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水到渠成·郑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炮灰白月光狂pua,男主们暗爽 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安之素叶澜成 70年代:我被人调换了下乡地点 老板救我! 重生为后,凤家丑女不好惹 我们不可能破镜重圆 狂龙下山 四合院之美满生活 苍生界令 重生东京,开局绑定好感系统

【本番外也需要凌晨刷新~2023.6.6《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我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个世道不好。 饥荒,战争,杀戮。 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1岁。 许多人直到死,都没有能吃得上一口干净的麦饭。 最为令人崩溃的事情,便是灾害。 洪水袭击,漫山遍野的哀嚎;干旱蝗灾,颗粒无收的绝望; 《左传·宣公十五年》曾记载:“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人到了饥荒,不能被称之为人,哪里还能顾得上周礼,都道道德沦丧,狗彘不如。 白骨露于野,饿殍遍地。 人如何才能成为人? 为什么我们活得如此艰难? 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不喜欢复杂。 所以很容易就想通了。 ——既然人会饿死,那一定是吃的不够。 ——既然是吃的不够,那一定是能种粮食的土地不够多。 ——既然是肥沃的土地少,那一定是我们灌溉做得不到位。 而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我读到了从秦国传来的竹简,上面写了些歌功颂德大禹的祭祀文。 大禹乃是天下共主,更是变疏为堵的治水之主。 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回,传说他一改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的面貌,传说他的工程使得数万人受益。 数万人因洪水治理的成功而得到了新的希望,得到了改善。 我再往下卷翻阅时,一个人的名字撞入我的眼中。 李冰。 伴随着的还有他的事迹 李冰设石人水尺,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绵水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 蜀郡太守李冰与其子李昱修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令我心驰神往。 带着热气的风吹到我的面前,熏熏白日当空,细长的叶片摇曳的光影在我的竹简处晕染出一条河流,而竹简的绳结就像是大坝。 我没有去过秦国,但现在蜀地的都江堰成为号召我的标志。 我当即找到老师,可他却告诉我:李冰已经去世二十年了。 秦昭襄王至今,原来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李冰改变了整个西南水系对平原的灌溉,惠利不止数万人,而是影响着后世的千千万万,他的都江堰超乎了时代的意义。 我看着身边的同门师兄弟们汲汲于政治,尊崇于著述,乐于阐发自家学说,奔走诸国之间,寻求一个理想的国家与世界。 可我始终参与不进去。 我听不进去我的老师荀子讲述的 他为了规劝我们这种整日看起来浑浑噩噩的学生,还写了《劝学》。 老实说,我根本没听进去。 我不懂政治,也不懂诸子,更不属于哪一个学说。 我就像是一个班级里那种游离于正经教学的学生。 我的师兄们一度认为我还没开窍,便甚想教我与他们成为同行者。 也许用现代话来说,我或许像个傻白甜,但关照我的师兄们都是荀子的得意门生,也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我这三个关系很好的师兄,一个叫韩非,一个叫李斯,还有一个叫张苍。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左右了一个时代,甚至是未来。 大师兄韩非,他与我一样来自韩国。可能是因为是老乡的缘故,他天然认为我日后学成都是要与他一同回韩国的,所以他很是关照我。 我喜欢韩非,理由很简单,他生得实在是太好看了,而且他是我们韩国王室贵族,贵族找我当朋友,我自然乐意得很。 他说我看起来就很容易被人骗,教我不要与那个叫“李斯”的师兄一起待久了, 是我在李冰的眼中看到了一个我所想要实现的乐土。 可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是一个相当幸运的人。 因为找到了我这一辈子要为之奋斗的事业。 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成为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地区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097/184663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097/1846632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