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御侍(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成恶毒后娘后,崽崽在我怀里撒娇 司礼监 我们超能觉醒,你修真爆星?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表兄不可 成化十四年 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压四海 光影文娱 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闪婚后,假千金将首富大佬温柔驯服
新宁这个月去中都著作局时,突然被告知要出趟差。
“新宁,我希望你出去采风。”著作局编修广阳说道。
“好的。”采风就是要到处跑吧,新宁想。反正现在没成家,各地转转也方便,还能顺便看看大好河山。
“你没有什么疑问吗?”广阳有些诧异。
“什么疑问?”
“一般而言,中都的小官僚还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我们这样的部门……突然的外派很不正常,大家都不喜欢出差。”
“我倒是无所谓”,新宁说。“毕竟我写不了公文,也没觉得能在这继续干下去……”
“不会的不会的”,广阳笑了出来。“就我们这边缘部门,无论调到哪去都是升官啊。”
“是这样吗……”
“总之,你能理解最好。我一直在想怎么跟你说才好,因为这事很没道理。但上面要求了,我也不得不做……这样吧,我和你一起去。有不熟悉的地方可以问我。”
“好的,我会抓住机会,好好向编修大人学习的。”
“我们要采风的地方是春都思来县。你准备一下,到时候一起坐马车去。”
新宁很佩服他这些同僚。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即便新宁完全不干活,他们也能把该写的公文都写完。甚至在广阳编修带新宁去春都出差后,著作局照样正常运转。
广阳和新宁一抵达春都公署,春都知事就口若悬河地介绍起来——坐拥三大湖,都内水系丰富、水上交通便利,春都和其它内陆地区迥然不同。虽然也有官道,但春都知事硬是找来一条船,非要广阳他们坐船沿江而下,感受两岸的春都水乡风情。
船夫有一桨没一桨地划着,小船迎着微风向前漂。“编修大人,真是托您的福了。要是我自己来肯定没这待遇。”新宁感慨道。
“我只是个编修,没想到春都知事还这么客气。”
“您是中都人,可能不了解地方。您可是直接向文礼秘书怀德汇报的大人物,地方上能不尊敬您吗?”
“这些繁杂的工作就是文礼秘书的职责所在嘛”,广阳说。“但从没听说,哪个文礼秘书是从著作局升上去的。现在想想,当个地方官也不错。坐拥三大湖,春都知事肯定经常泛舟湖上,弥望的是万顷碧涛。我们在中都就没这好运了。”
“我想,大部分地方官都没这雅兴”,新宁不禁想起秋石。“这些地方官治下的景色再美,他们脑子里也只有升官、去中都当更大的官。那些自然风光,不过是拿来招待中都下来的官员的,好让他们回中都后美言几句。”
“我们手上没权力,怎么给他美言?”
广阳很少离开中都,不了解地方的政治生态。而新宁此时脑海里浮现的,是一直追求上进却功亏一篑的秋石。当一都知事、过着逍遥日子,不比在中都忙来忙去舒服多了——说起来,秋石被贬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去的思来县。在新宁胡思乱想的时候,小船已漂进思来县地界。
“春都思来县教谕下官秋石奉知县老爷命令,在此恭候。中都贵客莅临,我县蓬荜生辉。”广阳和新宁刚下船,守在岸边的秋石便迎了上去。“我们老爷说,若不嫌弃,可下榻县府官邸。马车已备好,请上车。”
“老爷?”广阳小声嘀咕了一句。
“就是他们的知县,下面都这么称呼。”新宁说。
“我们只是来采风,不用什么接待的……”广阳有点尴尬。
“编修大人亲自来采风,是我们春都的荣幸。知事大人和我们老爷都很重视。”秋石请广阳和新宁坐上马车,驾车前往县府。
“新宁,真实的采风不是这样的。”广阳叹了口气。“以前我还是著作局的誊写官时,出来采风没有任何人接待。一路在都公署、县府办手续,找旅店,和当地人聊……这些都是很看个人沟通能力的。”
“是。”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多观察、多思考。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最后要向著作局报告哪些内容?这都是你的工作,不是别人的工作。有这个意识后,去有针对性地聊,而不是漫无边际地聊得天南地北、走马观花,最后总结不出东西……”
“广阳大人,我想,您的适应性可能不如秋石。”新宁突然打断道。
“适应性?”
“您现在已经是编修了,想的还是当誊写官时的事,没有完全适应编修的身份。但秋石从前是秋都知事,当时好不威风。现在被贬为思来县教谕,又立刻转换过来,认清自己的位置。”
“就是他啊,怪不得……我说秋石这个名字好像有点印象,又想不起具体是谁了。真可怜……但接待我们,不属于县教谕的职责吧。”
“县初等学校能有什么事?县教谕本来就很闲。县里只有知县是官,其他都是给知县打杂的。”新宁给广阳灌输他的官场经验总结——至少秋都定安县是这样。
“要是我早就疯了。”广阳叹气道。
“是啊……”新宁顿了一下。“说不定秋石已经疯了。”
或许是同情秋石,或许是采风时旁边跟个人真的很别扭,广阳一直想把秋石甩掉——但秋石总是坚持跟紧广阳和新宁、做好服务工作。实在拗不过秋石,广阳和新宁第二天只好听从秋石的建议,参观溶洞。秋石说,这是他们思来县最值得看的地方,一定要走进去瞧瞧才不虚此行。广阳一点都不想看,但他总觉得秋石受到了什么过度惊吓。最好还是顺着他的意思来、好歹让他定下心来。
“我们思来县称得上景点的地方不多,但说到这座“别有洞天”,那绝对是天下一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所周知,在这广袤的大地上,我们所能居住的,不过是春夏秋冬四都圣塔屏障内的土地,对苍茫的外域我们一无所知。当你在蓝色的天空下钻进这座神秘的溶洞,在欣赏千姿百态的怪石的同时慢慢深入,不知不觉再度抬头,便会惊奇地发现,蓝色的天空已变成瑰丽的紫红色,这正是“别有洞天”。据说,当今玉兰天女座下,小时候就常来这座溶洞探险。今天,我们将追寻天女座下的足迹,探索这座溶洞。”
秋石带广阳和新宁深入溶洞,还非常卖力地在一旁解说。只是平平无奇的洞窟,却被秋石说得充满了人文底蕴,简直每块石头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秋石出身春都城里,现在却俨然一个思来县长大的本地人,热情而骄傲地向游客介绍家乡、详细解说一个个典故。
“天女座下也来过这里?”广阳好奇地问新宁。
“从前的秋都知事述平和我说的,后来我又告诉秋石的。大概是真的,述平的消息一向很准。”新宁回答道。
“再往前可能会有一些瘴气,所以我们禁止一般人朝更前方走。但不必担心,少量的瘴气是无害的。而且二位是中都的贵客,我们老爷也特地嘱咐了,不必在意禁止通行的说明,想走多远就走多远。我们再往前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处开阔的洞厅,通向外域的洞口会射进紫红色的光。古人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我也深以为然。不必担心瘴气的问题,我走在前面。我这里还有天女座下亲手做的驱散瘴气的念珠,不会有事的。”
听了秋石的话,广阳的心凉了大半截。只是来采个风,他可不想把命送掉。既然一般人会遭遇危险,那自己当然也一样。瘴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才不管他官有多大——虽然天女座下是例外。至于那什么外域的天空,或许很好看,但也不至于把命搭上。甚至此时此刻,从洞口流到脚下的积水还越来越多。“不会被困住吧?”
“您的担心很有道理,所以我们在雨季是禁止入洞的。”秋石说。“不过现在是旱季,零星的雨水不会引发问题。请跟我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734/179381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734/179381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