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章 身份规则,终生绑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邪王盛宠:农女强势杀回京城 无限流:娇气哭包被鬼怪们追着宠 大明嫡子 闪婚不孕老公,两年后我揣崽火遍全网 废土重生,捡个兵王大佬 你这修仙界风气不正啊 巫师:我的后院通伦敦 天戮之下 吞天圣帝
姓名:张三
性别:男
民族:汉
出生年月:公元一六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住址:江苏省苏州府青浦县周庄集镇聚宝坊三十二号
身份证号:苏-0105162103245119
六行内容展示在众人面前,前五条内容在黄册和户贴上都有记载,关键是最后的身份证号。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是看出了这个中间16210324这八位数就是出身年月,但前四位和后四位他们有些搞不清楚代表的意思。
“前面五项内容朕就不多说,关键是这第六项的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由布政司简称加十六位数字组合而成。
这个苏就是江苏的简称,前两位的01则是州府的编号,将布政司的府从府城开始编号,有几个府就编到几号,01就是布政司所在地开始,
第三四位的05则是县城的编号,州府下属的县的数量编号,依旧是以府治所在地为开头。
第六到十二位的八位数是出生年月日,后四位则是流水号,也就是上报到州府制作排队的编号。
一个府一天总不能出生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吧,所以最后四位流水号绝对是够用了。
朕这么解释,诸位能听明白吗?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崇祯说完这些后,便端起茶水轻轻的喝了一口。
本来还想将身份证号倒数第二到第四分男女,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的原理,但想想还是算了,太特么复杂的东西在现在不一定适用。
听着皇帝的解释,众人点了点头,都解释到这个程度他们再不懂就不用坐在这里了。
但听懂了不代表就没有疑问。
“陛下,按照这个编号,是不是同一个州府内身份证号就相差一位或者说不同布政司之间就有人的十六位编号是一样的?”
“是这么个道理!”
崇祯点了点头:“其实朕也想过将布政司也编号,但无论怎么吧编号都免不了有人的十六位编号是一样或者错一位的,所以不如开头用简称!”
“陛下,您刚刚说是上州府制作排队的序号,是不是说身份证只有州府制作,县城不能做?”
“对,暂时定为州府制作,也想过是府城做,州府和府城之间等事后再定!”
“陛下,第五项最后也有编号,但现在黄册上的住址,城内只是精确坊和里,而城外则是精确到村,并没有编号,是不是说我们还要先将编号定下来?
如果定了编号,那如果有人要搬家是不是意味着他的身份证要重新制作?”
“编号是肯定要定下来的,这有利于核查、提高效率等,而搬家这种概率不算大。”
“陛下,身份证如果丢失了或者因为失火、大水等等问题损坏了怎么办?”
“身份证第一次办理由朝廷出银子办理,人手一张,且每人拥有一次免费补办的机会,补办过后再次丢失就要自己花银子办理了,成本价格就行。”
崇祯回答完后,思索了几息:“朕的初步想法是身份证采用宽十六点八厘米、长二十二厘米,如果按照这个尺寸和刚刚估算的价格,一张身份证所用纸张价格是二十五文,
再算上油墨、印刷、备案等等,成品一张三十文左右,不算高。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尺寸,等会儿朕会给诸位解答。
另外,身份证一旦丢失,必须立刻到所在县城县衙登记挂失,同时申请一张新的身份证,新的身份证和丢失的哪一张身份证除了签发日期不同外,其余一模一样。”
“陛下,身份证的目的或者说使用的范围有哪些?应该不止是精准统计人口这么简单吧!”
“问的好!”
崇祯点了点头:“身份证是唯一的纸质证明个人身份的文书,没有身份证那就是黑户无法享受任何朝廷给予的免费待遇,诸如上学、分配耕地、赈灾领取粮食等等,
除此外,诸如从皇家银行贷款、办理各种如路引和店历等各种文书、务工等等,可以说以后没有身份证,整个大明都将寸步难行。
朕以务工举个例子吧,所有人去工坊、商队干活,工坊等都必须登记工人的身份证号,一是方便我们掌握百姓们从业的真实情况,
其次则是能看到百姓们的收入和推测工坊的真实产出,防止偷税漏税等等;有真实的身份证号存在,工坊的主人想造假都不可能,因为那是一整套的信息。
名字可以编、出生日期可以编,但身份证号怎么编?
再说说贷款的事儿,同村有没有同名的?有没有中途改名字和虚报信息的?这种事情你们很清楚县一级都能操作且不是什么难事儿。
担保人死了、名字改了,基本算是死无对证,但是身份证号没法改,那是自办理开始就是唯一的存在。
朕举这么两个例子,你们能明白了吗?”
众人先是思索了几息,而后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能走到他们这个地步,那都是从基层历练上来的,下面方方面面的各种问题他们简直不要太清楚。
户籍、税收、科举、商业活动、宗教、司法、婚姻等等都需要用到户贴来证明身份,但是这玩意太好仿制且修改信息了,在他们的任上多少都碰上几回。
唐代敦煌文书《开元户部格》记录,沙州农户李阿吴因黄册登记错误,被强征双倍赋税,申诉无门而家破。
武周时期,大量农户逃亡,官府为凑足税赋,强抓相貌相似者顶替,引发民变,而且户籍更新缓慢(如明代黄册十年一造),胥吏常借此勒索或转嫁税负。
洪武年间,各地官员因户籍册需加盖骑缝印,预盖空白文书以备修改,朱元璋却以欺君罪名处死数百人,其中多含冤者。
如果有身份证存在,加上一系列的严刑酷法在,这些冤案错案假案等等会极大的降低。
户籍信息在府一级衙门,大明加上中南半岛近两千县看不过来,但两百个府总能看过来吧,再狠一些直接放到布政司一级那就更好办了。
但这些与另一项作用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52326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52326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