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下次?下辈子吧!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火影:宇智波小透明 我,犬夜叉! 殿下说我发癫的样子很美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犁汉 五年后她带缩小大佬爆红全球 启禀陛下,娘娘又上战场了! 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 醉迷红楼 君卿兮

听了曹操的询问,孙权感觉很是刺耳。 他心道你个老东西不也是大败而归,还好意思问我? 孙权没有正面回答曹操的问题,反问道: “盟主三十二万大军何在?” “被李儒设毒计烧了。” “哦,我们中了诸葛亮诱敌之计,兵马都被俘了。” 诸侯间气氛有些沉闷,不知谁问出一句: “现在...怎么办? 还打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曹操谋臣程昱声音沙哑道: “我军已经没有了军粮,一路上都是靠宰杀战马来充饥。 现在战马已经吃光了。 如果想要继续与敌军作战,就该吃人了。” 吃人这种事,对这些诸侯王挑战太大了。 这是在挑战人类的底线,他们实在下不了这个嘴。 而且他们四十余万大军都败了,还剩下一万人又能有何作为? 不被汉军生擒活捉,都算运气好。 袁尚第一个站起身来,对袁谭道: “显思,我知道一条小道,可直通河北。 你要不要与我一起回去?” 诸侯联盟大军尽丧,凄惨到快要吃人的地步,袁尚是一点都不想再跟曹操混了。 袁谭站起身来,点头道: “好,我跟你走。” 从诸侯会盟开始,袁家这对兄弟就针尖对麦芒,一副随时要大打出手的模样。 如今遭遇大败,他们的关系反而缓和了许多,倒有几分像亲兄弟了。 对于这种情况,曹操也能理解。 袁氏兄弟,是典型的自私自利、只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之人。 他们两个被朝廷打得如此凄惨,便忍不住想要抱团取暖。 一旦哪天二人得势,依旧是不死不休的仇敌。 刘表开口对曹操道: “盟主,如今事不可为,老夫也回荆州了。” 刘璋连忙说道: “我也回益州了。” 孙权道: “孤回东吴...” 曹操点了点头,意兴阑珊的摆手道: “走,都走吧。 路途上小心点,多走小路,少走大路。 待吾等养精蓄锐,下次再会盟讨贼。” “下次下次...” “下次一定。” 诸侯嘴上应承着曹操,心中却不这么想。 还下次? 下辈子吧! 不,下辈子也不来! 经此一战,诸侯算是彻底清醒了。 天子之强大,远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 从今以后,只有天子打他们的份,他们是不可能率军来打天子了。 他们也终于理解,为何六国不会盟讨伐秦国,反而用土地来赂秦,只求秦国能够跟他们和平相处。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打不过啊! 现在天子就如强秦,天下诸侯很难匹敌。 待他们回去之后,对待天子的策略也要改改了。 那便是尊奉天子,与天子交好,只求天子别率军攻打自己就行。 除了曹操之外,其他诸侯都不求一统天下,只求割据一方,在自己的地盘逍遥快活。 天下大局,最好是能像春秋战国时一般,诸侯并立。 让他们各自的诸侯国,都能逍遥几百年。 诸侯如鸟兽散,会盟讨伐天子的大战也彻底结束。 此战的结果传出,天下之人无不震惊! 李儒于虎牢关施火计,大破联军三十余万,俘敌无数! 诸葛亮施诱敌之计,引出孙权、袁谭联军。 张辽以八百人击破敌军,连斩敌军大将,几乎将孙权生擒活捉! 八百,破十万! 在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战果! 张辽和孙权二人,注定要因此战而被历史铭记。 这一场大战,让天下士族彻底绝望了。 诸侯会盟讨伐皇帝,表面上是曹操矫诏,邀诸侯前来。 实际上乃是天下士族在后面一手推动。 没办法,刘协发布的大汉国策,对士族实在太狠了。 种种举措下来,士族失去了对朝廷和地方权力的掌控,失去了经济优势,失去了对奴仆私兵。 这些东西都没了,世家还算什么? 他们除了有一个可以拿来吹牛比的名头之外,什么都不剩了。 若是科举在发展几年,恐怕连这个名头都不好用了。 到时候人家张口就问你有什么功名在身,哪还管你是某某郡某氏? 没落士族,甚至还不如商贾富户。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依靠诸侯的力量,将天子击溃。 其最终目的,是将科举制和摊丁入亩制击溃。 可惜,诸侯一败涂地,士族们的希望也跟着破灭了。 现在摆在士族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要么全力支持自家州郡的诸侯,跟皇帝顽抗到底,死活不让朝廷大军攻过来。 这样他们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依旧在地方州郡当土皇帝。 要么投身科举,接受士族没落的事实,从科举上寻求新路。 作为既得利益者,让士族放弃权势,放弃土地和人口,他们肯定是不甘心的。 可他们又害怕皇帝有一天会打过来。 所以这些世家豪族们,很多都选择更加卖力的支持诸侯。 暗中却派族中弟子学习科举知识,等着前往大汉参加科举。 也算给自己的家族留一条后路。 朝廷大军凯旋,刘协于洛阳城中大宴群臣,有功之臣尽皆封赏。 建武二年,可以说是刘协的立国之年。 他确立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摊丁入亩制等制度,击溃了诸侯联军,彻底立稳了大汉。 以武立威,大汉朝堂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认可,诸侯亦不敢来犯。 刘协的科举制,也算是立住了。 年终岁末,刘协邀众文臣来宫中小聚。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围着火炉谈话,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刘协捧着热茶,对众人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 朕刚刚来到洛阳时,改元建武,希望能以武略兴汉。 这一转眼,马上就要到建武三年了。” 谋臣沮授道: “自陛下改元以来,我大汉蒸蒸日上,国力越发强盛。 陛下收拢士族的田产之后,屯田军又开垦出良田无数。 朝廷治下的百姓,是越发富庶了。 如今我大汉税收,甚至能养得起百万大军。 陛下真乃圣明天子!” 众臣附和道: “陛下至圣至明,臣等拜服!” 刘协抬手笑道: “好了好了,你们都是天下难寻的智者,怎么还拍上马屁了? 朕虽有治国良策,若无尔等帮朕执行,那也是不成的。 大汉昌隆,诸位先生皆有功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184/276064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184/2760642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