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79章 剥削大臣,列下名单

第79章 剥削大臣,列下名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当怪物们开始恋爱 问道游诸天 穿越两界的杂货铺 春日窈窕 刚重生,老婆就离婚回城了 无限流:从死亡列车开始的跑团游戏 替嫁夜,病娇老公在我怀中沦陷了 巴塞丽莎的复国日记 绿茵峥程 多次元公会系统

解缙看到众星拱月的张辅,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满。 之前他也是这样受到同僚们的归附。 可现在已经失势,很多大臣,渐渐的都开始离他远去…… 一种怨恨的情绪正在从解缙内心深处往外发泄着。 要不是那个小崽子。 当年就不该说什么把选择权交给上天,弄的他现在凄惨无比,相当于众叛亲离了。. 皇上也不再像之前那般信任于他。 此刻大臣们都在交头接耳,像极了菜市场买菜。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就是,皇上现在已经是慢慢把手伸向了他们的裤腰包。 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事实。 大明国库没钱,北方现在又在打仗。 你说没钱怎么办? 百姓那边都已经已经剥削的差不多了,现在只能从这些富得流油的官员手里弄钱。 身居高位,哪一个不捞钱? 说不去捞钱,就是在开玩笑。 突然,聊的热火朝天的张辅看向了解缙:“解大学士,早就听闻你解府上是富甲三千,这次可要好好表现才是。” “张将军这可就误会我了,要说富甲三千,那也是户部尚书夏元吉夏大人啊!” 解缙表情阴沉了下去,但很快面露笑容,把锅直接给甩了出去。 给皇上献上礼物,那肯定是必须的! 不送礼物,那以后你还怎么立足在朝堂之上? 两人说着说着,还把火给烧到了夏元吉身上,这可把这位大臣吓坏了。 他们二人倒是真的没有说假话。 身处户部尚书这个位置,能够捞到的油水,非常大。 而且每天都有人过来送银子,送礼。 为的就是来巴结他。 身在这个地位,有些东西就是不想要,都有人会送来。 朝廷上需要的东西,就这么些个人情世故。 听闻解缙说的话,大臣们纷纷看向了夏元吉。 弄的这位户部尚书背上冷汗直冒,连忙说道:“解大学士,您可不能乱说话啊!这些年里,我两袖清风,府邸都住的是老旧不堪,家中是真的没有半点多余存粮……”户部尚书的话。 立马就引起了众大臣哄堂大笑。 但是谁都不敢把话说的太清楚,因为这是得罪人的事情,绝对绝对不能干。 不过呢,总而言之。 这次宴会上需要小心翼翼。 看样子,凑够英国公透露出来的消息中分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小心为妙就可以了。 顿时百官心里就全部有底。. 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冲上去,那就是愣头青。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没有做好准备的人,往往会在一个回合就被淘汰掉。 有一点他们不知道。 一对爷孙,正在密谋想着办法要掏空大臣们的腰包。 躲在御书房的两人,都在暗自计算着每一个大臣应该能够剥削出来多少钱粮。 而且还全都用小纸条,用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御书房内。 “小东西,这会不会太狠了!?” 朱棣看清楚名单后写着的银子数量,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么多钱,那是他根本就不敢去想的事情。 朱瞻离倒是不以为然,慢慢的把每个阶段的大臣,都给分散开来。 做一个能够区分好的列表。 但是上面写着的,都是哪一个大臣府邸豪华。 按照这些来分的。 大致上,很多大臣都不讲究这件事,但是往往就是这么一件事,就可以定义清楚大臣们到底有没有宽裕的家产。 朱棣还是头一回,见到有人用这种方式来区分大臣。 就算是他父皇朱元璋,都没有这样过吧? 人家是直接派出去锦衣卫,然后开始私底下调查,这种方式更加精准。 大明国库的开销很大很大。 修造陵墓,修永乐大典,还有郑和周游列国的费用。 这些全是银子呀。 朱棣都没有想过这种问题,因为每年户部都在喊穷,年年都亏空,征收上来的税,最后又全部用进去了。 要是不节省预算,只怕是连百官的俸禄都要发不下去了。 朝廷缺的还是大钱。 父皇朱元璋那一朝,杀贪官杀的厉害。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官继续贪。 因为制度再刻薄,人性都会想办法去钻空档子。看書菈 后来建文那个小王八蛋一上朝,就整个朝廷都开始变了。 先是抄这个王爷的家,后是抄那个王爷的家。 导致一个问题,基本上建文把这些亲族得罪了个遍。 让文官们,也许看到了一个苗头,一个可以把建文当成傀儡的苗头。 最后显然,这帮文官们没想到,太祖皇帝把武将杀的一干二净。 一手好牌,被他们这帮酸儒弄的稀巴烂。 天天想着搞怀柔,最后大部分文臣都被朱棣砍死了。 有一点,朱瞻离也清楚。 皇爷爷朱棣,他对于臣子这种事情,看的倒是不怎么重要。 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如果没有臣子弄钱,国库永远都不会满盈。 天下最有钱的不是皇上,而是默默无闻的商人。 商人们在敛财,几代人都在敛财,又不用交商税,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做梦。 前世为啥二十一世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收商税? 那是因为商人太可怕了。 如果不收重税控制,只怕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被掌控在商人的手上。 所以后边才会诞生资本主义国家。 皇上已经说话不算数了。 银子,钱,才是说话的标准。 “皇爷爷,您应该重视臣子的家产。” 朱瞻离深深看了朱棣一眼。 “何出此言?”朱棣不解。 “皇爷爷,您觉得大宋是怎么灭掉的?” “大宋?” 朱棣说出了自己知道的:“因重文抑武。” “非也,他们的错误不仅仅只是这一点,大宋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不贪!” 多少国家都是毁在蛀虫手上? 前世大明末期,就是毁在一帮阴险狡诈的文臣手上。 国库真的没钱了,大臣们各个想方设法的捞银子,最后成为了压倒大明的最后一根鹅毛。 贪官和百姓被剥削的受不了了,矛盾一触即发…… 或许在臣子眼里面。 谁去当皇上都可以,他们一样都是臣。 就是换一个人当皇帝而已。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115/184806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115/184806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