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天赋异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八零军婚,俏军嫂发家致富养崽崽 师兄好威猛 开局死在深山老林,难受! 娇妻乖乖入我怀 变身魔法少女,开局被通缉 我家厨房通古今,数钱数到手抽筋 乐队一直不火,直到生了个主唱 韩综:从卧底新世界开始 鸾泣

第649章天赋异禀 半个小时后,东侧二连遭到了日军更为猛烈的进攻,阵地就像是几乎快要破碎的瓦罐,布满裂纹。 一六零营主阵地遭到了日军猛烈的进攻,一个中队的日军通过搭建的桥面,强渡泗塘河。 隆隆的炮声在前沿阵地传出,响彻天地,整个世界仿佛世界末日了一般,前沿阵地的守军不过两个排的兵力,仅仅只是第二轮的进攻,夏远目光所及的地方,已经看不到反抗的人影。 “书生,大用,你们先走!前沿阵地守不住!” 日军的作战能力有目共睹,会利用火炮对自己封锁,和美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美军士兵大都是新兵蛋子,没上过几次战场,志愿军每一个都身经百战,信念无敌,像日军这般,利用炮弹对枪法精准的敌人进行封锁的方式,美军就学不会。 他们唯一会的就是利用绝对的火力压制,火力优势,覆盖志愿军的阵地,然后集团发起冲锋,美国佬人多,死那么几十个都不算是什么大伤亡。 日军人少,兵力精简,所以对火力要求相当足够。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军部总结以后,认为100门打不中的炮,不如1门百发百中的炮。此后日军开始钻研大炮,钻研狙击枪,他们的炮手几乎能够精准打击,他们的狙击手一度让美军头疼,也点醒了美国佬,狙击手在作战中的重要性。 前沿阵地是守不住了,没有人给自己分摊压力和注意力,日军很快就能通过炮封锁自己,就像是在四连阵地那样。 四连的人几乎死完了,自己增援过去,就剩下十几条枪还在支撑,那日本鬼子的观察手眼睛尖的很,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得出来哪个会打枪,哪个不会打枪,便能够让后面的炮手锁定你,让你无处遁形。 日军的炮弹落在前沿阵地上,地面微微颤动,伴随着一声轰鸣,这个兵没有听到夏远的声音,他正把夏远递给他的十颗子弹分出来五颗往弹仓里塞。 前沿阵地是待不住了,夏远也看的出来,经过第一轮的进攻,日军已经反应过来,这突然增大的伤亡,很有可能与前几日进攻四连阵地时造成的伤亡有雷同,只要日本鬼子的指挥官不是什么棒槌,都能够察觉,国军阵地的异常。 向他拎着枪在蹲在战壕里等了一会儿,隐约听得到日本鬼子的叫喊声,他们已经冲到了前沿阵地前方的河滩上,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马上行动了。 夏远眯着眼看着过河的日军,和以往大有不同,以往的日军猛冲猛打,步炮协同,而现在,日军的火炮已经覆盖了前沿阵地,打了几分钟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出于警觉,三谷收起枪,躲在了芦苇荡后,重新装填子弹,利用芦苇荡做掩护,迂回了一圈,寻找到了一片新的芦苇荡,小心翼翼的匍匐到能够看清国军阵地的位置,架起枪瞄准远处的国军阵地。 若不是美国佬参战,估计抗日战争的胜利还需要向后推迟一段时间。 “兄弟,还有子弹没有?” 也有一些人则是通过后天锻炼的。 眼前这个兵了不得,希望他能活着。 一个岌岌可危的阵地,竟然还能够对他的士兵造成巨大的伤亡,这本身就很奇怪,国军有没有重火力,那也只能说明,对方有一个很厉害的兵,神射手,这个兵让日军感到忌惮。 反观志愿军,武器装备不行,那就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每一个兵,两个兵,三个兵,都能做到徒手攀楼,擒拿格斗。 日本鬼子不傻,先用炮弹把国军的阵地前前后后都给犁地式的轰炸了一遍,这样的轰炸相当猛烈,但对夏远来说,差了很多,日军使用的迫击炮口径也就在掷弹筒之上,威力说大也不大,说不大,其实也大。 日军的炮兵也相当厉害,尤其是单兵掷弹筒,单兵掷弹筒的精度并不高,而且造价贵,要说它唯一的好处就是,便于携带,不受地形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展开,形成有规模的打击。 子弹要比炮弹难躲,尤其是这种看不到射击目标的子弹,不知道从哪个方向飞过来的,直瞄着自己的脑门就飞了过来。 还有苏联王牌狙击手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于1942年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间共击毙了225名德意志国防军和其他轴心国的士兵与军官。 倒是地面被日军炮弹翻过的泥水让人很不舒服。 掷弹筒在二战的时候火了一把,是被日军玩火的,然后各国开始模仿生产,但很快就销声匿迹,这就很奇怪,日军大规模装备的兵力,使用了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却被各国装备了一段时间后,就直接销声匿迹的。 即便是救了他们,等他们活了下来,下一场战斗,依旧会这般被拴在阵地上。 前沿阵地上还有反抗的人,夏远看到了几个,靠近了些,发现他们不是不想撤退,而是脚上都绑着链子,链子裹着泥,跑不掉,只有拎着条破枪,跟日本鬼子干。 三谷浑身一震,迅速翻滚,抽出身子后,捂着染血的肩膀,面色带着一丝丝惊骇:“谁,他发现了我,他怎么发现的我,我明明没有看到他。” 日军侵华初期的日本士兵,非常重视基础格斗,拼刺刀的经验,丝毫不输于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老兵,甚至很多志愿军老兵身上的拼刺刀的影子,有很多都是跟着日本鬼子学习的。 有些人,就是天生的狙击手,就如同上甘岭的张狙神,使用一把机瞄的1944式莫辛纳甘,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反观二战时期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个狗中二哈意大利,很多人都没有打仗的心,让他们进行这般严格的训练,没人能够做得到。 其根本原因是,掷弹筒的单兵装备是装备到班级,不同于迫击炮,能够组成一个炮兵群,使用迫击炮的绝大多是都是炮兵。而掷弹筒装备的都是普通士兵,让普通士兵既要掌握格斗,精通射击,又要精通掷弹筒的使用,很难。 实际上自己暴露的也的确有很大的问题,但战场就是这样,人不会越打越多,只会越打越少,活下去的,要么是厉害的老兵油子,要么就是幸运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4731/186926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4731/1869266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