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 潘家园(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来到特别篇的训练家 重生末日前,我疯狂囤购物资 七零海岛养娃日常 从地摊开始的修真 家父张角,请大汉赴死 规则怪谈:我能开挂你能么? 无限末世:每次签到超级外挂!沈云林悠然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快穿大佬手撕白眼狼 洪荒:我盘古和系统势不两立

赵勤没怎么犹豫,就报出了三万六的价格,他表现的很棒槌,掌柜也知道这是菜鸟, 菜鸟更好忽悠,但菜鸟也不懂行内的规矩, 要是一个内行的,就明白古玩行要价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怎么说也要拉扯几个来回,但菜鸟,就像现在的赵勤, 表明说了,只开一口价,而且掌柜从他的神态中看出,如果自己不同意,人家真的会转身就走。 犹豫了好一会,面上表情变化,掌柜的戏做得很足,任谁看了,都觉得他很是舍不得, 终于在表演了半分钟后,他喟然一叹,缓缓点头,“行吧,看来这尊法像与小客官结缘,就这么着吧。” 赵勤刷了卡,掌柜正要拿旧报纸打包,被他给制止了,“店里有红绸吧,麻烦先用红绸给我包一层。” 掌柜笑着应下,这尊法像在店里已经摆了两年, 他本就是个眼力高明的,其实并不认可余父的断代,但他收来时非常的便宜,花了2000来块钱, 但这法像不如观音、弥勒等,广为人知,所以一直无人问津,今天可算是逮着了一个,价格也合适,所以这会的心情不错。 找来一块红绸先将铜身包了一圈,这才用报纸,然后装进一个布袋子, 钱必军上前,提到手上。 几人出门,韩顺平当先开口,“我看着不像是民至晚清的,应该更早些。” 余父笑着点头,“仿宋的,有明的风格,具体的我也拿不准,但可以肯定是老的,三万六的价格…不算高,有钱难买心头好,更何况还有信仰的加成。” 其实赵勤摸到铜身时,就打开了系统,系统断定是明早期的, 只是在价值上,系统估值不超过两万元,估计也因这是妈祖娘娘像的原因, 当然,若是弄个证书,拿到港城去上拍,他有把握这个能过十万,但既入了自己手,这个铜像是不可能再流出的。 几人正聊着,之前闯进店里的两个老头,居然追了过来, “余总,余总。” 余父愕然顿步,扭头看到二人,眉头微皱,显然是记不起对方是谁。 “余总,我姓易,这位姓陈,上次藏友交流会,我们有过一面之缘。” 余父假作恍然,赶忙应对,“原来是易先生、陈先生,不好意思,上次去的人太多,我这人记性一向不好。” “没事没事,这里我们可是常客,倒是第一次撞见余总。” “我来得少,这次是带着朋友和晚辈来长长见识的。” 易先生瞅了一眼钱必军提的东西,又看了眼赵勤,“小伙子好魄力,这个铜像在老庄那店里可是摆了两年多,他收来时我就见过。” “易老,您这是说我请贵了啊。” 易先生摆摆手,“有钱难买心头好,你说它值它就值,况且这是明代早期仿宋款制,也就是题材不讨巧,不然你三万多可入不了手。” 赵勤心思一动,“易老,您和我余叔都说这是仿宋的,一般仿都有现样,这个也有现样吗?” “那当然有。”说到此,他又看向赵勤问道,“小朋友是闽省的吧?” 赵勤点头。 “这尊像的原样高140公分,重430公斤,当时铸好应该有好几尊,其中一尊便被闽处跑船人送往显应宫供奉,历史滚滚向前, 第1511章潘家园(二)(第2/2页) 其他在内地或海边的几尊,早已不知去向,只有悬于海外的显应宫那尊,至今保存完好。” “显应宫在哪?”赵勤好奇问道, “齐鲁长岛。” 赵勤轻哦一声,他摸着下巴,有没有办法,能从显应宫将天后娘娘接回来呢? 等下次去齐鲁,找人想想办法,看如何布施,才能换回法像。 “多谢指教。”人家为自己解惑,赵勤自然要道谢, 易先生哈哈一笑,“赵总太客气了。” 这下几人都有些懵,到目前为止,没人介绍赵勤啊。 “赵总年轻有为,全国十大优秀青年,还在人大和京大演讲过,我知道好像也不足为奇吧。” 易先生伸出手,“正式认识一下,易先存,京大考古系的,赵总没到校演讲之前,我参加过学校会议,当时听说赵总好像是京大出去的学生吧。” 赵勤苦笑,改了称呼,“易老师,说句不怕您笑的话,考上京大自诩不得了,在校时犯了些错误。” 易先存愕然,本以为赵勤会记恨学校,没成想对方一开口,可是把责任全揽在了自己身上, 注目细看,片刻点头,“怪不得你有现今的成就,京大不要你,是京大的损失。” “易先生,若是不弃,就一起逛逛,中午随意对付一口便饭。” “求之不得。” 与之一起的陈老头好像不怎么健谈,全程没说上几句话,颇为高冷。 又转了几家店,便到了地摊区,今天并非是周末,再加上临近午时,地堆稀稀疏疏,人流不多,摊位也不多, 在这个地方,个个人精,按易先存所说,捡漏也只存在于八九十年代,进入新仟年以后,捡大漏几乎不可能, 一方面,真东西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摊主也越来越精,以前他们从乡下收到东西,加到合适利润就会卖, 现在嘛,他们看不准的,都会花钱请人帮着看,宁愿多花钱,也不愿放跑真玩意儿。 韩顺平看中一个扳指,跟摊主好一会比划,才以6000元的价格拿下,按摊主说是清中期某个贝勒的玩物, 但买到手之后,韩顺平和易先存都断定,到不了清中,价格嘛,也不算低,主要还是老韩蛮喜欢。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陈先生,倒是花钱买了一把折扇,这次讨价还价的时间更长,足足花了十多分钟, 没想到,高冷的陈先生,在讲价时居然滔滔不绝,因为几十块都要磨一磨。 东西拿到手,几人出发,陈先生见赵勤一脸讶异,他难得的笑了笑,开口解释, “买卖古玩,讲的是眼力,也讲见识,这个见识就是在嘴皮子上,我不在乎那几十块,但我认可这把扇子的价值,再多给几十,我就觉得亏了, 我知道你不差钱,但你买铜像的方式,在行内我是不认可的, 因为你给的价格,不仅超过了我对铜像也认知,其实也超出了老庄所想要的保底价太高。” 赵勤拱手表示受教。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550/353819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550/353819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