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九品中正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养丞 都市逆天医神 黄泉借命人 强势追妻,渣男前夫离远点 偷听麒麟宝宝心声,暴君爹爹躺赢 反腐风云之收官之战 1983:从小剧团开始的强国梦 斗罗之今朝英豪 靠军火发家致富,我在国外称帝 大胆驸马宠妾灭妻?骨灰扬了!

“你先与诸卿商议,选拔能臣干吏,将我大魏缺少的官位补上。 还有... 在我大魏去往洛阳的道路上,设下关卡。 禁止任何官吏和学子前往洛阳! 一旦发现,从重处罚! 屡教不改者,斩!” 麾下有这么多白眼狼投靠刘协,曹操心中很是愤怒。 大魏有那么差吗? 虽然是基层官吏,那也是大魏的官。 难道这些人,都觉得跟着他曹孟德没有前途? “臣下遵命。” 陈群应了一句,又对曹操道: “大王,我大魏的人才逃亡洛阳,是因为大魏的选官制度确实有些落后了。 若是大王能在选官制度上进行改良,定能留住人才。” 曹操瞥了陈群一眼,说道: “怎么,你觉得本王也要像天子一般,行科举之策?” “不不不,科举违背祖宗礼法,乃取乱之道! 大王怎么能行科举呢?” 陈群连连摇头道: “臣有一策,可助大王选拔人才、留住人才。 此法胜科举百倍,请大王过目。” “胜科举百倍?” 曹操嗤笑一声,显然是不信陈群说的话。 刘协的谋略与智慧,曹操心中有数。 当年在许都时,刘协便如潜龙般蛰伏,暗暗为自己积蓄势力,将他曹操都骗过去了。 待到刘协羽翼丰满,便扶摇而上,如飞龙在天,震动天下! 曹操从未见过刘协这般雄才大略的天子,天下的人才,无人可与刘协相比。 别说是区区陈群,就算是号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自己曾经的肱股之臣荀彧,也比刘协差得多了。 刘协的科举制,可谓是划时代的选官制度,能够极大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 同时也能激发学子科考为官的积极性,使人才都聚于刘协麾下。 正因科举制,魏国的人才们,才会源源不断的前往洛阳。 如果不是世家掣肘,曹操早就想学习刘协,在大魏兴办科举了。 陈群算什么东西,也能提出胜科举百倍的制度? “拿来,让孤看看。” 曹操虽然不认为陈群能胜过刘协,可在陈群身后,站着大魏的士族豪门。 陈群提出的新制,应该是得到了整个士族豪门的认可。 陈群只不过是一个代言人而已。 曹操也想知道,这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陈群恭恭敬敬的献上书册。 自从刘协大兴教育之后,纸质书籍风靡大汉。 在大汉治下,百姓都能用得起纸张。 出了大汉朝廷的统治区域,纸的价格便飙升十倍。 其他诸侯治下的百姓,依旧只能用书简。 可对于诸侯和他们的臣子来说,买些纸来用没有什么难度。 再贵的东西,他们都享用得起。 “九品中正制?” “正是,请大王审阅。” 曹操仔细阅读了陈群的新国策,很快便明白了这个"九品中正制"是个什么东西。 九品中正制,就是由大魏朝廷在各郡选拔一人,成为大中正。 能当大中正之人,必须是在大魏朝堂身居高位,亦或是德名俱高之人。 推选出大中正后,再由大中正选拔出小中正。 所谓中正,就是大魏选拔人才的官员名称。 大、小中正都选拔出来以后,就由大魏朝堂分发人才调查表,将人才分为九等。 九等人才,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大魏各州郡大小中正,将治下所有人才,尽皆登记于调查表内。 无论他们是否出仕,都会给他们一个评价,评定他们的品级,并为他们写上评语。 大小中正审核后,将人才表呈交朝廷,朝廷按照人才的品级来进行任用。 曹操看了几眼后,便将书册抛到一旁。 按照九品中正制的规定,这些大小中正,无疑掌握了人才的评定选拔权。 而中正是什么人? 还不是朝堂上的世家豪族,和他们麾下的狗腿子? 这种选官制度,等于是把曹操这个大王架空了,也把寒门学子的上进道路封死了。 以后大魏选官只看出身,家世出身好,酒囊饭袋也可身居高位。 出身不好,纵然有天大的才华,也不能入仕为官。 这种狗屁制度,别说碰瓷科举制,就连大汉的察举制也远远不如。 曹操脸色冷了下来,对陈群道: “陈长文,你是不是以为孤老糊涂了? 还是你觉得孤手中倚天剑不锋利了,奈何不得你们?” 陈群大惊,连忙跪伏于地,对曹操道: “臣绝无此意!” “是吗?” 曹操从病榻上站起,"铮"的一声抽出墙上倚天剑。 他将倚天剑指向陈群,锋利的剑芒,距离陈群脖子不足一寸。 “孤戎马一生,才有如今大魏基业。 尔等想要窃夺大魏,得先问过孤手中倚天剑答不答应! 有孤在一日,就不可能行这中正之法!” “是...是! 是臣错了,大王饶命! 九品中正制...臣绝不敢再提!” 陈群浑身冷汗直流,不住为曹操叩首。 曹操眯着眼睛,在这一瞬间,他当真起了斩杀陈群之心。 自己稍显弱势,这些士族豪门,就敢用九品中正制来试探自己。 如果不是他曹孟德,大魏换一个弱势一些的君王,会不会就此妥协? 若真行此策,大魏非被士族掏空不可。 曹操仔细思索,觉得此时还不是斩杀陈群的时候。 大魏屡战屡败,元气大伤。 如果再对士族动手,引发内乱,那还如何抵挡天子? 曹操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剑,冷声道: “滚吧。” “谢大王! 谢大王不杀之恩!” 陈群屁滚尿流的逃了出去。 在陈群离开房间的一刹那,曹操终于撑不住了,捂着头坐在了床榻之上。 左右侍卫连忙冲了上来,扶住曹操,关切的问道: “大王!” “你怎么样了?大王!” “快传太医!” 曹操摆摆手,说道: “孤无事。 你们都下去吧。” 独自坐在床上,曹操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无力感。 连治下的士族,都敢出来试探自己。 大魏,当真虚弱到如此地步了吗? 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一统天下了? 想到自己的三个儿子曹彰、曹植、曹冲相继投到刘协麾下,曹操更是抑郁难平。 连亲儿子都投了天子,他曹孟德当真是众叛亲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184/276064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184/276064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