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审稿之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人在秦时,君临天下 在美食天王手下当见习生的日子 全职家人 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 斗罗:从千仞雪陪练开始 春丽和奶奶 不死剑体诀 无敌传奇纵横万界 大明最牛老兵 她们为我打天下

“那不是好事吗?” 有人投稿,这不就说明朱松这想法行得通嘛,但是看朱松这样子,反倒不乐意了? “是好事,可是谁来审呢?” 朱松无力的看了朱明一眼,然后就又恢复了那半死不活的样子。 投稿的人多了,自然需要审稿的人。 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顾博洋虽然会做生意,但是他四书五经都没读透,更别提审这些国子监生的稿子了。” 过了一阵,朱松才坐起来,看着朱明:“至于我的水平,你也知道的。” 朱明点了点头,这个他确实知道。 朱松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就是在大本堂,也是让先生头大的头号问题学生。 让他去审这国子监生的稿子,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所以啊,我正头疼呢。” 朱松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现在他最头疼的就是自己手下实在没人能审这些稿子。 “我也审不了。” 朱明摇了摇头,自己的水平,比起朱松来,也强不到哪里去,这事就不用指望自己了。 “你手底下,有没有人?” 朱松叹的一口气,求救似的看着朱明,自己手底下没人,所以只能看看朱明那边有没有了。 “方孝孺,方先生有没有空?” 说起审稿的人,朱松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大儒方孝孺了。 以他的水平,肯定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而且方孝孺的名声,还可以当自己书店的金字招牌。 天下读书人之首,大儒方孝孺亲自审稿的书,光是这个名号就足够大卖了。 凭朱明和方孝孺的关系,不知道能不能让方孝孺过来帮忙什么的。 “想什么呢?” 朱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毫不犹豫的泼了一盆凉水下去:“方孝孺是朝中重臣,日理万机,哪有空管这个。” 朱松这小子,到底在想什么呢,让方孝孺审稿子,他也想的出来? “我也知道自己想的美了点,这不就是这么一说嘛。” 朱松干咳了一声,无奈的将四肢无力垂下,他也知道让方孝孺审稿这点,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 “不是美了一点,是想的太美了。” 朱明看着朱松,一字一顿的将他的说法纠正了回来。 让方孝孺来自己书店审稿,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美了。 “不过,和方孝孺媲美的人,我倒是有个人选。” 朱明说着,突然想起什么一样,摸了摸下巴。 自己心中,也有个人选。 那个人比起方孝孺,也不差,号称是整个大明读书最多的人。 说起审稿,他更是连《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之作都能修好,审些国子监生的稿子肯定也是手到擒来。 “你说的,该不会是……” 被朱明这么一说,朱松也显然是反应了过来。 朝廷里确实有这么一号人物,比起身为朝中重臣的方孝孺,这个人现在还在翰林院中,倒是不忙。 不过,他可是父皇身边的红人,想要让他帮忙,怕是没那么容易。 “他能愿意来帮忙吗?” 他有些迟疑的看着朱明,想让那个人帮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重要的是,父皇不一定会答应。 “不试试怎么知道。” 朱明耸了耸肩膀,这个人比起方孝孺,终归是要容易实现一点的。 “我去看看好了。” 朱元璋既然能让方孝孺当自己的老师,让那个人帮自己的忙,应该也不是不可能。 “那,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见朱明愿意帮忙,朱松立马走了过去,诚恳的握紧了他的双手,眨巴着眼睛。 “对了,这个,你安排个大版面。” 朱明有些肉麻的将手抽了回来,将之前方孝孺给他的稿子都拿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 朱松刚才的样子,实在让他有些恶心了。 “这些是?” 看着朱明拿出来的稿子,朱松这才恢复了正常,伸手将那些稿子拿了过来。 论字迹,可是比朱明的好了不少,一看就不是朱明写的。 “方孝孺先生给我的稿子。” 朱松恢复正常,朱明也跟着认真了起来,说着还颇有些得意。 虽然请不到方孝孺来审稿,但方孝孺的稿子,自己还是能拿出来的。 “方孝孺的稿子?” 听到这稿子是方孝孺的,朱松明显兴奋了起来,眼神里都有了光。 手里拿着的,哪里是稿子啊,这可都是下个月的畅销书,白花花的银子啊。 光凭方孝孺这三个字,都足够成为他们的金字招牌了。 “我就说,你的字不会有这么好。” 朱松看着上面的内容,也是啧啧称奇。 为了能让别人看的懂,方孝孺在写这些稿子的时候,还特意尽可能的用了相当通俗的话语来解释。 这样也不用担心其他人会有阅读的障碍,理解不了内容。 虽然对朱松的话有些不满,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事实。 自己的字,向来是能看懂就行,和方孝孺肯定是比不了的。 “一字不改,找个大点的版面。” 朱明一脸的认真,看着朱松提醒了起来。 不过以方孝孺的水平,这个时代也找不出能改他的稿子的人了吧。 “这还用你说?” 朱松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这个还用你说? 这方孝孺的稿子,就是自己想改,也改不来啊。 他收起稿子的动作格外小心,像是在收起一件稀碎的宝贝一般。 “我走了,审稿那边,等我消息。” 朱明见状,我不再打扰朱松,转身就走。 这一天天的,可累死我了。 “那就辛苦你了。” 朱松期盼的看着朱明,这审稿的希望,可就全在朱明的身上了。 自己和朱明,在朱元璋那里得话语权是不一样的,这点认知他还是有的。 “你最好别抱太大的期望。” 看着朱松那期待的眼神,朱明还是忍不住打击了他一下。 自己也只能说是去尝试一下,他答不答应,自己可没有把握。 怎么说,人家也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无书不读的神童。 这样的人,有自己傲气也很正常。 解缙这样能修《永乐大典》的人,自己不一定说的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725/201785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725/201785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