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决策?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玄玉与晗语 又逢,江南烟雨时 重回零六重置人生 邪祟诡神凶狠?食物罢了 你告诉我这是柯学? 亲爱的阴狐大人 高武:我的每次攻击都会暴击 官途狂飙:从四合院走向权力巅峰 重生八零辣妻奋斗史 木叶之自然意志

五日后,沔城,汉王王宫内。 他陈友谅几个月没打仗,就这么出去转了一圈,在马上颠簸了几天。 这年轻的身子骨,就要彻底散架。 自打坐上了这个王位,他就与武将的身份彻底无缘了。 每天睁眼闭眼都在这一亩三分地里转悠,这健壮的身体,日渐变宽... 再不锻炼一下,估计今后称帝的时候,他真就得被再一次抬上去。 “哎...”长叹一声,陈友谅满脸郁闷地来到王位前。 这一次,他索性挪掉座椅,直接在桌子前扎马步审阅政事。 然而,就在他刚刚拿起笔杆子的时候,军师易闻远就带着几封信件,直接来到了他的身边。 ... 这些时日,易闻远和朱升忙里忙外,不仅要在府库内清点新入库的粮饷财宝,还要负责人才和流民的安置。 尤其是那朱升,每天只有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吃饭上厕所都得计算着时间来。 除了文臣,陈友谅的王妃娄玉贞,也和家族内的账房班子们,没日没夜地统计金银。 至于汉王的那些亲哥亲弟,陈友富、直、仁、贵,剩下的这四个,可谓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 不仅要在新的地盘内召开汉奸审判大会,还要负责抄家灭族。 起初,朱升和宋濂都对此举严重反对,说是有伤天和、灭伦理、乱人文。 但后来,在易闻远拿出那些伤天害理的证据之后,这群人便彻底老实了。 当然,如果先审判再抄家,定不会收集到这么多罪证。 所以!在拿下一城之后,当地发展出的探子,会立刻与陈友谅的亲兄弟们一起上门抄家,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在他们毁灭罪证之前,就彻底控制住。 此举从未失手过,也从未抓错过一个人。 而灭了这群无德的汉奸走狗,就能增加汉王在本地的声望,可收获民心。 削减了本地的世家大族,抢夺他们的产业,还会增加陈友谅的威慑力和财政收入。 现在,汉王处于事业上升期,钱粮声望这些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这也就苦了这群下属,每日顶个黑眼圈,痛并快乐着... ... 处理完这堆烂摊子,易闻远这才有时间前来汇报。 他手里的信件,其中有几封是捷报。 但根据汉王个人的说法。收了多少钱,缴获了多少物资,斩了多少敌人,得了多少降卒...这些捷报他不需要看,也不想看, 只需整理入册,再告诉他部队打到了哪里即可。 毕竟兴奋和胜利会迷乱人的思维,只有保持清醒,不断地接受压力,才会让大业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于是,经过这么一筛选,易闻远手中的信就剩下了两封。 拿出其中一封,易闻远概括道:“汉王,这里有些事情,我先说重点。这件事,可能需要您与将领们重新部署一下。” “说吧,我听着呢!” 按照信纸上的内容,易闻远继续总结道:“是这样,我们之前的计划,是要同时夺取湖广和四川。但经过重新审视之后,发现这并不现实。” “南下取湖广,与西进取四川,只能先做一件。如果同时进行,风险会很大!” “我们的实力,还暂时无法支持大规模多线作战。” “如果元庭知道了这件事,也肯定会来找麻烦!不论成功与否,都会耽搁我们之后的东进计划。” “现在与之前不同,自打徐宋天完没了之后,我们汉军,就成了南方规模最大的义军,已经被元庭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而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削弱我们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战略决策上,要小心谨慎。” “同时取两个,不一定会成功。但取一个,绝对不会有问题。” “现在,根据邹普胜提供的报告来看,我们的战船数量并不够,水军的数量和质量,也不足以在确保胜利的情况下,西进取四川。所以我建议按最初的计划,先取湖广。” “等取完湖广,水师战船便都不会有问题。那时候取四川,并发展湖广,就再好不过了。” 易闻远的这般解释,与陈友谅想的相差无几,如果现在让赵普胜强行夺取四川,恐怕最后会无功而返,白白损失军力。 不如让他继续训练水军,打造战船。 等汉军取完湖广的时候,这水师也就差不多成型了。 到时候,就可夺取四川。 “我知道了...”陈友谅长舒一口气,轻轻放下毛笔,然后艰难地扶着桌子站起身来,接过易闻远递来的信件。 长时间不运动,只是蹲这么一会儿马步,他就要歇菜。到时候再娶了阇氏,那这身体可就要被彻底掏空。 身旁,看陈友谅如此费力地站起身来,易闻远这才发现,汉王没坐下,而是在扎马步! “汉王,您的身体要紧,还是坐下吧。” “罢了罢了。”说着,陈友谅似乎放弃了挣扎,重新坐在了王座上,擦干额头上的汗珠,吩咐道:“先取湖广,等有了湖广,再取四川。” “是,汉王。” 按理来说,湖广行省并非富庶、或人丁兴旺之地。照比江西、江淮等地来说,这湖广属实差了那么一点。 但陈友谅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 这不仅是为了还上辈子的债务,更因为湖广地区容易取得,也可以用这么大空旷的地盘安置流民。 眼下,战乱四起,流民过多,不如趁此机会开荒湖广。将那些本会在战乱中饿死的人,全都集中起来在湖广地区种地,让他们活下来。 减少因战乱而死亡的人数,也是大功一件,将来史书上提到他的时候,也会多夸他两句。 当然,利用他们这些劳动力,为自己扩充人口这件事,绝对不会被提出来。 ... 将信件归档后,陈友谅接着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汉王,这第二件事...根据送来的信件来看,彭莹玉、赵普胜、邹普胜和明玉珍会一起前来沔城,同时正式归附我们,时间在三天后。” “哦?”听此,陈友谅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按理说,徐宋这群人应该对自己有所防范,不应该同时来,而是该分批分次前来。等上一个人回去了,下一批人再出发。 如果他们同时到来,陈友谅借机开了个鸿门宴,那这群人可一个都跑不掉。 届时,他们的地盘与兵马,就会直接归陈友谅直接掌控。 而他们敢同时到来,大致就是在向陈友谅释放一个信号,表示他们无二心,且诚意满满。 也要顺便向元庭表示一下,南方的义军仍是一体的,不会内乱。 这份气魄,他陈友谅绝不会辜负,也不会因为利益,而砸了这辈子的金字招牌。 汉王缺的,不仅是兵马,还有指挥兵马的将领。这四个人能最早从人堆里杀出来,肯定有过人的本事。 不如让他们在自己的麾下好好效力,共同对付元庭。 此刻,陈友谅已然有了打算。 “既然他们有诚意,那本王也不会小气!让朱升...算了,最近他的事儿太多了,还是你去吧,把赏赐翻倍!宴会上,也要多找一些会拍马屁的文人!” “是,汉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5722/194996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5722/194996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