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1章 给女儿的交代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土著女配是佛修 开局一条木筏[求生] 骨灰级探秘 惊,我的娘子不是人 遮天之帝子重生 疯了!这主播简直是网络活阎王!江原林宇 重生七零改嫁隔壁老季 港中人 我在武侠世界雇佣玩家 叶罗丽:黎明到来之前
一帮人回到王宫,叶雨泽踱步到王宫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深沉地望向远方。
窗外,是东非国首都熙熙攘攘的街景,充满活力,却也带着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混乱与粗糙。
远处,赤道线上空特有的浓厚云层低垂,仿佛承载着这片土地无尽的潜力与沉重的负担。
“缓几个月?”
叶雨泽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他特有的沉稳,“光缓几个月,解决不了根子上的问题。”
“柔柔,眉眉,还有杨大、杨三,你们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从混乱到稳定,再到区域性强国,你们用了不到五年,了不起,比我和你杨叔当年折腾军垦城的时候,条件好多了,成绩也大得多。”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叶柔和叶眉脸上,那眼神里不再是父亲的慈爱,而是战略家的锐利。
“但是,一个区域性强国,根基是什么?是稳定的政局,是逐渐完善的法制,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实在在的工业能力和资源掌控力上。”
“你们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军垦超市的流通网络带来的商业繁荣,以及我们早期打下的一些基础工业。内在的、强劲的造血能力,还远远不够。”
杨革勇在一旁重重地点了点头,接口道:
“你爸说得对。我和他这几个月待着不舒服,不只是气候,是看着这地下埋着那么多宝贝,天上挂着那么大的太阳,风一年到头呼呼地刮,结果你们用的电还不够,很多矿挖出来就是粗矿砂,便宜卖了,再高价买别人加工好的工业品。这亏,吃大了!”
叶雨泽走到巨大的东非国矿产资源图前,手指点在上面:
“看,这里,推测有巨大的高品位铁矿和伴生稀土;这里,铜、钴储量惊人;这里,甚至可能有未探明的大型油气田……”
“还有整个国家充沛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守着金山银山,就不能再端着金饭碗要饭了。”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地图上:“我们不走了。但不是像以前那样,帮你们打架、平事。这次,我们这两个老家伙,要帮你们把东非国的工业骨架,真正搭起来!把地下的宝藏,变成你们手里实实在在的筹码!”
叶雨泽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王宫里炸响,也瞬间点燃了叶柔、叶眉、杨大、杨三眼中的火焰。
他们不缺闯劲,不缺治理的智慧,但在重工业和顶级资源开发领域,确实需要父辈那跨越数十年的、从无到有打造商业帝国的经验和魄力。
其实,叶风在之前东非的前身,也就是马赛和索国未合并前是做过很多事情的。
特别是新能源方面,加上叶雨泽和杨革勇的油田,战士钢厂,战士汽车分公司。
只不过相对于如今的东非国面积和人口而言,还远远不够。
他们的行动立刻开始。第一站,就是资源勘探。
叶雨泽深知,没有精确的数据,一切规划都是空中楼阁。他一个越洋电话直接打给了儿子叶风。
“小风,东非这边需要最顶尖的资源勘探技术支持。对,让你林浩东和陈思雨团队,把他们的看家本领拿出来。特别是那个"生命探针"的技术思路,看看能不能用到矿产探测上!我们需要更快、更精准地找到并评估地下的矿藏。”
此时的“洞察者”团队,在“生命探针”大获成功之后,正将这种微电流阻抗频谱分析技术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接到叶风的指令和叶雨泽的需求,林浩东和陈思雨立刻带领团队飞赴东非。
在疑似富含矿产的广袤区域,传统的勘探队伍需要数月甚至数年进行地质调查、物理勘探和钻探验证。
而林浩东团队带来的,是经过适应性改造的“地质探针”系统。
成千上万个小巧的、类似“生命探针”的传感器被布设在关键节点,它们不是向种子发送微电流,而是向地层深处发送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并分析其反馈的阻抗频谱。
陈思雨解释道:“不同的矿物、岩石结构,对电磁波的响应特征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和AI模型,快速构建地下结构的"电化学图谱",大幅缩小高价值靶区的范围。”
与此同时,杨革勇则发挥他“老侦察兵”的本色,亲自带着杨三和一支本地招募的、绝对忠诚的护卫队,深入那些地图上标记的、人迹罕至的潜在矿区。
他凭借几十年来在野外摸爬滚打练就的直觉,结合“地质探针”传回的初步数据,往往能发现一些被仪器忽略的细节——某种特殊的植被分布,岩石风化的独特痕迹,甚至是地下水流向的微妙变化。
“仪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杨革勇对杨三说,“数据和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肥的肉!”
果然,在传统勘探报告认为“潜力一般”的某片区域,结合了杨革勇的实地观察和“地质探针”的深度分析数据,AI模型给出了一个惊人的高概率预测:
地下深处可能存在一个储量巨大、品位极高的铜钴矿,并且伴生有珍贵的稀土元素。
矿藏定位只是第一步。如何高效、环保地开采,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是更大的挑战。
叶雨泽的目光,投向了战士集团的核心力量。
他直接联系了赵烈阳和苏晓蔓。
“烈阳,晓蔓,中亚的摊子稳定了,你们得抽身过来帮个忙。东非这边,需要"擎天"重卡的最强版本,需要大型矿山机械,更需要你们搭建氢能源体系的经验。”
赵烈阳接到电话,二话不说,立刻协调战士重工,将最新型号的、适应热带矿山环境的巨型电动矿卡、智能挖掘机打包,通过海运火速发往东非。同时,他和苏晓蔓也迅速飞抵。
面对东非国相对薄弱的电网和昂贵的柴油成本,赵烈阳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
“我们不能走老路。新矿区,必须围绕清洁能源来建设。这里太阳能资源这么好,我们要建大型光伏电站,直接为矿山供电。”
“同时,配套建设绿氢制备工厂,用富余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为"擎天"重卡提供燃料,实现矿区运输的零碳排放。”
这个方案不仅环保,从长远看,经济性也极高。
苏晓蔓则发挥了她的商务才能,迅速与东非国政府(实际上就是叶柔、叶眉她们)敲定了合资框架,并利用她在中亚积累的人脉,引入了部分国际资本和技术,共同推进这个庞大的绿色矿业能源计划。
在矿区建设工地上,巨大的“擎天”重卡轰鸣着运送土石方,智能挖掘机挥舞着钢铁臂膀,与远处正在铺设的光伏板阵列、开始搭建的氢能工厂,构成了一幅充满未来感的壮丽图景。
杨革勇看着这一切,感慨地对叶雨泽说:“老叶,咱们当年开拖拉机垦荒的时候,可想不到有一天,咱闺女儿子能在非洲指挥这些钢铁巨兽搞建设。”
叶雨泽微微一笑:“时代不一样了,但道理没变。想要富,先修路;想要强,搞工矿。咱们当年是没办法,只能靠人力、靠毅力。现在有条件了,就得用最好的技术,走最可持续的路。”
就在叶雨泽和杨革勇全力扑在工业和矿业项目上时,二红和玛莎也正式做出了决定。
她们召集了叶柔,叶眉军垦超市在东非区域的所有高管。
二红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桌上:“小柔,小眉,这是我和你玛莎阿姨名下,在东非国内所有军垦超市门店的股权转让协议。从今天起,它们就正式交给你们姐妹俩了。”
玛莎接着说道,语气难得地郑重:
“军垦超市能做到今天这个世界第一,靠的不是我们两个有多厉害,是靠着战士集团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持,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诚信,也靠着在每个地方都能扎下根去的本事。”
“东非是你们的家,这里的超市,必须真正成为你们治理国家、服务百姓的一部分。”
“怎么把它和你们的农业、轻工业发展结合起来,怎么利用它庞大的网络把东非的好产品卖到全世界,就看你们的了。”
叶柔和叶眉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礼物,眼眶都湿润了。这不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更是一份深厚的信任和责任。
姐妹俩迅速行动了起来。叶柔利用其治理国家的宏观视角,推动军垦超市与本地农业合作社深度合作,引入林浩东团队开发的农业监测技术,建立从田间到超市的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农民收入。
叶眉则发挥她灵活敏锐的商业头脑,在超市内开辟了大规模的“东非特色产品区”,将本地的手工艺品、咖啡、香料等,通过军垦超市的全球供应链,销售到世界各地。
她还借鉴母亲和二红妈的经验,大力培养本地管理人才,让军垦超市在东非的根系扎得更深。
矿产开采出来,仅仅是第一步。叶雨泽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本土的冶炼和精深加工能力。
他规划中的“东非工业园”,核心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冶金化工基地。
“我们不能只卖矿石。”叶雨泽在项目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要在这里建起高炉,竖起转化装置,把铁矿石变成特种钢,把铜钴矿变成高纯度阴极铜和电池级钴材料,把稀土矿变成分离好的单一稀土氧化物!这附加值,是卖矿石的几十倍、上百倍!”
这个目标极具挑战性,涉及复杂的工艺、巨大的投资和严峻的环境保护要求。叶雨泽再次动用了他的“王牌”——叶风。
叶风协调了战士集团在材料科学、冶金化工和环保技术方面的顶尖专家团队,奔赴东非进行技术支援。同时,他也带来了一个更具前瞻性的构想。
“爸,杨叔,东非未来的发展,不能只依赖资源和能源。"芯谷"的成功告诉我们,算力是未来的核心生产力。”
“我建议,在规划工业园时,预留出土地和能源,我们可以逐步在这里建设数据中心,利用这里丰富的清洁电力,发展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业务。未来,甚至可以承接全球的算力需求,成为非洲的"数字心脏"。”
这个构想,让叶雨泽和杨革勇都感到振奋。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在为东非打造工业时代的脊梁,更是在为其铺设信息时代的跑道。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几个月转眼就过去了。在叶雨泽和杨革勇的亲自坐镇、协调各方资源下,东非国的工业建设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首个基于“地质探针”技术发现的大型铜钴矿进入了露天开采阶段,伴随着巨大的光伏电站和氢能工厂的同步建设。
“东非工业园”完成了初步规划和地基工程,从战士重工订购的首批冶炼设备已经运抵港口。
军垦超市在叶柔叶眉的整合下,与本土经济结合得更加紧密,营业额和利润率显着提升,成为了国家财政和民生保障的稳定器。
二红和玛莎看着女儿们迅速成长,独当一面,终于彻底放心。她们知道,是时候真正放手,回去享受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了。
临行前夜,叶雨泽和杨革勇再次站在王宫的露台上。
脚下,首都的灯火比以前更加明亮、规整;远处,新兴工业区的方向,隐约可见焊接的弧光和运输车辆的光链。
“老杨,咱们这几个月,算是没白待。”叶雨泽长长舒了一口气。
杨革勇咧嘴一笑:“何止没白待?简直是又打了一场硬仗,而且打得漂亮!比当年咱们拿砍刀开酒吧的时候,带劲多了!”
叶雨泽也笑了:“方式不一样了,但那股劲儿,没变。看着孩子们能把咱们打下的基础,用在建设一个国家上,这种感觉……挺好。”
第二天,机场。叶柔、叶眉、杨大、杨三,以及众多东非国的官员都来送行。
二红和玛莎抱着女儿,千叮万嘱,最终还是红着眼眶上了飞机。
叶雨泽和杨革勇则显得平静很多。叶雨泽拍了拍叶柔和杨大的肩膀,又看向叶眉和杨三:
“路,给你们铺得更踏实了些。但以后怎么走,能走多快、多远,还得靠你们自己。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战士集团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但东非国,是你们自己的孩子。”
杨革勇更是言简意赅:“遇事别慌,多想想。搞不定,就打电话!老子和你叶叔,还能动!”
飞机冲上蓝天,向着北疆的方向飞去。
叶柔挽着叶眉的手,望着远去的飞机,轻声道:“眉眉,我们真的得加油了。不能辜负了爸妈和叔叔阿姨的心血。”
叶眉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和母亲年轻时一样倔强而明亮的光:
“姐,放心吧!咱们不仅要当好这个家,还要让东非国,成为真正的非洲明珠!到时候,把爸妈他们都接回来享福!”
与此同时,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玛莎看着窗外洁白的云海,忽然对二红说:
“红姐,我突然觉得,咱们是不是放手得太早了?你看这摊子越来越大……”
二红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
“早晚的事儿。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要能干。咱们啊,就回去等着抱孙子吧。叶眉那丫头,答应了我的事儿,要是敢糊弄,看我不收拾她!”
机舱里,回荡起两位母亲轻松而充满期待的笑声。
??谢谢书痴胸、谢谢各位大佬的票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597/355038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597/355038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