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143章 调虎离山,暂缓用计

第143章 调虎离山,暂缓用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长安幻想鼓点 斗罗:转生蓝电,武魂风暴龙王? 深渊徘徊 谍战:我是活阎王 伪娱乐纪年陈哲张雯 恋综万人嫌变美后,他们追悔莫及 选择琦玉和超人的我,被同学嘲讽 无限顿悟,一剑诛天 穿越抗战:带着妹妹杀鬼子 傲世神医

刚踏出大殿之门,朱高煦就巴拉起了朱高燧,眼里尽是兴奋之意。 “老爷子这次还不是得依仗咱哥俩?” “就是就是,今天这事说明啊,咱俩不是没有机会。” “你的锦衣卫可得下功夫,多派点人,估计咱哥俩没有三个月很难从辽东那边回来。” “是啊,这事不小,辽东那地方鸟不拉屎,那帮余孽倒是会找地方躲藏。” 那献媚的表情,引得旁边不少大臣都嫌弃,悄无声息的远离。 明人眼的大臣心里都清楚,说是美差事,实际上就是把他们哥俩调走而已。 现在还不知道这两王爷要捅出什么篓子,反正是远离他们,闲得一身轻。 “老头子这是把美差事交给了你们,大哥在这里恭喜二弟三弟了。” 走到两兄弟跟前,朱高炽都躬身行礼。 “哎呀大哥,这都是小事。” 朱高煦红光满面,大哥的恭喜都让他仿佛提前看到成功了,然后直拍朱高煦的肩膀:“咱哥俩这次回来后,一定请大哥吃饭。” “好好好,大哥就在北京静候你们的好消息了。” 朱高炽说完,就转身离去了。 太子东宫,今天的政务很繁忙,新科举的奏折需要批阅,最后还要送到皇上那里做最后确定。 “恭送大哥!” 一旁的朱高燧虽然清醒许多,可也没有好到什么地方去,面露喜色。 这几年他们哥俩,老头子都没怎么搭理他们俩,甚至有事没事还拿他们两个开涮。 朱高燧不知道的事情是,当年那个女刺客其实是自己二哥收留的其中一部分余孽。 没想到那个女刺客竟然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份,没有被朱高煦的手段洗脑,反而对老头子一直存有仇恨之心。 这件事,朱高煦一直没敢吭声。 惹得一身骚不说,没把老大从太子位上拉下来,还弄巧成拙。. 这事,朱高煦打算一直烂在肚子里,永远都不说出去。 御书房。 今天的朱棣也没有时间陪朱瞻离玩,提出来的改革总要有人去实施。 现在工作量大了很多,三年一次的科举就要开始。 而且结束之后,立马就要安排南京以及江南两省的新科举考试。 介于这次是新式考试,科目不同,所需要出卷的题目也不同,这事也在翰林院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有的翰林院士觉得,既然是科举考试,自然不能简单,当然需要出一些难题。 有些翰林院士觉得,不同的科目,所以题目的内容也需要意懂才行,否则这考试就没有任何意义。 取两省人才所用,不是小事。 万一全军覆没,没有一个考生答出答案,那应该怎么办? 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帮出题的翰林? 走仕途的科举难度提高,商科需要易懂即可,工科更是如此,只能偏向简单方向。 毕竟翰林里面的大学士,全是玩文学的大才,让他们评判这两个科目的考生,也是梦中跳舞,不知所以然。 三科目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工科,你真要让那些个人才工匠去做文章? 那显然是在空气中点灯,能评定他们本事的东西,只有他们在考场里面拿出来的作品,以及面试提出来的东西。 只有这些,才是正经的答案。. 商科还稍微强点,是管控国家经济命脉,需要如何去治理国家的商业,怎么样给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 由于御书房里朱棣还在思索事情,所以朱瞻离就来到了灵田。 “小殿下,此处开垦的土地,已经达到了一千亩,虽然附近还有许多的荒地可以开垦,但目前这些土地已经够皇室所用,没有你的命令,我们不敢擅自行动。” 一名锦衣卫来到靠椅旁边,望着上面躺着的朱瞻离问道:“是否还需要继续开垦田地?” “继续开垦一千亩,这次不需要赶时间,目前田里粮食产量非常不错吧?” 朱瞻离扭过头看向了旁边的锦衣卫。 这家伙还是个小能手,当初开垦灵田时,很多建议都是他提出来的。 这家伙叫做吴常农,因为以前是农民,后来被纪纲赏识,破格提拔到了锦衣卫当中。 管理附近灵田,这家伙脑袋十分灵活,朱瞻离提出来的思路和想法,他立马就弄懂了,一点折扣都没有打。 大明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回小殿下的话,在属下的观察下,许多普通植物的种子种植在这片农田当中,产量都高的吓人,往往都比在其他地方种植的粮食,要多出好几倍。”.. 跪在地上的吴常农满脸都是尊崇:“小殿下,莫非这些农田,全是上天赐予不成?若是天下全是这等神田,只怕天下将再无饥荒!” “天赐予一点已经是神恩,岂会让天下人都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想法你就不要再多想了,天地的意思哪里是我等凡人可以随意揣摩?” 朱瞻离摇了摇头,看向了吴常农:“让你担任锦衣卫屈才了,不如我向皇爷爷禀报让你担任大明的司农可好?” 关于灵田的事情,朱瞻离不想暴露,以免惹出大祸。 “小殿下说的对,上天的旨意,岂能是我这等贱民可以参悟?” 吴常农低下了头,眼里闪过了一丝敬畏: “小殿下,臣能走到今天,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不敢奢求更好的东西,请小殿下允许属下可以一直待在这里,为小殿下看管这些宝地!” 大明有的时候,也会闹饥荒。 老百姓们地里种的粮食,颗粒无收,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情况下,垦树皮,吃草根,吃泥巴,甚至于易子而食。 这非危言耸听。 历朝历代都有发生过,只是底层的官员报上朝廷之后,也不敢让当朝皇帝知晓。 这几天因为朱棣需要与民休养生息,这种情况倒是发生的少。 老百姓们虽然过得苦了点,但至少不至于被平白饿死。 “这里交给你,我放心。” 见到吴常农对司农一职不怎么感兴趣,朱瞻离也不再勉强。 当初穿越到大明来的计划,还在一步一步的进行。 总有一天能够达成目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115/184808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115/1848081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