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树皮纸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豪门弃女被厉爷跪地,轻吻裙摆 崩坏:拿命C?女武神都怕我嘎了 豪门后妈在娃综爆红了 我上大学时自学修仙! 互换身体后,疯批霸总杀疯娱乐圈 三国:1天1支雄兵,董卓人麻了 世界神秘学使用指南 全职猎人:不务正业的面具制作师 绝症封心,我要离婚你却哭红眼 重生后我给渣男当皇婶

挖掘盗洞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来实际操作。但里面的几个原则是所有盗墓贼都会遵循的,盗洞需要“短平快”,越简单越有效越好,而且要隐蔽,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既定效果。 所以盗洞都在不起眼的地方,洞的直径不会太宽。 可瘸子挖出来的这个盗洞,非常的宽,挖的平平整整,盗洞内的土层还被夯实了。 打这样一个盗洞,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不符合盗墓贼的行事风格。 更重要的是,瘸子发现,这个盗洞曾经被人进出过很多次。 瘸子试了试空气质量,然后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说好了,只是勘察情况,别毛手毛脚的乱拿东西。” “我不是那样的人,你放心好了。” 瘸子先行一步,从这样的盗洞下去,对他来说非常简单,等瘸子钻进去以后,我就在外面守着,顺带望风。. 情况很正常,瘸子进入其中之后,没过多久就又探出了脑袋。 “这里头,好像有人住过。” “什么?有人住过?” “对,里头有一床被褥,还有一个小桌子。” 这种情况,就闻所未闻了,我也跟着瘸子钻到了洞里。 一股陈腐的气息,迎面而来,盗洞直接就挖通到了墓室里面,在盗洞尽头和墓室的连接处,有一架木梯子,很容易就能进入墓室。 我对古墓之类的东西一窍不通,瘸子却兴奋的不得了,他的预判没错,这是一座两汉时期的墓葬,墓主人身份未知,根据墓室的具体情况分析,不可能是平头老百姓。 在墓室的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床卷起来的被褥,肯定是几十年前的东西,烂糟糟的一团。 还有一张木头做的小桌子,桌上有纸笔,有油灯,两盒火柴。 看着这些东西,我能脑补出来一幅画面:在若干年前,一个人经常跑到这个古墓里,在这里点燃油灯,看书写字,如果真的困顿了,还会躺下来睡一觉。 “真晦气!”瘸子在别的地方转了一圈,就吐了口唾沫:“东西让人拿的差不多了。” “你不是先前就有判断?怀疑是吴世用拿了古墓里的东西,然后出去倒卖?现在东西都被取走了,不是印证你的判断没错?” “他拿归拿,但别拿的这么彻底啊!” 我的心思,完全不在古墓的陪葬品上,我觉得,如果经常出入古墓拿陪葬出去倒卖的人真是吴世用,那么在这里看书写字的人,应该也是他。 吴世用在这里看了什么书?又写了什么东西? 桌子旁边,还有一个木盒子,打开木盒子,里面是几页非常硬的纸。这应该是树皮纸,关外的东西,保存时间比普通纸张要久的多。 我看到了纸上面的字迹。 “吴世用,民/国十四年,生于穷崖山,张有道,光绪元年,生于秦阳县北桥村,赵天才,嘉庆二十五年,生于广爱县磨头村,朱广印,乾隆十八年,生于……” 这些纸上是人名,出生年份和出生地点,密密麻麻写了一排,从吴世用开始上溯,最早的一个人,竟然是明朝初年生的。 这些字,应该是吴世用留下来的,我发现,这些人名,年代,地点,并不是一次书写出来的,书写每个人名的时候,彼此可能间隔了长短不一的一段时间。 这说明了什么? 这肯定说明,吴世用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考证,感觉情况已经确凿无疑,才郑重其事的把人名写下来。 除了这些人名和地名,再也看不到有任何多余的书面资料。 我想了想,这些东西并不属于我,即便不算是文物,也是别人的东西。吴世用都死了那么久了,我也不想把他的东西给带走,所以,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这些树皮纸仔细的拍了照。 我在这边看这些树皮纸,瘸子在那边闲不住,竟然把墓主的棺材给打开了。 “瘸子!你干什么!” “我只是看看。”瘸子转过头,一脸无辜的说道:“这口棺材早就被人打开过了。” 我过去看了看,棺材里面的尸体,早已经变成了枯骨,棺内本来应该有一些陪葬,但是全都被拿走了。 不过,在尸骨靠近头部的位置,我看到了一团烂糟糟的东西。 这是帛书,古人用丝织品记录文字的一种载体。这个墓主,肯定不是普通人,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因为没有纸张,记录文字绝大部分用的是竹木简,能用帛书的人,其实并不多。 棺材之前就被打开过,应该是被吴世用打开的,在他开棺的时候,帛书就收到了很严重的损毁,又放置到今天,可能没办法再做修复,只能全力的去辨认帛书上的具体内容。 “算了,这东西,真的没什么价值了,带出去也不好出手。” “这东西还是……还是带上吧。”我挠了挠头,帛书靠拍照,无法记录完整的内容,必须得带回去,让瘸子想办法解读帛书上的文字。 我和瘸子做贼似的悄悄的爬回到了地面,这个盗洞,被重新掩埋了起来。 俩人连夜就从穷崖这边出山,然后火速的返回了市区。 “这东西都烂成这样了,上面的字迹不完整,而且模糊不清,可能得费好大力气,才能解读一点。” “拜托,这是很重要的事,挖洞的时候你不觉得费事,现在帮我个忙就费事了?” “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你心眼怎么那么小,走了,有消息通知你。” 这一趟瘸子有收获,还是很高兴的,等他走了之后,我就拿出那些树皮纸的照片,慢慢的端详起来。 除了吴世用,别的人我肯定不认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可是,我心里却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树皮纸上的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被吴世用专门考证以后,再记录下来? 树皮纸上记录的人,彼此之间所相隔的年代,并不久远,大概就是几十年的样子。 这应该也正好是一个人经历一生的时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7/1549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7/1549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