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2291章 祸不单行,微服私访

第2291章 祸不单行,微服私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问鼎仙途 穿越年代有空间,女配摆烂成团宠 域之神 [家教+史莱姆]纲吉的史莱姆亲友团 绑定续命系统,女配整顿狗血剧情 一念苍穹斩 大国医尊 重生:官途狂飙 火影:从鸣人穿越开始 林辰苏夕然

战马东驰,沿途荒凉的场景在逐渐好转,但依旧是无比的荒凉。 四月中旬的北京城本就是杨花飘絮满皇都,绝大部分的树都已经绿了,柳树更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象了,可此时场景却是大不相同。 刚刚冒芽的草尖有气无力的趴在地皮上,刚舒展开来的树叶蜷缩、发黄,在燥热的春风中有气无力的晃动着。 大地皲裂,张开了一道道干渴、扭曲的裂缝,裂缝宽处足以放下脚,高空看去仿佛一张张饥渴的嘴巴,述说着对雨水的绝望祈求。 远处的往日奔腾的河流此刻只剩下最中间的地方还有几米宽的水面在苟延残喘着,说不定什么时间就彻底的断流了,而两侧河床早已经晒得发硬。 大量的百姓在河床行走了,将一桶桶浑浊的河水送到两三里外的地头上,小心的将一瓢瓢的水精准的倒在地里。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四月中旬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结果天气还这么干燥。” “春雨贵如油,可现在是油有价春雨无价呀!” 一身便服的崇祯抓着一块泥土无意识的揉捏着,块状的泥土在揉捏中慢慢的变成了如米粒大小的颗粒从指缝间滑落。 知道崇祯十年开始,大旱开全面升级和急剧恶化,大有席卷全国的趋势,但没有想到九年竟然会如此的厉害。 “陛下,截止到三天前,从各地汇总的情况来看,大旱范围在华北、西北、中原乃至江淮的广大区域,总计受灾人口四千万以上,比去年多出一千三百万人。 以陕西和山西最为严重,大河断流,小溪尽竭,河南和山东次之,南直隶北部和湖广北部旱灾也严重,其余地区都还算好。 汉江水位比往年下降三成,黄河和淮河部分支流水位极低、甚至干涸。 虽然大旱,但各地耕三余一策略下,各地也能保证有一些收成。” “有没有蝗灾出现?” “暂时没有接到禀报!” 户部尚书毕自严轻轻的摇了摇头:“蝗灾这一点各地非常的重视,尤其是有能力实施耕三余一策略的地方,田地之中都翻了不止一遍,每天都有人抽查、巡视, 有一点苗头,全县百姓齐上阵,也要将蝗灾扼制在胎腹之中。” “蝗灾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听着没有蝗灾出现,崇祯也算是松了口气,干旱不可怕,蝗灾才是最可怕的。 干旱,还能用耕三余一的策略,集中力量干大事儿,至少能有保证一些收成,可若是出现蝗灾,那就彻底的完蛋了,耕三余一都会颗粒无收。 “扶桑、中南半岛预估的粮食供给怎么样?” “陛下,扶桑与我们是完全相反的,我们是大面积干旱,而扶桑则是持续的低温、多雨和缺乏日照,农作物无法成熟,今年的粮食至少要减产三成以上。 预计那边今年能提供一千两百万石……折算九十万吨。 中南半岛也有些影响,主要是短期的干旱和洪涝,问题也不算很大,也会有减产。 按照孙阁老的估算,中南半岛今年差不多能提供四千万石到五千万石之间,比预计的少了一千五百万石,总计三百七十五万吨。” “中南和扶桑差不多是四百六十五万吨,折算九十三亿斤,年初我们确定下来的灾区每人是两百斤粮食……咦……” 崇祯算着算着突然轻咦了一声:“也就是说两地粮食刚好能覆盖灾区所需? 不对……还要除去路上一两成的消耗和损耗,如此算下来灾区耕三余一的收成加上两地提供才能满足所需。 这……朕还以为能有点余粮,多给百姓一些呢,结果还得从各地社仓搭一些进去。” 崇祯哑然失笑:“罢了,能有提供就算是不错了,是朕贪心了些!” “陛下宅心仁厚,是天下百姓之福!。” 毕自严由衷的称赞着:“大灾面积如此广、如此重、受灾人口如此多,朝廷还能保证每人每天半斤粮食,这种救灾力度在华夏王朝都是历史之最。” “都是大明的子民,朕既然是皇帝,自然是要为百姓负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不全力救灾,现在看到的就不是上下一心,而是民变四起,硝烟弥漫了。” 崇祯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抬脚就朝着前方"抢水"的百姓们走去:“走,还和前几天一样,咱们去找老农们问问情况。” 耗费近一炷香的时间,崇祯带着十余人到了最近的一处地头,恰好老农已经浇完了桶中的水,准备再去河中挑水。 崇祯朝着老农拱了拱手:“老人家,叨扰片刻!” “几位……东家!” 老农愣了一下,也是快速的朝着崇祯等人拱手。 天子脚下,最重要的是眼力劲,甭管这一行人是什么人,衣料也不算华贵,但穿着干净整洁,神色淡然,非富即贵。 “几位东家可是要问路?” “老人家一起吃一些?” 崇祯没有直接回应,而是从方军提着的篮子中取出两个馒头递了过去。 “这……这怎么好意思!” 见是白面白头,老农咽了口口水,虽然说着不好意思,但还是伸手接过了馒头,然后放在鼻前用力的闻着,满满的陶醉之色。 几息之后,老农将馒头放在了地头的筐中,又用布盖好,做完这一切后才看向众人:“几位东家见笑了。” “无妨!” 崇祯笑了笑:“老人家,我们是从南面来的,听说北方大旱,来了解一下实际情况,然后从南面运粮过来卖,看看能不能赚点辛苦银子!” “东家,您这想法若是放在往年倒是可行,但放在今朝怕是行不通了!” 老人细细的打量了一眼崇祯,而后低声道:“您别看大旱严重,范围很广,但朝廷早就做好的应对,每人每月领取十五斤粮食,虽然说吃不饱吧,但也勉强能果腹。” “不对吧……” 崇祯指了指竹筐:“每人每月领取粮食十五斤,算下来每天都是半斤粮食,那这白面馒头也不算什么吧,您刚刚的表现……难道是没有领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52979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52979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