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番外之村民务工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风起宁古塔 第五位面壁者:预言师 三国:我基建狂魔,拥兵百万 叶安林青竹 大力崽崽五岁半,我是全皇朝的团宠 我爸爸是朱棣!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深渊徘徊 大明安乐公 娘娘,你也不想皇上知道吧

三老刚回村那几天,陆家一天到晚都挤满了人,来听他们说粤省的情况。 粤省对陆家村的村民来说,那可是传说中的地方,能去一趟感觉跟出国也差不多,毕竟是在新闻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地方。 村民好奇,三人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见闻都说了,尤其着重说了粤省的经济发展。 当村民们听说,粤省服装厂女工,每个月工资都有一两百块,建筑工人甚至有三四百块的时候,都惊呆了。 陆家村的地好,这边农民的收益算比较好的了,分田到户后,哪怕是劳动力多又勤快的人家,一年全家收入也就千把块,还不如一个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 就是工人,这边的工资,跟粤省那边也差得远了。大家多少也有亲戚在县里工厂,大概的工资水平都是知道的,这边工人每月也就70多块,只有那些领导,才能有一百出头。 【1985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1148元,平均月工资96元。】 一些心思灵活的,便开始动起了心思。 没几天,就有几家人求到陆清安面上,说想让家里的孩子到粤省去打工,问陆清安能不能牵牵线,让孩子们到苏家的工厂去。 这几年,因为苏茉用苏家的名义在清溪县这边做了不少公益,陆家村的人都知道苏家生意做的不小。 粤省好赚钱,去的人肯定多,他们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过去了找不到工作,到时候再回来,岂不是浪费了来回的路费? 路费还是一回事,最怕就是怕被人骗了,到时候钱没赚到,人也没了。 但如果能直接到支书亲家的厂里去,那可就是稳妥了。而且有这一层关系在,孩子们过去也不怕被人欺负了。 陆清安没敢应,但想到回来之前,听亲家说过今年还要继续招人,便给苏茉打了个电话。 陆清安当了这么多年支书,对村里人的感情不必说,他在羊城待了几个月,深刻认识到农民生活的不易。 靠地里刨食的那几个钱,要想过上好日子实在不容易。 如果年轻人可以外出务工,在外面打拼几年,赚了钱再回来,日子就能好起来。 所以,能帮的情况下,他还是想试着帮一帮。 这两年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苏家公司的扩张速度也在加快,服装厂和建筑公司这两年都在不停的招人。 苏茉之前也有想过,要不要在陆家村招一些人过来。但后来一想,她主动去招人过来,和他们自己想要过来,所要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 便也歇了主动去招揽的心思,但如果村中有人想要过来打工,她也是乐意接收的。 毕竟招谁不是招,能在村里卖个好,她也是乐意的。 所以,接到陆清安的电话后,苏茉便一口应下了。 倒是陆清安,有些担心苏茉是看在他们面子上才应下的。 “小茉,你不用有什么顾虑。爹已经不当支书了,对村民也没什么责任了。这些人,你要真能用得上才招,用不上就不要,别到时候人过去给你们添麻烦。” “没事,爹。反正都要招人,乡里乡亲的,能帮的上就帮一把吧。” “不过,爸你要跟他们说清楚。他们想来我家公司工作,是可以的,但必须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要以为是乡里乡亲,就有什么特权。” 苏茉觉得还是要把丑话说在前头,免得他们期望过高,过来惹出什么事来。 “还有,刚过来没经验的话,工资是没有老员工高的,但等他们熟手了,工资也会给他们涨上去。” “他们过来,公司可以包吃包住。” “服装厂员工,学徒期给基本工资60元/月,熟手后,基本工资+计件提成,基本上,每个月150元左右是没问题的。” “建筑工人,按工种不同,每天工资6~15元不等。建筑工人工资高,但工作相对会比较辛苦,工作地点也不固定,哪里有活就往哪里派。” 陆清安都一一记下,随后问:“小茉,那大概需要多少人?”这条件一说出去,只怕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个个都想去了。 “各要个二三十人吧,爹你替我先把一下关,那些爱偷奸耍滑的人,就不要。” “行,你放心,爹一定给你把好关。”陆清安郑重应下。 回去后,陆清安和陆伯鸣商量了一下,下午再有人来问的时候,陆清安便把这事说了。 果然如陆清安所料,村里大部分家里有能出去干活的姑娘小伙的,都带过来报名。 姑娘尤其多,农村相对比较重男轻女,男娃可能还不太舍得让他出去吃苦,但女娃就没有什么不舍得的了。 陆伯鸣和陆清安也是认真的一个个人筛选,平时干活爱偷奸耍滑的不要,家里人难缠的不要,嘴碎爱挑事的也不要。 一番筛选下来,男女各剩十几人,都是村里老实本分,干活积极的好小伙好姑娘。 第一次让村里人过去务工,他们也不想给亲家留下个不好的印象。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3062/263031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3062/263031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