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会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在文娱界带娃,被封为诗仙曲神 流氓大亨之靓仔风流 从母星爆炸开始列车求生 四合院:我秦刚,秦淮茹的亲弟弟 谁的情深念念难忘 武神:天罡地煞,神通无量 一人之下:简化功法,呼吸就变强 我在隋唐当仙帝杨广 让你悟道,没让你扛着天道起飞啊 青歌涩舞爱无伤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终于来到了会试的日子。</p> 一大早,前来参加会试的各地学子们就陆陆续续进入了考场。</p> 不过在进入考场之前,所有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p> 所有人基本上都被扒了个干干净净,确认没有携带任何小抄后,才被放了进去。</p> 会试一共有三天,这三天内考生都不能离开考场,不过朝廷则是给他们准备了食物和被褥。</p> 当然,也有不少考生是自己带着被褥来的,但他们被褥行李则是被统一收了起来,等到考完试后再发还给他们。</p> 由于是第一次科举,考试现场不但由萧何和翰林院的三杨亲自坐镇,礼部的官员也来了不少负责监考。</p> “时辰差不多了,准备考试吧!”萧何看了一眼一旁坐着的杨士奇。</p> “考试开……”杨士奇起身,刚要宣布考试开始。</p> “等一等!”</p>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破烂的书生匆匆忙忙跑了进来,正是田酉。</p> 由于乾京城有宵禁制度,所以昨晚他不得不出城过夜,今日一早开城门后才重新进城,这才耽误了时辰。</p> “都什么时辰了,连点时间观念都没有!”一名翰林院的官员呵斥道。</p> “诶,无妨,时间也是刚刚到而已。”</p> 萧何摆手制止,随后看向田酉又指了指唯一空着的那个隔间:“田酉是吧?快入座吧!”</p> “多谢大人。”田酉感激地对萧何行了一礼,小跑到那隔间内坐下,紧接着便有监考官拿来了试卷和草纸放在他桌上。</p> 田酉连忙起身对那监考官行礼,道了声谢,监考官点点头,对这个礼貌的小伙子多了几分好感。</p> 杨士奇扫视了一圈考场,朗声道:“第一场考试,经义,诗赋,考试时间为六个时辰,可提前交卷,现在开始考试!”</p> 田酉先大概扫了一遍试卷,发现果然比乡试要难了许多,但脸上依旧挂着自信的笑容,连忙提笔在试卷开头写上了自己的信息,随后开始认真答题。</p> 众官员不时地从每一名考生面前走过,看到字迹清秀的考生也不禁暗自点头。</p> 萧何在主位上坐了一会,也走动起来,如走马观花般看着各个考生的字迹,直到来到田酉面前时,突然脚步一顿。</p> 因为田酉的字迹实在是太工整了,每一笔每一划都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这让萧何不禁多看了两眼。</p> 当萧何看到田酉给古文的释义时,抚了抚胡须,轻轻一笑。</p> 而田酉仿佛根本不知道萧何站在自己面前一般,依旧在认真地答题。</p> “什么味道这么臭啊!”就在这时,旁边的隔间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p> 所有监考老师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p> 只见那隔间里,一名穿着绸缎的男子已经捂住了口鼻:“我说隔壁的,能不能沐浴后再来考试啊,简直臭不可闻!”</p> 此话一出,萧何才发现空气中的确有一股浓重的汗臭味,显然是来自眼前的田酉。</p> 不过这年头,除了那些大富人家的少爷小姐,其他普通百姓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汗臭味,萧何也没在意。</p> 但田酉被这样当众嘲讽,可能会影响心态。</p> 想到这,萧何不禁再次朝田酉看去。</p> 本以为田酉听到隔壁的抱怨后会羞愧难当,谁知田酉却跟没听见一般,注意力依旧全在试卷之上。</p> “大人,我请求换位置!”那男子显然是受不了了,起身开口道。</p> “坐下,考场之中不得喧哗!”一名监考官呵斥道。</p> 男子撇了撇嘴,终究还是坐了下来。</p> 他的家境虽然不错,但也想靠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只好撕了两张草纸,卷成团,塞进鼻子里。</p> 萧何无奈地摇摇头,这种小小的苦难就抱怨,就受不了,就算最终考取了功名,恐怕也不会成为一名好官。</p> 正想着,萧何突然瞥到门口有一道身影,顿时心中一惊,就要上前行礼,却被杨洵用眼神制止了。</p> 杨洵穿着四品官服,大步走进了考场,佯装成监考官的模样,在考场中巡视起来。</p> 说实话,他对科举考试还是挺感兴趣的,若不是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他也想亲自参加考试,感受一下这种氛围。</p> 看着一名名考生在草纸上奋笔疾书的模样,杨洵满意地点点头。</p> 就在这时,杨洵注意到了角落隔间里的田酉,顿时愣了愣,这好像是跟狗抢鹅腿那家伙啊!</p> 杨洵当即走了过去,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还真是!</p> 一旁的萧何看着杨洵的眼神,不禁有些疑惑,难不成王爷认识田酉?</p> 杨洵将萧何拉到了一旁,指着田酉小声地问道:“他叫什么名字?”</p> “他叫田酉,王爷,您可是亲口说的,要公平公正啊!”萧何连忙说道。</p> 杨洵一愣,没好气道:“本王就是问问,又没让你徇私舞弊,这场考试必须公平公正!”</p> “是。”萧何连忙拱手,心中松了口气,看来王爷并不是想偏袒这个田酉。</p> 杨洵又巡视了一圈,这才离开。</p> 第一场考试很快结束,期间监考官给考生提供了餐食,倒是也没饿着他们。</p> 第二天便是第二场考试,考试内容是律法、算术和文字。</p> 杨洵也和第一天一样,来走了一圈,也没怎么仔细看考生的答案,毕竟答案大多都是固定的,也没有让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p> 原本按照前世古代的会试,考到这里便差不多该结束了。</p> 不过当初礼部和翰林院制定题目时,杨洵却多加了一题,那就是第三天的考试内容,论文!</p> 论文的题目由当时的国情而定。</p> 其实这一项考试内容和接下来殿试的策论差不多,但杨洵还是想多加上这么一题,给这些考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p> 毕竟有的人在死记硬背上可能不太行,但让他想个办法,提个方略啥的,他却很拿手,杨洵这么做也是为了给这些人一些机会。</p> 而这一次的论文题目则是《论如何增长人口》。</p> 和之前的两天一样,杨洵也是照常来巡视,原本打算转了一圈就走的,可当杨洵来到田酉面前,看到他的论文时,却再也走不动了。</p> 只见论文开头写着四个大字“摊丁入亩”!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515/220404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515/220404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