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 第120章 一开始就没想正面刚

第120章 一开始就没想正面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洪荒之天帝 都市第一仙帝 末日房东,租户越多我越强 概念的无限之旅 世子爷的娇娇白月光重生后 放下道德素质,享受打脸人生 冥狱大帝 原神:凝光还是小可怜,被我投资 奔赴半夏 唐夜溪顾时暮

刘升改造的陆军炮,安装有准星、照门,可以瞄准炮击。 而负责开炮的炮兵,更是从亲卫中挑选算术优秀者,专门培养,教授了近现代炮击技术、算法。 刘升用望远镜观察到南城墙上只有一尊大将军炮,便将精确方位告知炮兵。 五门陆军炮当即全部瞄准城门楼处的大将军炮,先用石弹试射。 轰轰··· 一连五声炮响。 五发石弹便落在城门楼附近。 有的撞在城墙上,有的击中城门楼顶,还有的打在了左右两边,但都离大将军炮很近。 一个倒霉的乡兵被石弹直接砸死,左半边肩膀都没了。还有好几个乡兵、家丁被溅射的木刺、碎石打伤。 潘弘、程志能、潘澄三人虽没事,却也吓了一跳,没想到敌人大炮试射都这么准。 随即潘弘匆忙下令,“还击!快开炮还击!” 一旁潘澄提醒道:“大人,他们的大炮在大将军炮射程之外。” 潘弘铸造的四门大将军炮射程都只有一里多一点点,一里半的位置真够不着。 潘弘有些后悔当初没铸造更大些的炮,悔恨的一拍墙垛,便道:“让将士们先在墙垛后面躲好,等贼人过护城河时再还击。” 程志能这时提醒道:“老知县,看贼人刚才的试炮,怕是想打掉咱们的大将军炮。” 潘弘听了一惊,忙道:“快,先把火药挪走,再挪炮!” 乡兵们虽然是潘弘足食足饷编练的,却是头回面对一千以上的敌人,也是头回经历炮击。 此时很多人都吓得丧了胆,闻言只有少数几個勇士上去执行命令。 潘弘见状怒喝,“这般畏缩怕死,难道就不怕贼人攻入城中,糟蹋你们妻女吗?!” 这话终于起到作用,乡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搬火药,挪大将军炮。 其中一位队长道:“知县老爷,这大炮挪开了,再想固定好可又需要不短时间。万一敌人趁机攻城咋办?” 潘弘不悦道:“不用你想那么多,执行本县命令!” 听这话,乡兵队长只能招呼手下人挪炮。 城下。 刘升对这五发试射炮弹的杀伤力并不满意——主要是他见惯了后世炮击,便总感觉此时的炮击像小孩过家家。 但他知道,试射能打得离大将军炮这么近已经不错了。 于是下令第二轮跑用开花弹。 虎蹲炮不好用开花弹,陆军炮却是可以的。 不过义军开花弹很少,只能在关键时刻用在关键处,不可能搞炮弹洗地。 义军陆军炮很轻,加炮车也只有六百多斤,因此清理炮膛变得更容易,使得发炮间隔比同口径却重达几千斤的红夷大炮更短。 以目前义军炮手的水平,最快可以做到六七分钟一发。 将来继续训练,或许能提升到五分钟一发的水准。 趁此机会,刘升继续用望远镜观察城墙,发现明军竟然在挪动大将军炮,便知道机会来了。 当即命令扩充到二十门的虎蹲炮队,前往城墙三百步的地方开炮。 义军虎蹲炮虽然长两尺余(近70厘米),却只有四十多斤重,炮兵扛着都能短距离冲刺。 每个炮组三人,分别抗虎蹲炮、拿弹子、拿火药,离开阵地后以冲刺速度向北奔去。 所谓城墙外三百步,其实就在义军阵地前两百步处(明时一步为两跬=1.5米)。 因此,几乎一分钟不到,二十个虎蹲炮组就冲到了城墙三百步外,准备发炮。 城墙上,潘弘、程志能冒险露头观望,瞧见这一幕再次惊到。 “贼人这是要用虎蹲炮打城头?” “两尺来长的虎蹲炮能扛着跑这么快?” 两尺来长,在虎蹲炮中绝对算是大家伙了。 让潘弘得意的大将军炮,也不过接近三尺而已。 回过神来,潘弘就要下令,让大将军炮发射。 却见乡兵才将其挪出了炮位,想要复位好,估计起码需要半刻钟。 顿时有些后悔之前让挪动大炮的命令。 随即又下令道:“贼军只攻南城墙,这里一门大将军炮肯定不够用,快去人将另三门大将军炮也挪到这边来!” 接着再下令,“我们的虎蹲炮呢?打不着贼人吗?” “回禀知县老爷,俺们的虎蹲炮最远也只能打两百多步。” 潘弘用生铁铸造的12门虎蹲炮都比较短小,一门只有一尺多长,却也重达好几十斤。 因为生铁脆,用来铸炮必须足够粗。 说起来,潘弘冒死在城墙上指挥,显得很积极,可连续几条命令,却将乡兵们指挥得晕头转向,乱成一团。 程志能瞧见这一幕,很有些无奈,却也只能约束着营兵,在墙垛后面躲好。 轰轰··· 炮声再次响起。 却是义军的虎蹲炮发射了。 打发的也都是石弹。 每颗石弹只有一斤左右,却几乎都准确地落到城墙上,而非墙面。 石弹落下后,或是弹射,或是碎裂溅射。守军即便是躲在墙垛后面,一不小心也会受伤。 有倒霉的乡兵甚至被直接砸中天灵盖,当场头破身亡。 这一下,城头上的乡兵们就更乱了,倒是营兵表现还好些。 刘升算着陆军炮也快要打第二轮,到时候就可以和虎蹲炮交替发射。 两轮虎蹲炮弹加一轮陆军炮弹,每轮间隔也就三分多钟,已经足以压制守军的攻击。 于是下令攻城。 彭有义带领第一营攻打东半边城墙,杨和庆带领第四营攻打西半边城墙。 因为有炮火压制守军,城里还有内应随时发动,刘升直接派出了常备军中这两个相对勇猛善战的营指挥。 攻城器械没太复杂的东西,两边各有五架云梯和几十架带钩长竹梯。 然后就是上百副用于过护城河的飞桥。 所谓飞桥其实是一种折叠梯,又叫壕桥,宋朝时便有。 士兵将其扛到护城河边,把折叠的部分打开,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951/180512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951/180512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