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五百六十二章初平三年的尾声

第五百六十二章初平三年的尾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界从港片开始 英雄无敌之骑士 开局召唤出王八武魂,就问还有谁 错爱之殇 庙祝能有什么坏心思? 侯门妇惨死下堂,重生后大杀四方 四合院:从下乡归来后开始 震惊!女帝跪求我掌权 都市无敌剑仙 霍少追妻请低调

回到府中,张恒便带着贾诩前往了书房,并命方悦守在外面,不准任何人进来。 “什么事儿,说吧。” 张恒拿起茶水,给贾诩倒了一杯。 “长史,校事府传来消息,北边有动作了。” “北边?”张恒刚到嘴边的茶水又放了下来,“袁绍还是公孙瓒?” “都是。”贾诩笑道,“新政施行下去之后,泰山郡便起了一波叛乱。袁本初以为有机可乘,有心图谋不轨。” 张恒笑了,“你的意思是说,袁本初打算进攻咱们,并且是从泰山郡入手。而且,还与公孙瓒搅和到了一起?” 贾诩答道:“不仅仅是公孙瓒,身在河内的曹操,以及东郡的刘岱和乔瑁,都参与了其中。” “这两位还没吸取上次的教训?”张恒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上次兖州一役,刘岱的地盘几乎丢失殆尽,只剩东郡而已。 也就是刘备碍于情面,才给他留下了这个栖身之所。 若是他还不开眼,只怕这点地盘都留不住了。 “刘岱本是兖州刺史,去岁一役,损兵折将,总是不甘心的。”贾诩缓缓道,一语点破了刘岱的心思。 张恒点了点头,“现在到哪一步了?” “才只是筹谋阶段,不过也快动手了。”贾诩答道。 “详细说说。” “长史可还记得,去岁颜良的两万大军,被我军击败之后,并没有北上返回冀州。反而进入了东郡,与刘公山合兵一处。” 张恒笑道:“你的意思是,东郡境内的袁绍军,会连同刘岱与乔瑁,作为此次进犯的排头兵?” “不错,正是如此。”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张恒忽然叹了口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安定了才不到一年,那些人居然又按捺不住了。 战端一开,天下又将进入多事之秋。 不过想想倒也正常,如今徐州的实力太过强大,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不安。 这些在刘备手下吃过亏的诸侯们,迫于徐州强大的兵势,自然就会选择报团取暖,这点并不稀奇。 只是如今徐州新政却到了关键时刻,南边又和袁术在进行局部战争,境内又有叛乱,张恒实在不想这时候开战。 但他们执意要打,张恒也不怕! 不把这些人打疼,他们是不会消停下来的。 “泰山郡境内的叛乱,处理得如何了?”张恒开口问道。 贾诩分析道:“叛军虽占领了半个泰山郡,但人数不过万余,也都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徐将军的对手。只因泰山境内多山,不便攻伐,才拖到现在。以下官看来,最多一月,叛乱必平。” “那一月之内,敌军可会大举进攻?”张恒继续问道。 校事府的情报系统已经成型,对于战争有着极大的帮助。 可贾诩却摇了摇头,“此事下官却说不好,得看敌军打算发动何等规模的战争。若是大军进攻,自然慢些,若只是试探一番,半月之内应该就会到了。” 张恒点了点头,算是对眼下局势有了大致的了解。 片刻后,他忽然发出一声冷笑。 “管他是大举进攻还是小规模进犯,咱们都不惧。连鸡不能俱止于栖,一帮乌合之众,何必忌惮!” 贾诩拱手道:“长史所言极是,但以下官之愚见,此战要么不打,要么就得把敌军打疼。不然,敌军不久之后,必将卷土重来。” 张恒当然明白贾诩的意思,毕竟自己定下的基本策略,就是苟起来发育几年。 若是今年打一场,明年再打一场,固然能勉力支持,却达不到休养生息的目的。 他们固然可以破罐子破摔,但徐州却不能陪着堕落。 “文和所言有理,以你看,谁能统兵作战?”张恒问道。 这事太过重要,张恒肯定要向刘备汇报,并且要在都督府公议。现在和贾诩商讨出一个大概的方略,心里也好有底。 面对张恒的问题,贾诩沉思一会儿后,才拱手答道:“长史,得分情况。” “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就是,不必讳言。” “遵命!”贾诩缓缓开口道,“无论敌军大军进犯,还是小规模试探,如今的泰山郡,只有徐文耀将军率领的两万大军,且正在平定叛乱,根本不够。下官以为,当派一位上将前往镇守,应对敌军攻势。” 提到上将二字,指向性就很明显了。 如今徐州能独当一面的将领,也就是关羽、张飞、张辽、赵云,最多再加一个太史慈,但他手下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军队。 张恒开口道:“云长坐镇兖州,文远在外未归,只能派子龙或是翼德了。” 不同于泰山郡复杂的地形,广陵郡的叛乱,张飞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平定了,如今正在班师的路上。 “此二位将军,皆有大将之才,足可应对。” 贾诩只负责提供意见,对于决断这事儿,却含糊了起来,要张恒自行抉择。 “嗯,此事还得公议,倒是不急着决出人选。”张恒也没有为难他,“舍此之外,文和可还有建言?” “还有一处地方……” 贾诩忽然压低了声音,面色也严肃了起来。 “刘岱与乔瑁若是当了进犯的急先锋,这东郡之地,可就空下来了,长史不妨派人取之。只是……还得看袁术的意思。” 贾诩的意思张恒明白,他才刚刚派出的使者。 若是袁术识大体,能够和徐州罢兵,关羽自然能抽出身来,趁着大战去袭击东郡。 可若是袁术冥顽不灵,坚持要与徐州开战,那就不好办了。 “袁公路这厮……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张恒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实在不行,就让关羽把占领的两个郡国还给他就是了。 反正本来出兵的目的只是响应刘表,同时探查袁术军的战斗力。 目的已经达到,那一点地盘,张恒并不在意。 …… 和贾诩一番详谈后,张恒立刻动身去了刘备府上,将校事府探得的消息汇报了上去。 片刻之后,刘备一道钧命,召集了都督府全体成员,开始了一场作战会议。 最终的结果,却是和贾诩推算的差不多。 不管袁绍等人作何打算,反正都要提前布置兵马。 首当其冲的,便是与冀州交界,且正处于叛乱之中的泰山郡。 赵云请命前往镇守,众人也都附议,正当刘备准备下令之时,张恒却站了出来。力排众议,推举张飞领兵出战。 给了这几年的成长时间,张飞如今已经算得上成熟,总要让他独当一面试试。 毕竟温室里,可开不出灿烂的花朵。 刘备虽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又将荀攸也派了出去,给张飞当个监军,确保他不会乱来。 再者,便是兖州方面,也要加强戒备。 最后,便是骷髅王了。 刘备同意了张恒的主意,真到万不得已之时,允许关羽将占领的梁国和沛国还给袁术,换取一时安宁。 两线作战这种事儿,还是要避免的。 战术的部署便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战略层面的目标。 这次不等众人开口,张恒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以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却不是推进战线,占领地盘。 敌军的士卒是有生力量不错,但粮草物资,一样是重中之重。 换而言之,若是张飞能在泰山将敌军拖住。一直拖个半年,将敌军的粮草耗尽,也算成功! 毕竟敌军在拼命进攻的时候,徐州的发展却没停下来。 此消彼长之下,实力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商议已定,刘备当场拍板,并下达钧命。 随后,都督府也出了一道军令,派人传给张飞。让他不必回师郯县,而是继续北上,直接赶往泰山郡御敌。 与此同时,张恒又签署了两道军令。 一道,是命赵云麾下的西凉铁骑整军备战,万一敌军声势浩大,张飞扛不住,赵云也能随时加入战场。 另一道,则是给远在冀州的张辽,让他瞅准机会,看看能不能突袭敌军一波。 半个月后,敌军还没有消息传来,反倒是出使袁术的人回来了。 骷髅王毕竟出身豪门,虽然愤怒,却并没有干出斩杀使臣的龌龊事儿。 只是徐州要求的条件,他却当场拒绝了。 别跟我扯什么孔伷,梁国和沛国是我的地盘,你却趁着我和刘表开战时突袭。如此背信弃义,妄为盟友! 刘大耳,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把你的军队撤出豫州,要么我自派人去取! 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打败了刘表,骷髅王还是多少恢复了点信心,说话的语气又硬了不少。 对此,张恒做出了一些让步。 可以把沛国还给你,将士们辛辛苦苦征战,总不能一点好处都没有。 同意,咱们就还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不同意,那你就来打吧。 当然,这也仅仅是做个姿态而已。 任何协议,在自己没实力的情况下,都不会算数。 一旦徐州和袁绍联军开战,袁术从后面偷袭,张恒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袁术总算同意了。 十月末,关羽率军退出沛国,甚至连梁国都没有留军队,而是直接带着大军,返回了兖州腹地。 与此同时,袁绍的联军,也终于到了! 初平三年,十月末,一场围绕着泰山郡的大战再次展开。 论规模,这场战争和之前的兖州之战,其实差不多。 袁绍与公孙瓒、曹操、刘岱、乔瑁等诸侯达成协议,一同出兵东进,攻伐徐州,动用大军多达十万之巨。 但论及结果嘛,却是虎头蛇尾。 原因也很简单,袁绍挑错了地方和时间。 泰山郡境内多山,战略纵深极大。当初张恒就是看重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才在站稳脚跟后,第一战就将其拿下。 这可是一块天然的屏障,想要正面强攻,又谈何容易。 再者,时间已经是十月末,最多再有半个月,就会天降大雪,不利征战。 所以这场仗,注定不会太长。 接到都督府的命令之后,张飞便马不停蹄往泰山,终于在敌军抵达之前,进驻了泰山治所奉高。 而与此同时,徐荣也基本清理了境内的叛乱,屯兵在奉高西南五十里的梁甫县。 两人一南一北,扼守住了泰山郡境内的两条要道。 十多天后,袁绍联军抵达。 没办法,只能硬攻。 袁绍兵分两路,开始进攻奉高与梁甫。 战争从十月底一直打到十二月初,但粮草器械都充足的坚城,又岂是容易打破的。 是以一个多月下来,袁绍联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收获,反而损兵折将。 值得一提的是,趁着泰山之战如火如荼之时,关羽却忽然率军从山阳郡北上,袭击了东郡。 没了兵马驻守的东郡,面对关羽大军,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东郡全境被拿下。 消息传来,刘岱和乔瑁差点没崩溃了。 最后一块栖身之地啊,就这么没了! 麾下得知东郡陷落之后,士气也开始低迷。 寒冬腊月,攻城不下,粮草又快见了底,在种种不利的元素加持之下,袁绍心中也开始后悔起来。 又在泰山坚持了半个月之后,联军彻底扛不住了。 袁绍召集众诸侯,一番商议之后,决定退兵。 其他人当然没意见,只有刘岱和乔瑁哭得伤心。 这一个月以来,仗打了不少,人死了不少,但家却没了,这是何苦来哉! 早知如此,我疯了才来! 作为始作俑者,袁绍也只得安慰,并许诺将自己的治下的平原国借给他们驻军。 二人只得同意,但有地方驻军,也只是客居而已。 从此,二人难免要看袁绍的脸色了。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当初张恒预想的一样,趁着两军大战之时,袁术也不甘寂寞,派人突袭拿下了梁国。 至此,他也算出了心中的那口恶气,再度将整个豫州纳入自己麾下。 就这样,冬雪菲菲之时,初平三年的这场争斗,正式落下了帷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424/283035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424/283035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