道尚婢婢治下就没有?”
“尚婢婢劝说温末人脱离残暴统治,其实脱离的就是吐蕃人的统治。”
“一旦尚婢婢在讨伐论恐热的檄文中劝说温末叛离暴政,那么尚婢婢自己手底下的温末人也会出现大规模的逃亡。”
“然而尚婢婢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也别无选择。”
“为了保全鄯州,为了抗衡论恐热,尚婢婢就算知道这是毒药,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喝下去!”
当着这些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同袍,张安洛毫无保留。
天下哥们有四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个嫖过后,一起分过脏。
张安洛他们这些人,都是在野狼堡有过一起力战吐蕃人,一起有过回归敦煌的死里逃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在近忧迫切的时候,就算有远虑,也不得不先解决近忧。”
“咱们以温末人之人提醒尚婢婢,这是阴谋诡计,也是让尚婢婢无法自拔的堂堂阳谋!”
张安洛一口一个咱们,就是为了凸显他和他手下人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小团体。
“懂了吗?”
张安洛望向了李龄。
因为李龄在众人中心智最佳,李龄是那种可以往着文武双全来培养的。
“懂了!”
李龄不由得对张安洛更加佩服起来。
论起耍心眼,李龄自认为还有很多地方要跟着张安洛学习。
心悦诚服这个成语,就是李龄对于张安洛佩服的真实写照。
“头儿,你是不是还分化了尚婢婢和他手底下的将领们?”
李龄似乎是有所悟,他试探性的问了起来。
“你说说看。”
张安洛对着李龄投去了鼓励的眼神。
“尚婢婢据有鄯州的法理,乃是因为他是吐蕃王庭任命的鄯州节度使。”
“而尚婢婢手底下的将领,也都是吐蕃贵族出身。”
“吐蕃是一个农奴帝国,非贵族不得为官。”
河西被吐蕃统治了六十年,李龄也曾经跪拜过吐蕃官员。
作为被吐蕃统治过的李慕白,熟知吐蕃内幕。
“今后要是尚婢婢抬高河西各族的地位,那么必然会损害到吐蕃将领们的利益。”
“由各族吐蕃化的温末人,在吐蕃军中地位最是卑贱,是吐蕃人的奴隶。”
“尚婢婢要是赋予温末人以平民地位,那些吐蕃贵族将领也就没了奴隶。”
“吐蕃野蛮未开化,便是吐蕃内部也是农奴制,从来都把奴隶视做自己的私产。”
“尚婢婢解救温末奴户,也就是夺走吐蕃贵族的财产。”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河西过去数十年都被吐蕃奴役,李龄和张安洛他们自出生就是亡国奴。
从小生长于卑贱乱世,李龄的心智比他的年纪要重。
看清人情世故,看透世途险恶,这就是李龄在恶劣生活环境下的所得。
“尚婢婢若是一直在河西保持优势,自然是不会出纰漏的。”
“因为摄于尚婢婢的个人巨大威望,那些吐蕃贵族将领只会口服心不服,他们不敢公然反叛,也不会公然发布什么诋毁尚婢婢的言论。”
李龄也学起了张安洛。
在面对身边大字不识几个的同袍,李龄尽量语气减慢,尽量说得通俗易懂。
没办法,河西在被吐蕃人统治后,各族人民都是被吐蕃人肆意盘剥。
当生存都成问题,又哪里有条件读书识字?
张安洛的小团队中,只有张安洛和李龄有文化,这也就在正常不过。
“然而若是尚婢婢一旦露了败亡之象征,那么他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尚婢婢手下那些吐蕃贵族出身的将领们,必然会人心思变,进而同尚婢婢新账旧账一起算!”
“到时候,尚婢婢就会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算吐蕃领土之大,就算我河西地域之广,也再没有他尚婢婢容身之所!”
李龄说到尚婢婢最后下场的时候,脸色狰狞,咬牙切齿。
李龄没办法像张安洛那样口蜜腹剑、阴险狡诈,张安洛即便面对敌人也能谈笑风生。
李龄痛恨吐蕃人的残暴,他把每一个吐蕃人都当做仇敌。
非我族类,其心必不同,其身不可留。
这就是李龄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当然这不能怪李龄狭隘。
自从陷落之后,吐蕃人对于大唐遗民动不动就是血腥屠戮。
在吐蕃人看来唐人非人,只不过是供他们吃肉喝血的牲口,与两脚羊没什么差别。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李龄和他的家人,可是被吐蕃人以奴隶牵走过。
李龄还记得,吐蕃人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洞穿肩胛骨后用铁链串成一串。
李龄肩膀上的创伤,每当风雪之时,都会隐隐作痛!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112/176578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112/176578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