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833章 官道等级,百年后的产物

第1833章 官道等级,百年后的产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扫出盘古斧 绽放的金银花儿 我能无限释放禁咒 随军三年不生?军嫂一胎四宝 从青铜门开始长生不死 龙皇武神 华娱是如何炼成的 华娱从北电96开始 小人物不一样的人生 苟在西游炼法宝

“毕爱卿,现在的道路是分等级的,这事儿你知道吧!” “臣知晓!” 毕自严点了点头:“除了驿道外,还有五个等级,分别是可以通行三辆马车的路、两辆马车的道、一辆马车的深、走大车的诊和走小车的径。 路和道基本就是府城之间的道路,前三者和后两者之间的区别除了宽度外,就是路面平整、所用材料、维护等等的不同。 前两者即便是下雨都还能前进,后三者那就一言难尽了。” “不错!” 崇祯点了点头:“后两者若是下雨,地面积水、泥泞不堪,别说走车,走人都困难,少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都无法同行。 即便是前两者,若是下个三五天的雨也是够呛的。” “陛下,下雨的话,商队也不会赶路,这也影响不了太多,再不济走水路,等到三大运河开通,那就更加的便利了。” “南方水网密集能行船,可北方和西北呢,大明的运输为什么是南船北马?很显然现在的道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抛开这个,朕还有一个不得不大修的理由。” 说到这里,崇祯顿了一下,眼中闪过几丝期待:“记得蒸汽机战船出来后我们和王徵聊的一些构想吧。” “构想?” 毕自严愣了一下,随即似乎想起了什么,瞳孔微缩:“陛下说的可是用蒸汽机带动数辆马车前行?一次性运送三五千石物资?甚至上万石?” 说完后,毕自严眼角直跳,再次道:“这、这可能吗?” 言语中满满的难以置信和希冀的矛盾之色。 单论运输速度和便利性,船远不及马车来的方便。 为什么历代都修运河、疏浚运河,而且还出现了十几万人数的护漕大军?管理运河的衙门更是有数个、品阶能搞到从一品? 抛开牛马缺少外,一是因为船的运输量大,一船的运输量是数辆马车之和。 二是马车等等对道路、地形的要求比较高。 如果有能带动数辆马车前进的蒸汽机,那绝对能将商事发展和出行提升到一个夸张的地步。 以后打仗,后勤再也不是限制大军前进的主要问题了。 想到这里毕自严忍不住问了一句:“陛下,难道王院长那边已经出成果了?” “没有!” 崇祯摇了摇头,淡淡道:“现在没有,那以后呢?我们总得做好准备吧,如果研究出来,因为道路不行,那才叫可惜呢。” “道理是这样子没错,可马车轮子极窄,即便是秦直道的坚固程度可能也无法承载吧,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这个不是问题!” 崇祯摇了摇头,眼中满是自信之色:“知道蒸汽机的密封吧,用蒲公英熬出来的胶状物质。 若是只能从蒲公英里面熬出来,朕也不会想这个载重极大的机器了。 但前几天锦衣卫从马六甲那边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人发现了类似蒲公英熬出来的胶状物做出来的东西,而且比蒲公英做出来的更好。 经过调查才发现是他们在南美洲的原住民那里得到的,那里的原住民利用橡胶树分泌出来的乳液熬出的东西。 这玩意那边大量的盛产,绝对能满足我们所需。” 崇祯的脸上满是惊叹之色。 他以为橡胶这玩意应该是一两百年后的工业革命的时候才出现的产物,但没有想到南美洲的原住民已经用了上千年之久了。 虽然技术不算咋滴,但只要发现了,剩下的就是大量改进的过程了。 收集南美洲原住民的加工技术结合华夏数千年的智慧,加上大量银两投进去,一点点的试探,改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如果没有橡胶,对于蒸汽机拉动数十辆马车的这种火车雏形,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既然已经有了,那就提前做好应对。 见毕自严开始神游了,崇祯继续道:“第一阶段我们不用想着将大明所有县城连接起来,但将各府府城连接起来。 修建宽度不求达到秦直道的宽度,但至少要比现在的"路"的标准要宽一些,至少能容纳六辆马车通行,中间间隔半米。 一辆马车是一米六,六辆就是九米六的宽度,加上间隔就是十二米一,两侧再留出一米半供百姓步行的路,总计十五米宽,不算离谱吧。” 毕自严张了张嘴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算离谱? 那要看和谁比较,和之前的全国所有县城连通的确是不算离谱,但和秦直道相比那就有些离谱了。 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有三百五十里一府的标准,南方发达密集一些,距离小一些,百里也是有可能的,北方相对远一些,四五百里都是有的,但平均在三百到四百里之间。 不算中南半岛,大明一百州府合计一百六十多,粗略算就是五万六千里,这简直是离大谱了。 但皇帝所提的蒸汽机带动的数辆马车前进的这种又让他无比的动心。 抛开货运,军事运输、补给等等也需要考虑。 想了想后,毕自严低声道:“陛下,此事臣到月港参加完海贸开运仪式后立刻回京和六部内阁商议,将各府之间的现有官道距离测算出来。 至于怎么修、什么时间修,等陛下南巡回京之后再行定夺。” “就这么定了,朕现在只是这么一说,具体的还要去南京看了王徵之后再说,放心,朕不是好大喜功之人。” “陛下圣明!” 毕自严心中松了口气,他还真怕皇帝犟起来都听不进去劝的。 皇帝就这点好,听得进去劝。 松了口气后,毕自严又好奇的问道:“陛下,您刚刚说不用花朝廷的银子,让商人出银子,商人们会同意吗? 这可不是修修补补,估摸着至少得自己府内的道路得数万两之多,这不是小数目。 商人们即便是想,但估摸着也是有心无力的。” 崇祯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神秘的一笑,轻声道:“如果只是单纯的掏银子肯定是不行,但如果这里面有利可图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34874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348747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