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109章 杀三狼:绝不能与华部为敌

第109章 杀三狼:绝不能与华部为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都重生了,谁还做舔狗 雾隐锻造师,重铸忍刀流荣光!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铁掌王 高武:我的龙基谷系统 绑定系统后,我和总裁隐婚了 被女总裁当众羞辱之后 仙工开物 数码兽之最强驯兽师 妇科圣手穿进哥儿文学

汝宁府属汝水、淮水上游,正常年景时,支流众多,水网密布。 因此,刘升从确山县城和迁徙来的两万余难民中又得了几十个造船工匠。 再加上船厂各方面工具、设备更加齐全,华部的造船水平较之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之前刘升带领探险队探索新洛河时,最大的河船也才限载30人,长约15米。 这次最大的河船则限载100人,长36米,宽10米有余。 虽然跟大明那边能载几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大型楼船还不能比,但用来运载盐厂工人及家属,还有相关物资,却足够了。 船只类型多了,便无法以大中小来简单称呼区分。船厂管事便在之前刘升视察时,请他给各类型船只命名。 刘升图简单,便将限载10人以下的统称为走舸,限载10人至50人的称为丁级河船,限载50人至100人的称为丙级河船。 此去龙首湾,华部共出动丙级河船10条,丁级河船一百多条,走舸亦有一百多条。 丙级河船不仅有棚,还有船帆,可根据风向调整,借风助力航行。 上次刘升带探险队去下游时,顺流还好,快捷无比。 可回来时逆流而行,即便新洛河这一段河水较为平缓,仅靠划船、撑篙也比顺流吃力很多。 倒是时常有风从西边吹进大谷地。 因此,刘升回到华部后,便命令船厂加紧试制风帆河船。 此番丙级、丁级河船皆安装了风帆,逆流回来时,大多数时候都顺风,便没那么吃力了, 至于走舸,回来时完全可以放在大船上··· 上洛部。 杀三狼正带着几十个族人,乘坐独木舟,在河边捕鱼。 不知是不是因为华部猎人捕猎过多,这几個月上洛部猎场的猎物明显要比以往少,变得更难捕杀了。 为了满足部落的肉食需求,杀三狼只能带着族人多多捕鱼。 只是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最近这河里的鱼似乎也比以前要少了。 便是捕上来,鱼儿个头也似乎不如以前大。 再想想上流华部越来越多,数都数不清的人,杀三狼心头仿佛被压了一块大石头。 他觉得,或许当初他就不该同意华部在上游落脚。 可是,想想从华部交易的那些柔软好看的布匹,以及美观实用的陶瓷器,他又觉得当初的决定没错。 况且,当初华部刚出现时,人数便不少,他们上洛部总不能为了赶走对方,就发动一场部落间的战斗吧? 如果真那么做了,以华部的强大,或许如今上洛部已经没了。 现在,杀三狼最害怕的就是华部凭借强大的实力,无视当初的预定,向下游扩张。 那样上洛部能狩猎的区域、捕鱼的河段便会减少,渔猎所获无法支撑部落所需,那就麻烦了。 如果要驱赶华部,并因此开战,他至少得说服中洛部、下洛部,乃至河对岸的几个部落,组成一个联盟才行。 但经历过一次部落联盟战争的杀三狼知道,战争一旦发生,如果不是某一方有稳胜的实力,那么很可能是:最终双方都死伤许多族人,部落实力都被削弱。 所以,如果不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愿意跟华部开战。 ‘或许,该去找那个华部首领,提醒他别忘了当初的约定。 同时还要让他知道,我们上洛部虽然人不多,可背后却有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 就在杀三狼边捕鱼边思考时,周围族人忽然发出一声声惊呼—— “快看上游!” “那些是什么?华部的舟?” “天啊,好多舟,而且好大!” “河面都被遮住看不到了!” “···” 杀三狼闻声向上游看去,也是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上游河面竟出现了不知多少艘华部那种用木头拼接的大舟! 作为酋长,他倒是勉强会百以上的计数。 因此,等华部舟船靠近,他粗粗一数,便发现华部来的舟船几乎赶上上洛部的族人数目了! 至于站立大舟山的华部战士,更是连他都不清! 回过神来,杀三狼立马大声招呼族人—— “上岸!快上岸!” 他担心华部是冲着上洛部来的。 华部舟船那么大,他们肯定没法凭借独木舟在河面上跟华部对抗。 可即便是上了岸,凭他们几十个人,也不可能是华部的对手。 于是杀三狼又紧接着派人去通知部落里的族人警戒,做好战斗准备。 可是,最终华部的舟船只是从河面迅速划过,远去,一刻都不曾停留。 当华部舟船从眼前经过,那种遮蔽河面的感觉,给杀三狼等人带来更大的震撼及压迫感。 其中一些人甚至不由打颤,想要将这些舟船当做神灵去跪拜。 但看酋长杀三狼没有带头的意思,有这类想法的人终究控制住了自己。 杀三狼一直盯着华部舟船远去,不见踪影,才松了口气。 身上却已经全是汗。 这一刻,他深刻地感觉到,华部太可怕了。 绝对不能成为他们的敌人——便是几个部落联盟起来,恐怕也不是华部的对手。 然而,对华部扩张,侵占渔猎地盘的担忧依旧存在于杀三狼心中,让他更加忧心···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华部船队赶到龙首湾。 因为这里并没有经过任何开发,都是纯天然环境,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寻找适合建立盐厂的地点。 此番,刘升不止带了五百盐工及其家近两千人,还带了两哨常备军及探险队。 他充分发挥人手多的作用。 让探险队员分组乘船沿岸探索良港及适合旱季晒盐的场地。 用了大概一小时,才在新洛河出海口向西三四里,龙首湾的南岸,找到了一处条件颇佳的天然良港。 这里呈一个不规则的倒“L”型,可躲风避浪,而且海岸边的滩涂天然适合改造成盐田。 岸上往南去,地势却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951/180512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951/180512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