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准备(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修仙:我与千年后的子孙通话 七零新婚夜,错嫁糙汉老公 重生港岛太子爷,女神们遭老罪喽 别纠缠了,我怕白月光误会 替嫁夫人是个医仙 权宠卦妃:摄政王的心上娇 今生缘:姐妹情深梦也甜 都重生了谁还当打工人啊 我妈不可能那么强 穿越成草:词条改变世界

“浩爷!” “浩爷!”. “浩爷!” 临近晚上十点,鸿运茶馆,两百来号弟兄齐聚于此,看到门口在大熊引领下走进来的杜浩,都是齐刷刷高呼。 在灯光的照耀下,弟兄们一个个面色冷峻,脸上没有丝毫惧意,而是满眼的热血沸腾。 杜浩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大褂,因为来的匆忙,就连胸前扣子都没扣起,露出一块块不算特别鲜明,但格外饱满的肌肉。 见此大山退到一边,让杜浩坐在摆在正中间的椅子上。 杜浩也不含糊大马金刀的落座,旁边有弟兄双手呈上那柄鸿鸣刀。 一手杵着刀,刀尖刺入木板之内,杜浩神色如常环顾一圈,淡淡道, “什么情况了?” “浩爷!巡风们探明,已经有数股势力正在蠢蠢欲动,相互之间有集结的迹象,最快的已经开始往这边开拔了。” 株姐落后大山一个身位,不过随着她一开口,大山自觉露出一个身位。 见此株姐感激的看了眼大山。 众人这才看到竟然是个女子出现在这种场合,众人面面相觑,不过看到自己浩爷什么也没说,大伙还是自觉没开口。 都是出生入死的弟兄,相互之间格外信任。 浩爷这么做必然有原因。 “哪家的?”杜浩继续询问。 闻言,株姐看了看杜浩,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册子,深吸口气。 这才朗声道, “又开杠房的魏小辫、大连码头脚行老大杨聚祥、东浮桥菜市脚行老大翟瞎子、小刘庄摆渡口把头张凤楼、东站脚行老大马金龙,饭店业的年光垚、开旅馆的高步云、戏院的李吟梅、影院的杨季随、开窑子的李万有。” 说到这里,株姐面色隐隐有些发白,缓了口气,这才继续道, “以及专搞腥赌的如李连城、王云波。” 株姐所说的这些的确都是一方人物,但杜浩听着就笑着摇摇头。 “果然呐,打头阵的都是一些小瘪三,看来那三个老狐狸是没这么容易出手了。” 刚刚所说的这些,杜浩一听,全特么是一些小角色。 算起来有些人甚至还不如当初的八爷,八爷好歹还有几百号人。 这些人,弱一点的顶多百来号人,多的五六百弟兄。 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小辫和杨聚祥这二人,光是两人加起来就有一千来号人。 而其他人加起来总计才千人,当然总体来说,光是这群杂鱼就已经有两千好来号人。 不少了! 所以听到杜浩这随口鄙夷的话,株姐眼神轻颤,看向杜浩的目光,更是快化成水似的。 这可是两千来号人,竟然在杜浩嘴里成了小瘪三。 而这名单里的人物,几乎就相当于大半个津门江湖上许多中小型势力头目了。 还有一些小猫小狗完全就没想凑热闹的意思,来了也白来,人家也瞧不上他们不带他们玩。 而巡风,就是老周之前留下来的那五十来号弟兄。 这些弟兄目前彻底从各大码头火车站撤了回来,开始分别盯梢在各大势力要道之上,一旦看到附近人员调整巨大,便会迅速传回消息。 许多消息目前就靠着这五十来号人传递回来的。 “就没有一家大鱼露头?”杜浩侧头询问。 株姐摇摇头,“没有,不过有弟兄传回来消息,佟海山的人最近有调整。 黑市上他的人今夜纷纷撤离不知去向,估计有所意向。” 这个佟海山算是三条大鱼里最小的一条,本身也是个年轻人比杜浩大不了几岁。 不过心狠手辣那是真的,偷盗起家,后来又搞起了各种倒买倒卖的行当。 之后还参加了黑旗队,也就是专门跟着一群人守在东站火车站附近,跟着一群人爬火车,偷窃火车物资。 黑旗队都是一群亡命之徒,而黑旗队本身也有好几股,平日里几乎很少在城内活动,其实都可以排除在津门势力范围内。 不过后面这佟海山有了资本开始盘踞一地,津门黑市里不少都有他的档口。 理应是不缺钱的,没想到他竟然第一个按耐不住。 杜浩稍稍一想就知道对方为何最为急切,无他,多半是想由暗转明了。 黑市躲躲藏藏的已经受够了,这是想拥有自己的地盘呐。 “佟海山有多少人来着?”杜浩慢条斯理,丝毫没在意其余那些杂牌军组成的两千号人已经近在咫尺的急切。 "理应有两千号人,不过想来不会倾巢而出。"株姐迅速回应。 “行!这毛头小子先让他准备,咱们先搞点开胃菜填填肚子。” 杜浩一抬手,目光看向一侧的大山,沉声道。 “东西都拿出来吧!” 闻言大山点点头,转身朝身后一众弟兄使了个眼色,很快二三十名弟兄鱼贯钻入后堂。 过了片刻一箱箱物件被抬了上来,摆在茶馆大厅正中腾出的正中区域。 一共五十箱,饶是过去多年,这些物件在灯光照耀下依旧闪烁着淡淡金属光泽。 这赫然是一箱箱甲胄!!! 甲胄这东西之前杜浩就让大山准备过,不过都是大山低价从以前京营老伙计手里收购的一些劣质老旧棉甲本身防护力就十分有限。 而眼下这批,同样是老旧不堪,但有一点,那是这是真正的八旗骁骑棉甲胄。 看起来只是一些弱不禁风的棉甲,但棉甲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此前用的,几乎就是乾隆之后开始使用的一些棉衣,说是甲胄都有些过分。 为了方便几乎弃用甲胄。 一些用来充当门面的布面甲,其实也只是礼仪,里面根本没有任何铁叶,仅仅少量铜钉作为装饰。 甚至更过分一些的,甚至用棉絮填充的胸铠和护肩,戴着硬纸板做的偷窥。 这种玩意,别说挡更早时期的火器,寻常刀剑看上去更是一砍一个准,就跟穿着寻常衣物没什么区别。 不过眼前这些,特娘的全特么是古董! 全都是杜浩花了大价钱从地主老财手里以及以前的遗老遗少手中采购而来。 由大山这个老权贵子弟出面,没有这层关系还不一定能采购到这五十套古董甲胄。 要知道这些甲胄目前市面上一些洋人在收购。 再加上本身存量也不多,许多在八国联军过来那会就被收剐走了不少。 余下的也被一些败家子给卖咯。 还能找到的真不多,许多都被珍藏你都不知道谁手里有货。 而眼下这批甲胄,老旧是老旧了一些。 但防护力真心不差! 胄体为皮革髤漆,胄顶为葫芦状的铜叶,盔缨为红氂。 这就是一种染红的牦牛尾,胄体附件为舞擎、盔梁、宝盖、盔盘为黄铜制成。 护耳、护项、护项均为棉甲结构,甲钉为白铜钉,表面为绸,内里为棉布还夹杂着一些铁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65/147492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65/147492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