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 第五百六十七章文武齐心,征伐有道

第五百六十七章文武齐心,征伐有道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天醒之路 这个女仙惹不起 万事亨通事务所 从前有座镇妖关 无争 魔武天穹 牧野铁血 容貌尽毁后,她独享皇室宠爱 都说校花同桌自闭,直到她跟我到大学 三国开局斩关羽

第二日,刘备起了个大早。 尽管已经五六年没亲临战阵了,但刘备还是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丝毫没有懈怠。 房中,刘备在荀璐的服侍下穿好衣服,便推开门走了出来。 院中,小阿斗正在跟着孙策锻炼身体。 去年才刚刚开蒙,刘备本不想对儿子如此苛刻,但小家伙实在太胖了,整个人都圆滚滚的。 五六岁的孩子,身体正处于发育期,不仅个头长,体重也跟着狂飙突进。 眼看儿子再胖下去就走不动路了,刘备便从亲军中挑了几位技击高手,来帮他打熬筋骨,锻炼身体。 但只学一些技击之术也不成,刘备可不想儿子成为一个莽夫,便又请来了几个人教他兵法。 本来刘备想让张恒教的,但这家伙实在太懒,每次上课净带着刘禅去玩了,根本指望不上。 继承人的培养,可是集团的大事。 州府众人见张恒误人子弟,立刻就忍不了了,一番商议后,便派出了最豪华的教师阵容。 荀彧、荀谌、陈宫、赵昱、崔琰等人轮流教授学问。 关羽、赵云、荀攸、郭嘉等人轮流传授武艺兵法。 今日正巧轮到了孙策,他一大早便把刘禅揪了起来,带着他在院中习武。 望着正在操练的两人,刘备脸上露出了笑容。 说实话,带在身边数年,刘备是越来越喜欢孙策了。 此子英武果决,有勇有谋,除了性情暴戾一些,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将才。 只可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啊! 不过还好,将来有此子辅佐,阿斗应该无忧。 想着,刘备便走了上去。 “伯符!” 听到刘备的声音,孙策赶紧扭过头来,拱手参拜道:“参见主公!” 刘备摆手笑道:“何必如此客气,我不是早就说过,私下以叔侄相称即可。” “是,叔父!”孙策再拱手道。 刘备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阿斗,听说你昨日又闯祸了?” 闻言,刘禅面色一变,连连摆动他那肉乎乎的小手。 “没有,孩儿并没有闯祸,都是阿蓁和……” 话还没说完,刘备就瞪了他一眼。 “哼,有错不认,反推到别人身上,你好大的胆子!” “这……”刘禅苦着脸道,“父亲,孩儿知错。” 刘备却还不解气,继续骂道:“你若推到别人身上也就罢了,竟还往一个女子身上推脱,真是有出息。阿蓁乃长史之女,更是你未过门的妻子,你怎能忍心陷害人家!” “可是……” “还敢顶嘴!”刘备一皱眉喝道。 “孩儿不敢……” 刘禅只得背下了这口黑锅,感觉自己比窦娥还冤。 在父亲眼中,自己是男子,且又比张蓁大了几个月,理应是强势的一方。 可事实却恰好相反。 在那对兄妹面前,自己从来都是饱受欺凌。 见儿子乖乖认错,刘备还是有些不满意。 堂堂男子汉,居然把过错推到女人身上,哪里有自己半分气概。 “你且在此继续练着。” 刘备说罢,便带着孙策向外面走去。 “孩儿知道了。”刘禅如蒙大赦,连忙拱手道。 出了府门后,孙策才拱手劝道:“叔父,少主年岁尚幼,叔父倒是不必过于苛责。” 刘备笑道:“伯符,我知你是好意。但阿斗这孩子……并非我过于苛责。待我死后,我一手打下的基业,都要他来继承。如此柔弱,何以承袭家业?” “叔父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孙策赶紧劝道。 “人皆有死,不必讳言。” 刘备摆了摆手,随后又拍了拍孙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州府诸君,皆与我年齿相当,唯你年岁最幼,将来可得好生辅佐阿斗。” “叔父放心,策有生之年,必尽心辅佐少主!” 孙策一拱手,满脸郑重道。 “如此,我便放心了。走,咱们去州府,如我所料不错,今日怕是有大事发生。”刘备笑道。 大事? 孙策有些不明所以,却也不好继续问。 二人就这么走着,快到州府之时,荀棐大步走了上来。 “主公!” “文佐免礼,今日之事如何?”刘备笑问道。 荀棐如今已是户部侍郎,又加了一个徐州治中从事的头衔,但依旧是刘备的近侍,掌管着机要消息。 “数月前群臣便嚷嚷着出兵南征,长史压了好几个月,如今也快压不住了,今日应该就有结果了。”荀棐苦笑道。 一听这话,刘备不出意料地笑了。 而他身后的孙策,更是激动了起来。 出兵南征? 是要去打袁术吗! 刘备捋须一笑,道:“此事我自然知晓,但州府未有定论,我亦不好轻易表态,且看今日公议如何。” 他心里自然也是想打仗的,但之前休养生息的政策是他一手拍板,就算要改,也不应该由他提起。 三人随即走入州府,却没有去政务府,而是迈步来到了属于刘备的房间。 片刻后,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清晨的雾气全然消散。 以荀彧为首州府群臣陆续赶到,张恒带着诸葛兄弟,最后才姗姗来迟。 “见过长史!” 政务厅内,群臣起身行礼,目光却都放在了张恒身后的诸葛瑾身上。 有这几年新晋的官员,并不知诸葛瑾是谁,目光中便带了一丝好奇。 “免礼。” 张恒摆了摆手,却并没有走向自己的座位,而是扭头看向门外守着的孙康。 “伯台,再弄张桌案来。” “遵命!” 孙康立刻抱拳应命,随后命人搬来了一张桌案。 “长史,放在何处?” 张恒抬手一指,“就放在荀令君旁边。”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啥意思,听长史的口气,这小子居然要位列六部尚书之上! 只是尚书级别的大佬却很识趣,连忙让开了位置。 桌案放置好后,诸葛瑾冲张恒拱了拱手,坦然坐了上去。 而张恒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荀棐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声道:“使君至!” 众人连忙起身拱手。 “参见主公!” 刘备大步从外面走进来,冲众人笑道:“诸位免礼。” “谢主公!” 礼毕,刘备高坐主位,却冲诸葛瑾笑道:“子瑜回来了。前番数次征辟,你皆推辞不来,我还以为你要弃我而去了。” 诸葛瑾连忙起身道:“主公容禀,并非臣有意推辞,实在是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惹得主公误会,皆臣之过也!” “好了,回来了就好。” 刘备笑道,同时扭头冲荀棐使了个眼色。 荀棐会意,立刻踏前一步,大声道:“主公钧命,拜诸葛瑾为徐州治中从事,入府参政!” 此言一出,众人总算明白,为何要将诸葛瑾的位置放在这么靠前了。 但还没完,荀棐又继续道:“主公钧命,迁监察御史赵昱为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崔琰升任监察御史,升礼部侍郎孙乾为工部尚书,升泰山郡丞王朗为左都御史,升工商府令陈登为吏部侍郎,升工商府丞甄俨为工商府令!” 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几乎打了群臣一个措手不及,但也来不及反应了,被升官的人连忙起身谢恩。 赵昱在监察御史的任上干了六七年,也算兢兢业业,本本分分。虽说不是刘备的心腹嫡系,但这么多年的忠心任事,也算弥补了出身的不足。 再者他年纪也不小了,如果不如意料,吏部尚书将是他仕途的顶点了。 王朗在泰山郡主政数年,也算颇有作为,上个月才被调回中枢,正好给崔琰做个副手。 至于孙乾、崔琰、陈登、甄俨,这些人都还年轻,且之前并未出仕,倒是值得重点培养一番。 人事调动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今天的重头戏。 群臣相互使了个眼色,最终还是郭嘉率先站了出来。 作为都督府内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又是坚定的主战派,排头兵的任务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主公,自先帝崩殂,董贼擅行废立,祸国殃民,至今已近十载。而今天下纷争,诸侯并起,山河破碎,日月无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公为太祖苗裔,身负济世之才,胸怀匡乱之志。至此国难之际,理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修养数年,而今钱粮已足,兵甲正盛,理当出兵扫尽污秽,澄清玉宇,使海内无叛乱之贼,生民有立锥之地! 臣请主公钧命,兴王师,讨逆贼,一统汉家山海!” 不得不说,郭嘉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洋洋洒洒数百字,听得群臣面色沉重,大为动容。 可张恒心中却直犯嘀咕,好家伙,一上来就把格调拔得这么高吗! 但张恒没想到的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压根没给刘备反应的时间,荀攸便紧接着站了起来。 这个面瘫男大步走到中央,重重一拱手,正当众人以为他要有万言之策献上时,他却只说了三个字。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关羽、赵云、太史慈同时起身拱手道。 除了还在镇守兖州和冀州的张飞、张辽以外,都督府群臣算是都同意了。 见状,政务府群臣也不甘示弱。 陈宫、荀谌、赵昱、崔琰等大佬级的人物,也起身附和,表示坚决支持征伐。 文武两班同时赞成出兵,这在徐州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见群臣众志成城,刘备便把目光看向了张恒和荀彧。 “长史和令君以为如何?” 荀彧倒是鸡贼,赶在张恒前面拱手道:“臣以为可行。” 这下,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张恒。 迎着众人的目光,张恒有些无语。 你们都同意,我还能反对吗。 “下官亦附议!”张恒起身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同时松了口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424/283601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424/283601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