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女将军称帝独美篇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南洋盗墓笔记 退婚后,被偏执仙尊宠上天 上岸提离婚,反手和市长女儿领证 一直抽牌一直爽,我超凡入圣怎么了! 首富娇妻宠上天 御兽狂澜 穿成宫远徵姐姐后,我摆烂了! 御兽,然后合体 三国:挟自己以令诸侯 官场:桃花红颜

言官低着头左右看了看殿上的官员。 他眼神看向谁,谁就低下头躲避着他的目光。 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这个差事若是办得好了,那回来之后封官加爵都是有可能的。 可若是办不好,陛下怪罪下来他们承受不起不说,或许还有可能那个成为千古罪人。 言官也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苏丹若一拍桌案道: “既然各位没有人选要推荐,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两年的赋税依旧要减免,苦了谁也不能苦了百姓们,各位大人最近就节省着点吧! 朕带头,将宫中的珠宝首饰还有各种贵重物品捐出一半来放入国库,各位爱卿下去也要给下面人做好表率作用!” 百官们敢怒不敢言。 减免赋税的告示很快就在全国各地的告示栏上贴着了。 百姓们纷纷传言苏丹若是天上的神女下凡来拯救大家的。 这传言是从宁兰城中传出来的,越传越神,苏丹若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苏丹若将张将军叫到了凤兰殿中商议事情。 张将军十分忐忑道: “陛下,臣只会带兵打仗,这募捐?臣担心自己做不好啊!” 苏丹若安慰张将军, “爱卿别担心,朕这不是把你叫来给你支招了,但时候你只需要将你带兵打仗的那一套阵仗给拿出来。 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封富户家附近操练军队,等着他们上门来给你送钱就行了。” 张将军傻眼了,还能这样操作? “可是陛下,这样他们就会乖乖募捐了吗?若是他们按兵不动,那我?” 苏丹若唇角微勾,“那您就请他们到军营中吃吃饭喝喝茶,再聊聊天。” 张将军明白了苏丹若的意思, “您要是这么说,臣心里就有底了,臣这就带兵出发。” 苏丹若拦住了张将军。 “爱卿莫急,这京中的大臣们不是还没募捐完呢吗?” 张将军和苏丹若相视一笑,苏丹若继续道: “朕选你去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交给你做。 现在天下初定,各地难免有流寇逃窜,你募捐时若是碰到了,就顺便清理了,以免他们祸乱百姓。 朕这里有一块令牌,见令牌如见朕,朕将此物赐给你,方便你行事。” 张将军领了令牌就退下了。 苏丹若回到后宫时孩子们还没下学,在翰林院中。 苏丹若觉得得尽快挑选出一个继承人开始培养。 她比较看好曲念和苏玚。 他们两个原本就比另外两个心思更成熟一些。 但苏玚自小跟着她在外面,不比曲念在宫中所受到的熏陶多。 苏丹若是更倾向于培养曲念的,不过还要再看一看。 反正都是她的孩子,也不会出现像别的朝代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同父异母的皇子之间互相争夺的事情。 除了苏丹若和张将军知道曲承安是怎么死的之外,所有人都以为是曲承安是被逆贼给杀了。 苏丹若没事的时候也会带着孩子去祭奠曲承安。 张将军募捐的事情推进的很顺利,有苏丹若的支招,那些富户们哪里见识过这种带兵打仗之人的阵仗。 被吓得连夜将钱准备好了送到张将军的军营之中。 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将家中的一半财产都捐了出来。 苏丹若带头捐了一半,没人敢藏私。 苏丹若将曲念和苏玚叫到自己身边,问两人: “你们知道,想要让百姓们富起来,除了减免赋税,第二步要做的是什么吗?” 曲念思考了一下就抢答道: “教百姓读书识字,有了文化才能创造财富。” 苏玚反驳道:“不对,应该是打通各个村庄城镇之间的交易才对! 我之前在宁玉村的时候,隔壁村庄明明很穷,就是因为和外界没有交易的渠道只能越来越穷。” 苏丹若赞赏道:“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要想百姓致富,国家先得修路。 刚刚玚儿说隔壁村不和外界交易,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他们村子的路十分陡峭,想要出门一趟都极其不易。 若是再遇上雨雪天,那就更别提了,所以啊,想致富先修路!” 两个孩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将苏丹若的话记在了心中。 苏丹若第二天上朝时就将修路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如今国库充裕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守着这点钱坐吃山空,朕决定鼓励各地修路!工部的人一会留下来跟朕讨论一下要修葺的路线。 还有科考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还有半年才到秋闱,如今朝中许多职位空缺,朕又刚刚登基,就将科考的时间提前到下个月吧!” 苏丹若刚说完就有人提出了疑问。 “陛下,原本的礼部尚书齐心远被流放之后还没有设立新的人,您看这科考由谁负责呢?” 苏丹若早就想好了教几个孩子的翰林院先生人品端正,学术也经得住考验,就说道: “礼部尚书不在,侍郎不是还在吗?就由礼部侍郎和翰林院的几位老夫子一起操办吧!” 退朝之后礼部和工部的人都留了下来,和苏丹若商讨好了一众事宜。 苏丹若是打算在这次考试的考生中选出一些人来主持修路的事情,所以特意嘱咐了几位翰林院的老夫子们出题时出的刁钻一些。 她想考察这些考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一个月后科举考试顺利举行,几位年轻人在京城中大放异彩引起了苏丹若的注意。 其中有一位身高八尺,腰佩长剑的男子和一位身姿卓越的女子最为引人注目。 一般的读书人都不屑于习武,觉得习武之人大多粗鄙。 但这位赶考的学子却身配长剑,还能出口成章,文采卓绝。 另一位女子则是这五年来唯一一个上京赶考的。 之前凤阳国还是女帝当道时参加科考的女子就非常少。 曲承安上位之后就没有女子参加考试了。 现在突然出现一位女子,大家都很是好奇。 这两人就成了京城中百姓们新的谈资。 考试结束一个月后才放榜。 榜上有名的大多还是世家子弟。 世家大族手中的资源还是比寒门学子手上的东西多的。 不过那个身佩长剑的倒是拿了榜上的第一名。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568/197385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568/197385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