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之崇祯圣皇 > 第160章 辽东封侯,百官疯了

第160章 辽东封侯,百官疯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灵气复苏失败后,系统疯了 殿下说我发癫的样子很美 团宠幼崽小福星憨憨搞笑大聪明 天眼人生 华娱:从西域二美开导 神豪:我的游戏能变现 天命第一仙 消失20年,我归来即最强天师 人在战锤身为克里格士兵

厅堂内,不断回荡着崇祯的话。 刘若愚一时间难以抉择,当真是忠孝两难全。 哀怨一声,走到曹化淳面前,双手捧上示意用铁链锁拿了他。 这幕被崇祯看在眼里,见刘若愚为守秘密甘愿屈辱之。 便大笑一声,自顾自走出屋外,上了马车命人回京。 曹化淳问道:“刘公何必?道个明白可不受德陵困苦之祸。” 刘若愚笑笑,任由人用锁链拿了他。 马车行至一处小河旁,车停崇祯下。 李岩恭敬站在身后,不插嘴不言语。 崇祯捡起一石块朝河边扔去,竟打起了数道水花。 便道:“刘若愚聪明至极,派青龙卫死盯,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即汇报。” 李岩应承下,似等待下一步。 又自语道:“皇兄,你看中之人当真是胆大妄为、忠心耿耿。” 刘时忠知晓其兄为熹宗守灵,自己调任台湾府并无多少怨言。 便是摸着几个孙儿的头颅道:“爷爷,让你等受苦了。” 几个小孙儿却道:“爷爷,吾等不苦。” 却见自家长子贤宇站在屋外,望京师若有所思,当下磕了三个响头。 刘若愚觉心中抽痛,当下也落泪不止。 见着锦州城,王承恩无语至极,这是第几次来辽西。 跟着崇祯东奔西走,无一天舒心日子,还接的是什么叼活! 至锦州城前,仪仗队前有锣鼓喧天、黄土开道,后有旗帜飘扬,分外鲜明。 左右两旁持刀、弩、戈、锤、铳者不下三百人。 中有六匹骏马所拉的金辇龙车,晃的众人眼直昏。 后行金衣甲士,个个高头大马威武霸气,不少千人。 城门口,孙承宗与众大将等候多时。 仪仗队至城口停驻,下来一人众人惊诧,竟是王承恩亲自宣旨! 什么旨意都需要“内辅”亲自而来,众人一番猜测。 王承恩满脸笑意从马车上走下,环顾众人道:“圣旨到!” 孙承宗等人跪下听旨,不敢丝毫怠慢。 只听王承恩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督师孙承宗、祖大寿、满桂等将; 收复辽阳重镇,斩杀女寇不下万人,战功赫赫,扬我大明之威。 朕念诸将数月征战劳苦功高,保家卫国,不吝封赏。 敕封孙承宗鲁平乡侯! 原高阳县伯之爵着其子继承,蒙其诸子、从子文林郎、昭信校尉; 祖大寿授怀远将军,仍任宁远、锦州、西平总兵官,宁远西平县伯世袭罔替。 满桂授武勇将军,仍任广宁、义州总兵官、广宁楚化县伯世袭罔替。 王之臣封小宁乡伯、太子少保,仍为辽东巡抚,统领政务。 其余诸将另有封赏,望众卿家忠心护国,崇祯二年十月,钦此!” 众人震惊不已,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里面长了驴毛听错旨意! 王承恩笑道:“鲁平侯起身接旨吧!” 那句“鲁平侯”震的孙承宗失态。 还好祖大寿、满桂二人亲手搀扶住。 孙承宗缓过神来,佯装镇定接了旨。 那王之臣闻自己封爵,竟一下昏厥在地,满桂掐人中,才缓缓醒来。 王承恩又道:“鲁平侯,本督先行一步回京师复命!” 闻言孙承宗一愣,说道:“总管舟车劳顿,吃些薄酒休息几日才好。” 王承恩摇头道:“皇爷有言,宣旨后即刻动身回京,不得停留。 下次再来叨扰之时,侯爷多备水酒,今日当免。” “也罢,那总管慢走。” 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往京师复命! 辽东众人中最开心莫过于王之臣,不过是在后方征调粮草,却得了乡伯之位。 竟吵吵嚷嚷的要请诸将大宴三日,酒肉管够。 祖大寿与满桂亦是兴奋不已,一战争了个世袭罔替,妥妥与国同休。 又想崇祯所言拿下辽阳者封侯,祖大寿与满桂觉得热血沸腾。 最为离谱乃孙承宗,征战两年获封二爵,孙承宗当为文武第一人。 自身东阁大学士、领辽东督师、现封鲁平乡侯,封侯拜相当青史留名。 天子欲开唐之霸道,而文武两分才是王道,这也是为何内阁争执! 京师,百官闻今日上朝? 懒惰找借口不上朝的天子为何上朝? 群臣除内阁外均疑惑不解,纷纷进了大殿站在自己的位置。 崇祯一屁股坐在龙椅上,王承恩暂未归来,曹化淳忙着办事,方正化压不场。 索性让魏忠贤前来,震震场子。 当百官见魏忠贤站在一旁,吃惊不已。 崇祯笑道:“朕今日召群臣而来,是有喜事而宣告。” 难不成皇后娘娘又有了? 还是皇帝要大选秀女? 亦是成立什么总局? 又有挣钱的法子? 台湾打了胜仗? 百官纷纷猜测,小声嘀咕,只见魏忠贤狼目一扫,百官不敢议论。 魏忠贤打开圣旨后,果真大吃一惊,事先他得知辽东赏赐,这次却与众不同。 咳咳两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御四极,登临大宝已有两载,对外收复失地、对内平息叛乱。 全赖内阁辅臣呕心沥血、出谋划策,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 以至于山河重生,当功在社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入宗庙上达列祖列宗,出民间听黎民百姓以求万安。 敕封袁可立睢州乡侯、李标高邑乡侯、徐光启华汇乡侯、黄立极元城乡侯、钱龙锡华亭乡侯; 其余阁臣蒙子嗣承务郎、忠勇校尉,方显我大明之英武! 崇祯二年十月,钦此!” 旨意一出将百官团团震住,内阁五大辅要封侯? 连袁可立几人亦是大惊失色。 他们何时过了这封旨意? 这封旨意从何而来? 难道是陛下中旨? 袁可立问道:“陛下老臣有一言,内阁从未见过这旨意,这圣旨何故而来?” 话一出百官又震,当事人都不知晓? 这皇帝陛下又再出什么幺蛾子? 崇祯笑道:“袁公当真记不得?朕给你提个醒,前几日曹化淳曾去内阁。” 曹化淳?袁可立想起那日曹化淳言一道封赏旨意,未曾看直接过。 便道:“陛下,老臣若知是内阁辅臣封赏定会封驳,老臣是万万不能接受。” 徐光启、李标等人纷纷跪下道:“请陛下收回圣旨!” 可崇祯疑惑道:“圣旨已发往各处,昭告天下了。” 完了!完了!袁可立的心拔凉拔凉的。 圣旨昭告天下,若追回大明的颜面何存,陛下这招釜底抽薪当真厉害。 几个内阁大佬颓废坐地,再也不言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068/184447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068/184447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