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3章 坐等朝廷打脸,反被朝廷打脸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快穿:工具人不走剧情了 商业帝国:黑科技有亿点多 迟来的关心比草贱,我成魔帝你们哭什么! 重生换亲,我在七零爆改懒汉丈夫 日常番里的迪迦 鱼妖追红尘 咬唇,狂撩他 浪子燕青的文艺时代 王朝之龙在大腾 精灵之火神传奇
“凭什么陕西、甘肃、河南、云南、四川的百姓占了八成的名额?其余地方只占了两成?”
“还有这个……兄弟三人以上者优先。”
“不公平,严重的不公平!”
“我们要求一视同仁,都是大明百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那边是种小麦、大麦、粟、黍,规定的这几个地方才会吃这些东西,饮食才是迁移最为重要的,你一个南方吃米饭的吃的惯这些吗?”
“一边玩去,知道他们为什么只种小麦、大麦、粟、黍吗?因为他们不会种水稻,我们去了,水稻技术就能带过去,我们不能吃米吗?”
“就是,我们吃大米的就不能吃面食?就不能吃小米?小米养胃,我就喜欢,怎么了?”
“新疆那么大的面积,单单是伊犁河谷就几万平方公里,区区三十万怎么够?三百万还差不多!”
……
“其实吧,也没有那么好,开垦荒地成为熟地是一个过程,虽然有大量的牲口粪便来沤肥加速,牧民不可能白给我们吧,给我们了他们烧什么?买煤炭不需要银子吗?
所以,我们得花银子买吧,而且他们不一定卖,他们逐水而居,粪便可以捡、晒,可煤炭没法随时补充吧!
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开垦荒地需要大量的时间。”
“就是,现在看那边物价便宜,但人多了,消耗多了,牛羊等等就会从供大于求变成了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看环境挺好,但开垦了几百上千万亩耕地后,环境是不是就变差了?”
“而且你们有没有想过,从嘉峪关到乌鲁木齐中间得经过两千来里的茫茫戈壁滩,
虽然肯定更有大军护送,野兽和敌人袭击可能性不大,但万一遇见沙尘暴呢?
我们就会变成戈壁滩中的一具干尸,这个后果你们能接受吗?”
“对呀,你们可别忘了,我们干掉了他们大部分成年男子,万一在被他们给干掉怎么办?就算事后朝廷将他们诛九族,给我们家里赔偿,那人死不能复生呀!”
“南疆干燥、缺水,北疆寒冷,大雪能有半米一米深,伊犁河谷好一点,但进出就那么几条路,这种日子……啧啧,无法想象!”
“你们爱谁去谁去,反正我不去,狗都不去!”
……
抗议之后,很多百姓们再次开始了议论。
话里话外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
坐等着朝廷打脸的,结果被朝廷打了脸。
一座金山银山摆在面前,结果只能看不能摸,更不能挖,其他人不仅可以摸还能挖,还能深入,你说气不气人。
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百姓们在短暂的议论之后,就冲向了县衙。
百姓们只是穷,又不是傻,合不合算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虽然"耕三余一"的策略执行的非常好,在大旱之下还能丰收,朝廷还在大力赈灾,这相对其他朝代已经是非常的不错了。
但你知道大灾什么时间结束?
你知道大灾会不会继续扩大范围?
你知道大旱的程度不会日益严重?
你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粮食可供赈灾的?
会不会出现蝗灾、地震等其他的灾难?
上面的五个问题无论是哪一个出现了问题,那么大概率就会是饿殍遍野,遍地哀嚎。
更何况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大涝之后必有大疫,也就是说现如今的大旱即便能平稳的渡过去,那么还有水灾、瘟疫两重灾难在等着他们。
水灾能往高处躲一躲,可房子大概率会冲毁掉,建房要不要银子?朝廷即便是会有一些补偿,但也不可能全部承担,自己依旧要承担大部分。
这就是雪上加霜。
水火无情,还能有逃避的空间,可瘟疫呢?
这玩意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是皇亲国戚、天子贵胄、贫穷百姓就不感染你。
一旦感染死亡风险低则两成,高则五六成。
会不会从大明境内传到新疆不好说,但地广人稀之下,感染的几率小很多。
抛开水灾、瘟疫这些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外,最现实的就是大旱,新疆那边目前没有受到影响。
朝廷想要百姓开荒,那总得先提供粮食,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吧,如此算下来至少在未来的一年内,他们都不会饿着肚子的。
如此就行了。
这就是百姓们自己的一套逻辑。
明诏上规定的布政司的各个衙门都挤满了百姓,从社学抽调的学生、讲师们以及衙门的六房胥吏们将笔杆子抡的快冒烟了。
从百姓聚集到登记结束,仅仅只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更远处还有大量百姓汇聚而来。
看着一条条从县衙门口延伸到了更远处的长龙,官员们即是开心又是担心。
开心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虽然朝廷没有定标准,但这就是政绩,担心的是聚集的百姓太多了,可名额已经没有了。
“名额已经够了,都不用再排队了!”
“朝廷根据各个县的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等等给予一定的名额,少则五百,多则两三千,我们县的名额是八百人。”
“目前已经登记了一千五百人,初步的名单我们马上会张贴在衙门外和菜市口的告示栏中,排在前面也不一定就一定会路上,后面的也不一定录不上,具体名单三天后公布。
整个过程都在锦衣卫的监督之下,绝对没有弄虚作假的可能。”
“如果前八百人都符合迁移标准,那么从八百零一之后的都将自动落榜!”
“诸位父老乡亲可以来监督,也欢迎大家伙儿来举报!”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第一次迁移中南半岛你们没赶上,第二次迁移乌斯藏你们也没有赶上,这一次迁移到新疆你们依旧没有赶上,诸位就要想想为什么了。”
“最后,本官多说一句,不要闹事儿,后果很严重!”
“行了,都散了吧!”
官员说完后便进了县衙,而胥吏们则是在锦衣卫的监督下将笔墨未干的纸张贴在了告示栏上,然后又迅速的抄录着,准备留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53020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53020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