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刀鱼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十世大善你跟我扯三弊五缺?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乱世扬明 全民载具求生,我有无限赋予能力 道主有点咸 蓄意诱捕,偏执容爷以美色撩人 主角被杀就会死 原神至冬天灾 娱乐:徒手擒蛇,你说他是小鲜肉 灵异复苏:只有我知道剧情

童瑶拿着手电筒照过去,惊呼出声: “阿桦,大哥二哥阿翔,我天,你们看那片银白的鱼。” 三人快步走近。 童伟和童华借着头灯一瞧,喜得心脏加速,控制不住道: “小妹,我草,是刀鱼!!” “卧槽,发财了,居然碰到刀鱼了,几年前多得泛滥,近两年几乎看不到。” 童瑶一手抱一个冲上去看,也惊喜道: “天,那确实是发财了,我刚才丢鱼杂和鸡杂的时候还挺安静的。 估计是小鱼小虾过来捕食,刀鱼跑过来吃小鱼小虾。 哈哈,这是小鱼小虾吃鸡杂,刀鱼吃虾米。” 童伟和童华听不太懂,不过也不影响他们的喜悦,转头就叫童翔将手抛网来撒网。 童瑶及时阻止: “等会,叫阿桦来,你们不会。” 童翔立即将手抛网给姐夫。 杨清桦二话不说接过手抛网,整理一下网,站稳下盘,转身蓄力,将向那群刀鱼的方向抛去。 手抛网在空中最大程度的张开,一网下去,谁都别想逃。 等网坠沉入湖底,杨清桦咬牙将沉甸甸的手抛网拉上岸。 湖面上的刀鱼群还真的空前绝后的多,整个水面的野生刀鱼都是密密麻麻的状态。 童瑶知道,这是因为这种鱼有趋光性。 夜晚见到灯光时,它们会聚集并朝着灯光游去。 趋光性鱼类有很多种,后世很多渔民会通过灯光捕捞趋光性鱼群。 鱼群翻腾的景象让人喜出望外,光靠杨清桦撒网能累死他。 童伟和童华淌水下去用手抄网和土笼捞。 居然也能捞上来不少。 童瑶将俩孩子交给童翔带,去帮杨清桦搭把手。 童翔不会手抛网,只能带孩子。 杨溪俊这会高兴得不行,站在小舅身边踮着脚尖唱歌呢: “刀个刀个刀,哦哦~杀、鸡、刀!” 好么,这孩子见一帮人兴奋的喊刀鱼,不知道勾到他那根神经。 唱起了平时童瑶用来调侃他的改编歌曲《杀鸡刀》。 顾南在旁边拉着他的小手一起唱。 随着两个小家伙唱着不成调杀鸡刀,湖里的刀鱼被捞上来大半。 当然光靠童瑶夫妻俩是不可能捞那么多的,后面两人负责抛。 童伟和童华负责拉。 童瑶今天耗费力气太大,立即喊停: “好了,还剩下的咱们就不捞了。” 杨清桦赞同,他们出海遇见鱼群也不会赶尽杀绝,总要留一部分繁衍生息。 只有童伟不太想收手,拿过地上的手抛网想继续: “小妹,难得见到那么大一群刀鱼,不捞可惜。” 毕竟家里现在缺钱,能多赚点钱多好。 今天看到小妹赚了几百块,说他不羡慕是假的。 不过都是一家人,他也不至于有别的坏心思。 童瑶无奈: “大哥,这个湖泊有刀鱼,说明这里水质适合它们繁衍生息。 现在为啥刀鱼越来越少,就是因为人类大肆捕捞,赶尽杀绝,给它们留点后下来,以后不至于面临濒临灭绝。” 不是童瑶瞎吹,后世有新闻报道,在70年代刀鱼产量能高达三千七百吨。 而到了83年,产量直接下降到三百七十吨,足足缩了十倍。 而到了2002年,产量不足百吨,2011年更是仅为12吨。 没办法,越是稀少越是值钱。 在2012年一次拍卖,一条长45.3厘米,重6.5两(325克)的刀鱼被收入世界纪录。 还拍出了5.9万元的高价,后来更是有6000-7800一斤的刀鱼。 最低也4000以上,昂贵得不行。 那么贵的鱼,人们不得不为之疯狂。 大肆捕捞、还有工厂建得越来越多,往长江排污太过影响环境。 长江刀鱼不稀少才怪。 在政府还没有开启“长江十年禁渔”期间,华国也公开说明了,很多区域是禁止售卖刀鱼的,但还是有人非法捕捞。 好在215年底,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刀鱼也称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ji四声)。 刀鱼、鲥鱼与河豚并称为“长江三鲜”,而刀鱼是三鲜之首。 刀鱼肉质细腻、腴而不腻,味道鲜美。 身形如刀而得名,体型长而细,呈椭圆形,体长一般30-40厘米之间。 最大能达到50厘米以上。 长江刀鱼,挺好看的还~ 头部相对较大,嘴巴呈尖锐的喙状,背部呈蓝绿色,腹部呈银白色。 整个身体线条流畅,灵动而优雅。 喜捕食小型浮游生物。 童伟想了想,也放弃了继续捞鱼,起身道: “那地上那么多刀鱼,我和阿翔回去拿竹筐和板车过来拉。” 童瑶很满意大哥的态度,笑着点头: “好,那你顺便叫爹一起过来,动静小点,别闹得左邻右舍都知道。” 童伟边走边边摆手: “我知道的,你们在原地别乱走,别下湖啊,晚上危险。” “知道了。” 杨清桦坐在地上,指着一堆刀鱼: “这种鱼以前我们在近海也捞上来过,它们也能在海里生活吗。 看起来倒是和带鱼颜色像,不过带鱼没有那么白,而且头嘴也不同,带鱼体型更长更细。” 童瑶笑道: “嗯,刀鱼和带鱼是两种不同的鱼,刀鱼是洄游鱼类,平时生活在近海地区。 到了每年2-3月份会从海里游到江里,在淡水河流湖泊中进行繁殖。 繁殖后他们会在第二年带领肥育的幼鱼进入海水中生长。 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钱塘江这些淡水流域,我们村这个湖链接长江,估计是从那边游过来。” 童瑶说完又笑道: “这种刀鱼挺有意思的,在海里不是成群结队,但洄游到江河口,就喜欢成群结队的在水里聚集。” 杨清桦拿去一条鱼,舔了舔唇: “不知道好不好吃,我还没吃过呢。” 这就说到童华心里了,他舔了舔唇道: “我知道啊,几年前我们还吃过呢,卖又不值钱。 村里人见到都懒得铺,最多随随便捞几条回去打打牙祭。” 童瑶没出嫁前也吃过,不过重生都回来,相隔几十年,早就不记得味道了,不由催促童华道: “二哥,说重点啊。” 童华嘿嘿笑: “哎呀,急什么,想当年……” 童瑶拿起一条鱼扔过去,他才老实道: “春天的时候才好吃,就是清明节前,它的肉质是最鲜美的时候,也是最肥的时候。 其他时候不好吃,我们都不爱,个小,刺多,肉还少。” 童华说完又不嫌一手的腥味,直接挠了挠头,憨笑道: “也不知道现在的县城的人咋回事,有钱的人特别喜欢吃这种鱼。 不好吃又贵,他们还愿意买,搞不懂。 村里大部分人又很少出县城。 哪怕有出县城的知道这种鱼贵,可春天的时候要插秧,插完秧想抓,但家里又没渔网,也不会抛网,老人家也不给年轻人下水。 至于老黄家,嗯,那家人有网,也会抛,但人家不差钱,偶尔抓几斤吃而已。” 童瑶哎呀一声: “二哥,你知道还挺多,那现在多少钱一斤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3952/201637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3952/201637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