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 第399章 寒冷的哈尔滨

第399章 寒冷的哈尔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路在江湖 [三国]女帝我来当 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 高武:我有无限F级天赋 我的修仙旁白太过正经 大佬请签收 死后成了竹马的猫 亮剑:我只打硬仗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滴~~~ 一声悠扬的汽笛声在破旧的火车站里响起。 老式的火车头喷吐着黑烟和蒸汽。 鹅毛大雪不断落下,陈时平身上的军大衣都落满了雪。 他拍拍身上的雪,站到月台上,有些心累地看着挤满站台的群演。 人数太多了,有一部分群演都不太专业,弄出来的动静乱糟糟的。 陈时平看着他们这个样子脑子都疼,就这怎么能演出来精气神! “制片呢!制片给我过来!” 陈时平生气地大喊,立马跑过来几个制片人。 执行、生产、外联制片全都跑过来了。 “这些人怎么回事!”陈时平生气的指着那群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群演。 演伪军呢! 奶奶的! 陈时平看着都来气! 一个个衣服不好好穿,队不好好排! 执行看一眼生产制片示意他解释解释。 生产制片心里也骂娘,这些人是被临时拉过来的,都是半大的小子,哪里懂什么演戏啊。 主要还是需要的人太多,陈时平要求还高,这种角色拍起来难度也大。 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所以才从体校拉来的一群学生。 一個个都野惯了,出来拍戏都当玩了。 生产制片解释一遍后非常无奈地说道:“我去把他们换了吧,回头让他们演棒子军。” 陈时平也是被气笑了,不过演棒子军的确合适。 “今天不拍了,现在给我换掉。” 陈时平懒得去说那么多,直接让他们换人。 几个制片对视一眼都非常无奈,哪有那么多优秀的群演啊。 除非找当兵的过来。 关键是现在部队基本上不会配合地方进行拍摄电影了。 真要去找人家配合,那还得陈时平自己出面去协商才可以。 不然啊,这事难。 陈时平也知道这个情况,原本想过提出这个申请的。 只不过那样闹得太大,现在中美合作挺多的。 要是再找部队拍摄,难免会被有心人过度解读。 如果只是电影的话,那就没那么敏感。 陈时平也是无奈啊,谁不想像大决战一样呢。 当年拍摄大决战都轮不到他,大决战也是为了政治服务的。 当年拍摄这个电影就是为了舆论士气,厂才会得到那么大的支持。 现在想得到这样的支持很难了,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刻。 不能表现出敌视的情绪,不然怎么从人家那里骗投资。 紧急发展起来才是关键。 陈时平能拍摄抗美援朝已经不容易了。 小公司小制作拍摄倒还好,不会有什么风险和问题。 中影毕竟不太一样嘛。 从片场回来的陈时平脱掉身上的军大衣,看向冯晓宁说道:“你这是什么情况?群演找的不太合适。” “难找,长春厂本来群演挺多的,不过这几年不是往其他方向发展了嘛,制片量下降,好多人都不做了。”冯晓宁无奈解释道。 陈时平嗯了一声,坐在那思考许久后说道:“找退伍的吧,前段时间不是刚退了,过几个月也要退不少,应该好找。” 冯晓宁皱着眉说道:“那时间可就长了,这次最少需要两千名以上,一两天可找不到。” “那就等。”陈时平拍桌子说道。 本来以为群演能顶事,但是看到今天这个情况,陈时平是没办法接受。 一点精气神都没有,怎么能演出来1V16的气势! 1V16其实也不对,准确的说是19,不过很多都是打酱油的,都不配当对手。 陈时平这次也想拍出经典,所以不想这么糊弄过去。 反正都等这么久了,那就再等等! 陈时平和冯晓宁说完,又和制片那边交代一下。 然后就和冯晓宁一起讨论分镜头了。 这次要拍出惨烈拍出大场面,拍出血性和决心! 所有人都觉得我们不可能胜利,还不是胜利了! 这种电影不能糊弄的。 陈时平拿着铅笔在纸上画来画去,对于每一个分镜都是斟酌再三。 现在重新找演员,正好有时间把分镜头给完善一下。 “水门桥这段戏画面要暗,在构图上要简约一点,镜头要稳,坚不可摧的感觉一点要出来。” “建筑要够大,我方人少,但是一次次冲击,要对比出那种视死如归的决心和保家卫国的信念。”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这一场不能刻画的太过,对面的战损一定远大于我们,不然也不会一次次修桥了。” 陈时平和冯晓宁一点点的讨论,从第一次战役到战争的第二阶段的上甘岭,每一场主要战役都会涉及到。 一共三部,一次性拍完所有关键的战争节点。 陈时平想过以一个小队为主线来拍摄,就像是后来的长津湖。 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从战争的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很多部队番号都没了。 就像是上甘岭,最开始的时候,一个连一个连的往里填啊。 这是一场接力赛,一场用生命接力的战争。 三部三个主角团。 第一部拍第一、二次战役,第二部拍摄第三、四战役,第三部拍摄第五次和第二阶段胜利前的惨烈战役。 每一部都会减少刻画单个角色的镜头,每个人物都会有出彩的地方,也不会去拍摄什么角色成长。 又不是为了捧人来的。 这场战役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在血与火中锻炼出来的。 这样做的话观众视角稍微分散一些。 但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战役本身,而不是某一个角色的魅力。 电影不好拍,不过慢工出细活,现在把准备工作做好,回头能拍的更好看。 一直忙到十二点多,陈时平和冯晓宁才停下来。 “叫点东西吃吧。”冯晓宁揉揉肚子说道:“疙瘩汤怎么样?” “行,西红柿的吧。”陈时平也有点饿了。 打电话给前台之后,没多一会就送来疙瘩汤了。 分量很大,一份就够陈时平和冯晓宁吃了。 酒店还多送了一份烧烤,看起来味道也不错。 陈时平笑着说道:“还是东北的酒店接地气,这要是在京城,只能上一小盅。” “接地气?”冯晓宁愣了一下觉得这个词很贴切。 贴近生活嘛。 很多酒店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疙瘩汤这种东西都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菜单了。 烧烤基本都不太可能。 两个人一边吃着烧烤一边喝着疙瘩汤。 冯晓宁看了一眼心情不错的陈时平,忽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之前我在这筹备的时候,看到好多下冈工人,也是可怜的,这次的群演其实不少都是这些人。” 陈时平动作一顿,眉头紧皱地说道:“你想说什么?” “这些人别换了呗,反正还需要棒子军呢,实在不行打打杂也行,给口饭吃,长春这边还好,你要是去哈尔滨,唉.” 陈时平看着碗里的疙瘩汤也叹了一口气,说道:“明白了,我明天飞一趟哈尔滨。” 冯晓宁立马抹了一下嘴,惊讶地说道:“你去哈尔滨干嘛?” “我去谈生意不行啊。”陈时平咬了一口油滋滋的烤油边说道:“吃你的东西吧,烧烤也堵不上你的嘴。” 冯晓宁却好奇了,忍不住问道:“你去谈什么生意?” “谈一个文旅项目,能拉动经济吧,增加一点就业岗位。” “那你去年怎么不做?” “时机不成熟,能不能成都不一定,要是没做成,我就得浪费一个IP和一大笔钱。 当地就浪费一次机会,可能好几年都不会再有机会搞文旅项目。” 陈时平认真解释道:“文旅项目靠的是项目和口碑,不是那么好搞的,今年伱弄得不行,明年就更不会有人来了。 现在的东北的经济整体下滑,只能靠南方游客,但是有钱旅游的人就那么点。 你弄不好,明年花钱再弄也不会有人来了,你不好好弄,浪费的是人家未来好几年的机会。 所以我想着等一等,不过现在等不下去了。” “那今年你要是没弄成呢?”冯晓宁忍不住问道。 “今年.实在不行我贴点呗。”陈时平叹口气不想再说了。 冯晓宁也不说话了,默默把最后一个烧烤串放到陈时平旁边。 能干事的人多吃一点。 吃饱喝足后,陈时平拉住要走的冯晓宁说道:“你往哪跑,我明天去哈尔滨,今晚不加班,工作进度怎么办!” 冯晓宁:“.要不我明天再加班呢?” “我这个导演不在,你加什么班?” “.” 说的真他吗有道理,无力反驳,干活吧! 冯晓宁又重新坐下,开始和陈时平干活。 两个人一直忙到凌晨四点多,陈时平就甩甩手让冯晓宁回去睡觉。 他还要做个文旅项目的方案,不然明天也不能空手去啊。 冯晓宁本来准备走的,知道他要搞项目方案就留下来一起出主意了。 主要是好奇陈时平到底怎么想的。 “你要拍电影和纪录片?把这边打造成旅游城市?我草,这个转型跨度太大了吧。” 陈时平头也不抬地说道:“所以说难度大,你以为容易啊,当地不配合,我扔一百亿进来都听不到水花声。” “你有种,真他吗敢想!”冯晓宁是一开始以为最多是在这边搞个影视基地什么的。 毕竟这一次拍了抗美援朝系列电影,以后会有更多剧组来跟风。 谁能想到陈时平玩这么大。 这种事情还真得当地全力配合才行。 陈时平一边做方案一边看时间,等到六点的时候直接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 在家睡觉的陶慧闵迷迷糊糊地被吵醒,看到是陈时平的电话立马醒了过来。 这么一大早的给自己打电话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喂,老公,出什么事了?!”陶慧闵有些紧张地问道。 听到陶慧闵的声音,陈时平着急的心慢慢放松下来,笑着说道:“没事,想你了呗。” 听到陈时平开玩笑,陶慧闵也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说道:“说吧,到底什么事?” “我需要一份资料,在我的电脑里,你拷贝到软盘里,我等会让小李去拿。” 陶慧闵嗯了一声,这不是什么大事,不用紧张了。 又详细问了是什么文件后,她才挂了电话,穿了睡衣去书房拷贝。 陈时平这边也给小李秘书打了电话。 小李秘书接到电话后,就着急忙慌的打电话订机票然后往陈时平家里赶。 等她坐上飞机的时候还有点懵,头发都还是乱糟糟的呢。 小李摸了摸脸,好像脸都洗。 此时的陈时平也吃完早饭,收拾东西往哈尔滨去了。 哈尔滨的冰雕节已经十几年了,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 不过这些年一直没把规模做起来,特别是这几年,更是不太行。 以前还有商贸集会和交易会,毕竟这里是工业重地,只不过九十年代中后期就不怎么行了。 这些年来旅游的人也逐年减少,没那么好做了。 最主要的是没钱才是关键。 商贸集会和交易会没东西能拿出来,哪有那么多商人过来呢。 八十年代的时候港澳台商人来的多,国外商人也有不少过来的,这些年是没人过来了。 重工业转移了,轻工业要崛起。 入世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要倾向南方沿海城市。 这边真的要荒凉下来了。 陈时平在落地哈尔滨的时候,坐车一路上看到很多店都关着门,大街上也有很多到处无所事事的人。 这个冬天不好过。 陈时平叹一口气,自己现在越来越不像是搞艺术的了。 如果真的能以文艺作品支撑起更多行业的经济,他这辈子也算值了。 没有浪费那些抄袭过来的剧本和小说。 对不起,但是谢谢那些人。 那些东西放在他们手里浪费了,还是抄过来的好。 陈时平心里没什么愧疚,只觉得幸运。 很快陈时平在文旅局的招待所见到当地的文旅主管领导。 来的不是是省文旅的领导,一见到陈时平就上前热情握手。 中影这几年在南方投资文旅项目要赶超香江迪士尼乐园的事谁不知道啊。 不说这种大型的文旅,就是各种影视城也能带来很多经济效益的。 那个地方的文旅都会欢迎陈时平的。 不过当省文旅的张厅听到陈时平说这个项目会超过几十亿后,他还是震惊到了。 几十亿?! 你要盖皇宫啊!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390/289308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390/289308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