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0章 壮大悖论,朝廷兜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你瞅啥?都末日了,快囤物资啊! 荒野之人类最强天团 这个外挂过于中二 开局归化被开除,溜到欧洲当球王 修仙:科学系种田 都市风流医仙 这仙,不能修了 漫威里的假面骑士编年史 穿成兽世魅魔体质雌性后被揽腰宠 斗罗:在武魂殿我谈个恋爱怎么了
一是足够强的实力,敌人来了直接干掉他们;
二是能有一块能守的住的地方,只要封锁了周边,敌人就进不来,自然也能安稳的从事农耕。
伊犁河谷是个好地方,三面环山,面积足够大,土地肥沃,但西面却是个喇叭状,正对着他们的敌人大玉兹部落。
春冬的确是只有霍尔果斯河谷这么一条路,但夏秋时节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夏特古道线。
特克斯出发,向西进入夏特河谷,向南翻越险峻的冰岭,进入天山南麓的纳伦河谷。然后沿纳伦河谷西行,进入大玉兹部落活动的楚河流域。
若是他们的铸城技术如大明一样,在这两处铸上关隘,那大玉兹也进不来,他们就能在里面开垦耕地,休养生息。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只能继续逐水而居。
而前者的强大实力驱逐敌人那得需要足够的粮草等喂养,这恰恰与农耕形成了悖论。
准格尔部的巴图尔自然知道这一点,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非得进攻叶尔羌汗国,因为叶尔羌汗国是半农耕半游牧,粮食产出完全够百万人所需。
且叶尔羌是在撒哈拉玛干大沙漠周边,外面又是昆仑山、天山山脉隔绝了外敌,想要进攻阿克苏、喀什、莎车等地,就必须的从焉耆打过铁门关。
集合兵力锁住铁门关,敌人只要没有大明的那种爆炸火器,那就打不过去,自然就能安心搞发展。
若非茫茫的戈壁滩断绝了嘉峪关与吐鲁番,大明早就出兵将吐鲁番、叶尔羌给干掉了,还让叶尔羌汗国发展这么多年?
虎贲卫指挥使魏阳低声道:“大将军,末将倒是有个想法!”
“说说看!”
“能不能种植冬小麦?这样就能轮种了,不说能彻底解决所需,至少不会让我们太过于窘迫!”
“不行!”
不待洪承畴出声,朱童蒙就接过了话题:“也不是不行,只是需要权衡一下利弊。”
魏阳依旧是有些懵,不解的道:“这话怎么说的?不合适种?”
“魏指挥使,你这段时间负责隘口和周边巡逻,对伊犁河谷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伊犁河谷不是不能种冬小麦,反倒是极为合适。
冬小麦的生长周期需要经历秋播、冬眠、春长、夏收的过程,伊犁河谷的条件完美匹配了这一需求。
可是这边得九月中下旬炎热消退,气温凉爽,雨水稍多时才能种植,如此麦苗在越冬前长出健壮的分蘖,形成丰产的基础。
问题是冬天这里太冷了,万一积雪太大,冬小麦能不能安全越冬也是个大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到次年的七月之后才能收获,比大明内地晚了整整近两个月的时间。
若是种植了冬小麦,那明年四五月份就不能种植大麦谷物等等了。
所以,这里不是没有人种冬小麦,但考虑到种植周期长以及冬天不可控的大雪,安全性远不如春种秋收的大麦黍谷等,只会少量耕种供贵族们食用。
等以后耕地多了,倒是用轮种的方式来个两年三熟或者套种的方式增加产量,前两年就不要想了。”这回不止魏阳恍然大悟,其余众将也是如此。
果然是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
其实吧,粮食这事儿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一是从大明境内不断的运输粮食,大明虽然大旱,但抽调百万石粮食还算轻松。
大明境内的大旱和同化、掌控新疆两者之间肯定是后者最为重要,开疆拓土难,守土同化更难,朝廷肯定会选择后者。
但问题是从嘉峪关到伊宁四千余里,中间还隔着近两千里的茫茫戈壁滩,每年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可容大队人马通行。
即便是全年能通行,从嘉峪关运输的粮食等抵达伊宁时也要耗费七成左右,最终就不是百万石的事儿了,可能是两百三百万石头以上的需求。
“大将军,能不能上疏朝廷,分批迁移,一次迁移个五万、十万人,分三年,即便是十万人,配上牛羊肉等,一年也不过二十万石粮食,这就没什么压力了。”
“不可!”
洪承畴摇了摇头:“这牵扯到同化的事儿,十万对两百万牧民……算下来就是一对二十,到底是内地同化当地还是当地同化内地?
每年一次的迁移,大军就得一直待在这边等百姓们的生活步入正轨,算下来得四年时间,
虽然现在没有大战了,但十万大军在外四年,隔着数千里,你让朝廷怎么想?”
“大将军说的是!”
朱童蒙也接过话茬:“百姓们为什么同意迁移,一是这边耕地免费送,有安家费等等;
二是现在大旱,朝廷虽然赈灾,那也只是勉强有口吃的饿不死,这边没有影响,这是百姓们愿意迁移的最大动力之一。
等的时间长了若是刚好大旱过了,百姓们的意愿就降低了,这会影响到朝廷的政令。”
“俗话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大涝之后必有大疫,即便是大旱过了还有两场大灾等着,而这里隔着两千里的戈壁滩和三侧高山,只要封锁住通道,瘟疫就传不过来。”
“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无论是迁移中南半岛,还是迁移到这边,百姓们愿意主动迁移无非是看到了有利可图,若是这种利没有了,那他们背井离乡的意愿就低太多了。”
……
众将纷纷讨论着,最终的结果是怎么看粮食都只能由西征大军这边自己解决。
思索了好一会儿后,洪承畴再次出声了:“诸位,嘉峪关那边有粮,但运过来太费事儿,
叶尔羌那边也不大可能提供多少,那边今年凡是能耕种的地方,除了种植所需的粮食外,其余全部都种上了棉花,
关内虽然大旱严重,但冬天也是更加的寒冷了,那可不是我们这几十万人,而是几百几千万百姓需要。
且去年我们驻扎休整,已经掏空了他们大部分的存粮,现在抽调肯定是有的,但总得给他们留一些应对意外情况吧。
所以,粮食的事儿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说到这里,洪承畴看向眉头紧皱的众人:“诸位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兜底!”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27/353150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27/353150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