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第368章 向蜀王借银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南明:重生朱由崧 [咒术回战]朝九晚五 老婆要和我谈恋爱 神瞳不鉴宝,你又在乱看什么! 都市仙尊归来 重生:嫁给禁欲权臣后,她被宠上天 画作里是你的名字 开局天师剑被偷,贫道反手雷法 辅助弱?我一个生命礼赞覆盖全球 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

第368章向蜀王借银子 一旁的陈士奇眼见巡抚、巡按要争吵起来,连忙打圆场。 “廖抚台,我想刘巡按只是关心成都守御问题,并无别意。至于说让刘总兵出城迎敌,着实有些不妥。 如今城中的三万多兵马大半都是弱兵,而崋军此前面对朝廷兵马战无不胜,恐怕不是三倍之数便能战胜的。” 陈士奇乃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天启五年进士,如今担任四川学政。 他年轻时便觉得天下将乱,遂钻研兵书、喜谈论韬略。来任四川学政后,更是时常召集诸生(秀才)讲兵法、教骑射,以应对时局变化。 所以,在后世历史上,先是有朝臣听闻了陈士奇在兵事方面的名声,推荐其任四川兵备副使。后来廖大亨因成都民乱罢官免职,他更是被任命为四川巡抚。 可惜的是,陈士奇并无多少实际领兵作战的经验,且当时川中明军跟其他地方明军一样,问题不小,因此阻拦张献忠入川失败,在重庆被俘,不屈而死。 廖大亨其实提出让刘镇蕃出城迎战崋军后已经后悔,听了陈士奇这番话,便借着台阶道:“也罢,那咱们就好好守城吧。待在外镇压乱民的一万多营兵回来,守住成都一段时间应该没问题。” 陈士奇又献计道:“成都城太大,三万多兵马守城也有些紧张,下官以为可在城内征召民壮。” 廖大亨听了眸光微闪,“若要征召民壮,没银钱可不行。但如今公库干净得能跑老鼠,咱们哪还有银钱?” “可请蜀王拿出些银子守城。” 大明蜀王之富天下皆知。 蜀王是明初就藩,又颇为受宠,传续至今已有260多年,稍微想想,便知道蜀王府多么富有。 嘉靖朝时,严世蕃曾制作了一个大明富豪榜,榜首正是当时的第九代蜀王朱让栩。 后来便有“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蜀府之富,甲于天下”等说法。 廖大亨、陈士奇等人作为四川官员,自然是知道蜀王府之富裕的。四川官衙钱粮凑紧时,也曾考虑向蜀王府“借”一些。 但这事须得有好“借口”,否则以当代蜀王朱至澍之贪财吝啬,想让他出钱,很难。 如今崋军兵临城下,成都危亡在即,却是一个向蜀王府“借钱”的顶好理由。 毕竟成都若被崋军攻破,蜀王府的富贵以及两百多年积攒的金银财宝也难以保住。 而对于廖大亨个人来讲,则意味着他或许有机会上下其手,在其中捞一些。 他此前为了得到杨嗣昌的引见担任监军、巡抚,上下打点可是花了不少银子,如今都还没回本呢。 想了想,廖大亨道:“若仅是本官一人前去,恐怕难以说动蜀王殿下,不如几位随我一起?” 刘之渤等人也认为该让蜀王拿些钱粮用于守城,毕竟这天下是朱家的,而藩王最初被封于此,亦有镇守之责。 当即,廖大亨让刘镇蕃等武将负责城防,他则带着陈士奇、刘之渤等人前往蜀王府。 成都城相当大,众人下了城后或是骑马、或是坐轿,也是过了一会儿才来到蜀王府外。 说是王府,其实就是一座王城。 明初时蜀王多么受宠,从眼前这座蜀王城便可见一斑。 其布局完全仿造南京紫禁城,并且建成时间还在北京紫禁城之前。 <divcss="ntentadv"> 王城外墙周长近九里,里面的宫墙周长也有5.5里,仅宫城占地面积便有三十八顷! 一众人通报之后,才被允许进入蜀王城,在承运殿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到肤白微胖犹如富贵商人的当代蜀王朱至澍。 他坐上王座后,面色和煦地道:“听说崋贼到了成都城外,诸位不去主持守城御敌之事,来此寻孤何事啊?” 巡按刘之渤性子比较急,不想跟朱至澍这儿多浪费时间,当即直言道:“大王既知崋贼兵临城下,也当知道如今成都兵力不足,时局危急,需征召民壮协助守城。 另外,营兵、乡兵、乡勇等亦有一两月不曾领到充足军饷,同样需要钱粮。因此,恳请大王发库银、放陈粮,以救成都!” 刘之渤说完,陈士奇也想讲几句。 朱至澍却不耐烦地道:“时局危急,不正是诸位报国的好时机吗?找孤作甚? 况且你们往日不最喜欢提大明祖制吗?如此便该知道,祖制规定,藩王只可监察地方官吏,而不能干涉地方政务,更不能以钱粮养兵,不然便会被安上谋反的罪名。 孤只有一颗脑袋,今日若听从你们所请,日后怕是都不够砍的。” 这一番话,气得刘之渤直欲吐血,廖大亨等人同样气得不轻。 廖大亨当即也出声道:“大王而今吝啬钱财,难道就不怕崋军攻破成都,蜀王府累世积存毁于一旦,蜀王一系皆殒命于崋贼之手吗?!” 说朱至澍不担心崋军攻破成都当然是假的。 但他不想拿钱粮出来也是真的。 他本性吝啬贪财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因作为藩王,往日里没少被四川地方官员恶心。如今这些人求上门,他自然也想恶心恶心他们。 陈士奇自恃往日里与朱至澍在文会上处得不错,甚至还曾得到朱至澍赏赐的金银,此时便温声道:“其实此番也不需大王拿出太多钱粮,银五十万两足矣。 至于粮食,只需大王将积存的陈粮拿出来,便可获得城中贫民感谢,何乐而不为?” 朱至澍哼了声,道:“现在知道问孤借钱粮,平日里孤说地方代收佃租有贪墨的,你们怎么不处理?” 廖大亨见事情有门儿,忙道:“本院这不是上任时间尚短,来不及处置吗?本院保证,只要崋贼退走,各县民乱平息,定为蜀王府主持公道!” “这可是廖抚台说的?”朱至澍倒也不蠢,知道今天不拿出钱粮说不过去,得了廖大亨的承诺便作台阶下,“五十万两银子,一万石陈粮,稍后廖抚台找人来拉走便是。”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即将到手,廖大亨不禁露出笑容,恭维道:“大王深明大义,等崋贼退后,我等必上书朝廷,为大王请得陛下嘉奖!” 朱至澍对这个不在乎,便道:“但愿崋贼真能退去吧。” 随后朱至澍便端茶送客。 众人出来后,刘之渤忽然道:“廖抚台,这银子和粮食伱派人来接收可以,但下官必须派人监督,以防贪墨。 如今大敌当前,若再发生贪墨之事,令将士百姓生怨,这成都城可就没法守了。” 廖大亨被刘之渤恶心的不轻。 刘之渤这么说,明显是不相信他嘛。 再见陈士奇等人也看过来,廖大亨只得点头应道:“这是应有之义,你派人过来就是了。” 第二更。 晚安~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2951/222033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2951/222033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