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征战诸天:从大宗师开始 > 第二卷 陨石斗场·从长生诀开始 第一百三十七章 皇朝气运

第二卷 陨石斗场·从长生诀开始 第一百三十七章 皇朝气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剑圣给你送外卖 阮沐希慕慎桀 诱情染指,疯批宠娇入怀 帝国崛起:西班牙 癫佬在左,死亡在右 洪荒:贫道申公豹,请诸道友留步 帝国斩妖司 盗墓:宿主冷静放下那个粽子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吞噬从盘龙开始

“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 当一方白璧被林苏墨随意摆放在鲁妙子身前的方桌之上,饶是鲁妙子心性沉稳,这一刻,也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起来。 “鲁兄不拿起来看看?”林苏墨戏谑的笑问道。 闻言,鲁妙子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随即,鲁妙子苦笑着说道:“老朽虽不惧生死,但是既然被你救了回来,自是还想着多活几年!” 说到此处,鲁妙子顿了顿,长叹道“传国玉玺,天子之印,不仅是皇权的象征,亦是镇压皇朝气运的镇运之宝,自古以来,凡命格不够者,沾染此宝,莫不是都落得横死的下场!” 对于鲁妙子这番关于"气运"的玄说,林苏墨自是不信的。 这大唐世界,不过只是一个"中武世界",天道不显,大道之下,法则沉寂,是否存在所谓虚无缥缈的命数、气运,却是难说。 更何况,在原本的进程之中,这和氏璧被徐子陵、寇仲、跋锋寒三人从"净念禅院"中盗出之后,三人不仅都接触了和氏璧,还将这千古异宝"和氏璧"弄成了一抔粉末。 若是这和氏璧真个与"气运""命数"有关,自带诅咒属性,恐怕就在"和氏璧"被毁的那一刻,徐子陵、寇仲、跋锋寒这三个家伙就要被诅咒得千疮百孔,当场了账了。 只是,这"和氏璧"中异力的来源却是十分蹊跷,"和氏璧"的来源有据可考,其本身不过是一方寻常的玉璧,只因为被李斯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成为始皇帝的玉玺,至此才有了千古异宝的传说。 千年以来,经历朝历代传承,"和氏璧"的传闻也被传得越来越玄乎,甚至有了"和氏璧"本就是仙界奇石的传闻。 林苏墨自是清楚,所谓的"仙界"确实存在,不过是对更高维位面的不同称呼罢了,但是与"大唐世界"却是没有什么关系,和氏璧自然也不会是高维位面坠落到"大唐世界"的仙界奇石。 “难道真的有"皇朝气运"?”林苏墨问道。 鲁妙子微微颔首,又摇了摇头,说道:“"皇朝气运"之说,自古有之,但是却无人能说得清楚,气运本就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若是要强行解释,或可用"天命"二字。” 林苏墨闻言点头道:“"天命"者,受命于天,即为天命所归,这倒也解释得通,如此看来,得"和氏璧者得天下",倒也并非虚妄之言。” 说罢,林苏墨抬手将"和氏璧"抓入手中,宝璧入手,林苏墨便感觉到一股难以名状的异力自宝璧中迸发出来,透过手心,想要侵入林苏墨体内。 林苏墨早有准备,对这股异力也不抵抗,而是以阴阳真气包裹,将其引导入自身经脉之中。 以"和氏璧"中异力改造经脉,强化经脉的负载能力,增加真气的容量,只是异力最基本的操作。 况且,以林苏墨此时的修为,体内经脉无论是强度还是容量,都已达到了肉身的极致,异力的改造与强化,提升的效果有限。 林苏墨想要的,是将这股异力纳入阴阳真气之中,引起阴阳真气本质的变化,进而提升自身的武道境界。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这股异力的磅礴,还是超过了林苏墨的估量,只是弹指之间,"和氏璧"中的异力犹如洪水一般涌入林苏墨体内,将其所有的经脉充斥。 进而,这股异力反客为主,裹挟着阴阳真气一路势如破竹,直冲入林苏墨的丹田之中。 好在此等变化早在林苏墨预料之中,此刻,丹田之中,海量的阴阳真气早已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丹田之中,阴阳气旋飞速旋转,犹如洪流一般的异力,甫一冲入丹田,便被这阴阳气旋所吞噬。 犹如无底之洞,洪流异力来多少,阴阳气旋便吞噬多少。 这一场较量,暗无声息。 于外界而言,也不过半盏茶的时间。 直到再也感觉不到有异力从"和氏璧"中涌出,林苏墨这才睁开双眼,却只见手中本来光华流转、神韵自成的"和氏璧"此刻却变得黯淡无光。 千古异宝,仙界奇石,这一刻却是化作一块凡石。 在林苏墨刻意维护下,这和氏璧并没有如其本来的命运那般,化为一抔粉末,不过,宝璧再无神异。 但是,其作为帝王之玺的本质,皇权的象征,却并未改变。 林苏墨刻意留下和氏璧的用意,也正是如此。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无论是太原李唐,瓦岗李密,亦或是洛阳王世充,夏王窦建德等等,都有觊觎天下的野望。 然而,无论是谁,"和氏璧"都将是他们绕不过的一道坎。 也正是如此,"慈航静斋"明明已经看好李二,却还要将"和氏璧"抛出来,宣称"代天择明主",为其造势。 "慈航静斋"此举的目的自是为了确立李唐的正统地位,收拢民心罢了。 同时也能凸显自身的位格,一举数得。 不过,被林苏墨这一搅局,"慈航静斋"的这盘大棋算是彻底失控。 接下来无论是江湖武林,还是朝堂天下,都将变得更加混乱。 而这等局面,也正是林苏墨想要的结果。 毕竟,寇仲在襄阳立足未稳,还未有兵进中原的实力。 而且,随时面临来自北方李密的威胁。 再加上,杜伏威虽然已占据江淮大部分地区,但是与扬州的李子通还在江东拉锯争斗,未能完全腾出手来。 至于萧铣,虽已分兵北上。 但是,林士宏在黔南之地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死灰复燃。 因此,也牵制住了萧梁的一大半兵力。 各种因素纠缠,在林苏墨看来,寇、杜、萧三方合一,虽然地广兵多,然而,与李唐相比,真正计算起来,却并不占优势。 若再让李唐占据了"大义"的名分,未来的群雄逐鹿之战,大势将再难改变。 因此,林苏墨能做的,便是为其争取更多的时间,取"和氏璧"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便是长安跃马桥下"杨公宝库",想必在李唐眼皮底下,这座天下瞩目的宝库现世,足以令其乱上一阵子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3763/293914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3763/293914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