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967章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第1967章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家公子不对劲 大唐:开局被活埋,与国同休! 穿越召唤之名著三巅 东京:我养了一只魅魔 肆吻诱欢 刚下山,就被师姐骗去同居 重生1992之凭实力说话 绝交之后记得做我男朋友 重生做首富,我选择为国而战! 香归

“其实吧,这个问题分两方面来看,一是民间层面,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当朝之前银子被富商汇聚后的恶行循环。 但当朝是不可能的,因为朝廷规定了,土地不能买卖,且实施的是还地于民,先用后还的政令,在我们还完买地银子前,你家的地是没法买卖的。 大家伙儿选择的是三十年期限,三十年时间朝廷还没有想出办法吗? 只要土地不被兼并,那么百姓就有了立足之地。 富商也是人,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他们离的开哪个?不还都是百姓们来做的吗? 你不去给他们做工可以,他们总得吃穿住行吧,他们不是有银子吗?那就五两银子一石,猪肉一钱银子一斤,给他们盖房子工钱三两银子一天……看看他们肉疼不肉疼。 他们也有田地,也能自己种? 行呀,那就然他们自己种呗,有银子还得自己种田养猪做饭洗衣服啥的,那不是和大家伙儿一样嘛,这心理总平衡了吧! 这个过程中,就是一场拉锯战而已。” 解释之人的一番话,让惊骇的百姓们稍稍放松了一些,但脸上依旧满是担忧之色。 拉锯战,说的好听,但最终谁会胜利不好说,但这个过程中绝对是百姓过得最苦。 而且这需要所有百姓们都齐心协力,只要有一个人"背叛"了他们,那这一切都将是白费的。 富商人种地养猪洗衣做饭?不,可以花银子,平时二两工钱一个月,现在二十两行不行? 有句古话说的好,死道友不死贫道,你们过的好不好的跟我有啥关系,只要我过的好就行了。 事实就是,百姓们大概率是没办法齐心协力的。 很显然,这一点身为当事人的百姓们很清楚,换做是他们之间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拒绝富商开出的条件。 脸色有些羞涩、无奈、愧疚的百姓们将目光再次看向了李秀才,期待着他的回应,因为刚刚他说了两个层次的问题解决。 见众人看向自己,李秀才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继续三大运河的话题。 “诸位是不是觉得,即便是三大运河,也只是运河两侧三百里的百姓得到了实惠,远离运河的百姓更多?” “你们能想到的朝廷自然也会想到,修建了这三条运河后,其他布政司想要再修建运河是不可能的了,北方各省也没有足够的河流水脉来支撑。 但我们还有官道,朝廷已经有了修建官道的想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各州府之间的官道,第二阶段是各县与府之间的官道,最后则是各镇村之间的道路,这个时间或许很长,但肯定会进行的。 重要的是,府城与府城之间、县城与县城、县城与府城之间的官道都是可以通行三辆马车的路,村镇与县城之间的官道都是可以通行两辆马车的道。 且全部都是采用夯土与碎石的分层夯实、部分路段铺石板,且两侧都有官沟的标准。” 呼…… 百姓们呼吸急促了起来。 运河的确是方面,运输量、成本、速度等等都远比陆路要高的多,但问题是运河就那么多,整个大明的交通运输八成都还是陆路。 按照高等级官道的施工标准,夯土与碎石的双层夯实且带官沟的每里路是五百两到一千两之间。 大明的官道到底有多长暂时不得而知,但已经确定的带有驿站的驿路是八万里,这最低都需要四千万两白银。 如果全部道路都要采用这个标准,那至少还要翻上十倍,这不都是大家伙儿赚银子的机会吗? 赚到银子,不就能流通了,通货紧缩不就解决了吗? “呵呵呵……我还以为你能想出什么解决办法呢?就这?” 刘老三也是哈哈大笑,言语中的不屑之意满满:“第一,知道修路需要多少银子吗?一亿两亿两不嫌少,三亿五亿两不嫌多。 百姓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确能赚到银子,可问题是朝廷有这么多的银子吗? 田赋一年撑死了三千万到四千万两,商税不好说,就算是海贸开起来了,一年算两千万两吧,合计六千万两银子。 各个研究院要不要银子?军需要不要银子?军饷要不要银子?赈灾等等要不要银子?这些合起来至少要除去七成,剩下的三成也就是一千八百万两。 看似很多,对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就算是直接和间接、诱发的经济翻上五倍,大名百姓每人五钱,能干啥?到最后还不是被商人们吸走了? 最重要的是,百姓们手中没有银子,银子流通少了,税基就少了,朝廷收取的商税就少了,没有商税怎么修路……如此就是恶行循环。 修官道只能缓解一时,却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我艹…… 百姓们懵了,刚刚微微放松的神色再次严肃了起来,眼中的担忧之色更重了几分。 感情他们辛辛苦苦,风里来雨里去的在泥水里苦哈哈的,最后都竟然都是给富商们打工? 这谁能受的了? 想到这里,百姓们就愤怒了。 “哈哈哈……就这?说你笨吧,你又能看出这些问题所在,说你聪明吧,但也只是看到了表面问题,聪明是有一点,但不多!” 解释的人也是哈哈大笑,这次是直接嘲讽,惹得刘老三大怒。 两人相互嘲讽虽然透露出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百姓可就不干了,有人朝着解释的人大声道:“李秀才,别理刘老三这个神经病,您若是气不过,等您说完了解决方法后,我去打断他的两条路给您出出气。” “就是,您别搭理他,这种欠揍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 “公子,您就别卖关子了,我们这火急火燎的,吃不好睡不好。” “是呀,您就赶紧说吧。” …… “行!” 李秀才很是干脆利落的应了一声,而后看向刘老三:“老小子,公子今天就让你明白朝廷与个人之间的眼光差距有多大。”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48903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48903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