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转任文官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风起凤翎 铁柱,你娶了我吧 诱哄!阴鸷少年不经撩 我被霍格沃茨开除了? 我在星海当帝尊 穿越:我在七零围观吃瓜的日子 失忆后妖王带崽找上门 全民:开局觉醒SSS级驭龙师 锅从天降 末世:打造丧尸佣兵团,让我守护万千女神

严阁老眉头紧锁,大元要改革的事,他没有退休前就有人提出来过,严阁老当时也有支持的态度,但改革改的是什么? 是改动了上层的利益,改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包括他们严家,身为大元最有权势的几大家族之一,一旦要改革,也得动到严家的利益。 “哎”严阁老长叹,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赵与芮。 想法是好的,但不可能实现。 他犹豫了片刻,缓缓道:“小赵有没有考虑干地方文官?” 锦衣卫毕竟有局限性,而真正想大展抱负,还得为地方文官。 并且只有干地方官,才能看出一个人真正有没有实干能力。 赵与芮一听大喜啊,他就是想慢慢步入大元高层,但在锦衣卫,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并且有局限性,到了地方上就不一样了。 按大元的做法,如果是地方锦衣卫,基本就一辈子呆在地方了,除非能做到省级的指挥使,才会调到异地。 而地方官员的调动和上升空间比锦衣卫大多了。 “我能转地方文官吗?”赵与芮一脸不可思议,他现在算是武官,总旗是正七品,和地方知县相当。 但实际上,总旗和地方知县的地位身份还是差着好多的。 以大元现在的做法,锦衣卫和地方文官之间的身份变换,相当之少,可以说难得一见。 果然,严阁老点头道:“锦衣卫改任地方文官,确实很少见,也比较难。” “不过你在定海做的挺好,又有实际的政绩,锦衣卫的收入,翻了几十倍。” “这是朝廷目前最需要的。” 简单来说,大元现在缺钱,而赵与芮能搞钱,所以严阁老认为,赵与芮改任地方官员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他没有给赵与芮百分之百的确定,只说会尽力向朝廷推荐。 而且明确告诉赵与芮,虽然他是正七品武官,但转到地方任文官时,都会降一级,变成从七品。 所以赵与芮极可能,以从七品的职级,任正八品的主簿之类的。 赵与芮一听,这不能干啊,马上道:“若不是主官,恐怕说不上话,有什么想法,也难以施展。” 这个道理,严阁老当然明白。 “你先干着,我必然找机会帮你扶正。” 有了严阁老这句话,赵与芮算是比较放心了。 他还想再说什么,前面严丽回头道:“严阁老既然开了口,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 说罢,白了眼赵与芮。 赵与芮嘿嘿一笑,不再说什么。 严阁老原本在定海呆两天左右,结果在定海呆了五天。 其间赵与芮就陪了他三天,两人是越谈越投机。 赵与芮三世的经历,还当过大宋皇帝,无论见识谈吐,都远超严阁老,严阁老越发看重赵与芮,也希望赵与芮能给他一个惊喜。 五天后,朝廷的任命文件就到了定海县,效率之快让赵与芮也大为惊喜。 任命赵与芮由定海县锦衣卫总旗,转任鄞县(宁波)县丞。 鄞县是庆元府府治所在,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庆元府的市中心。 鄞县也算浙江比较发达的一个县,和定海县不相上下。 县丞是知县副手,正八品,北宋时只在大县设县丞,即两万户以上。 两万户以下,只有主簿和县尉,一千户以下的小县,知县会兼任主簿甚至县尉。 南宋时县丞取消了,但到了大元后又复设。 且只在富县和人口大县设。 鄞县知县是周大同,年纪五十三岁,按大元的规定,最多干到五十五岁,就得退二线。 严阁老也是为赵与芮选来选去,既要发达,又要知县年纪大,最后选了个鄞县。 周大同五十三周岁过了一大半,即还有一年半不到就要退二线。 所以赵与芮就算先干县丞,也最多只要干一年半左右。 县丞的职责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文书处理、税收管理、户籍登记、治安维护等,权力也不小,所以很适合赵与芮。 当然,世事变化如棋,谁也不能保证一年半后会怎么样,严阁老也说过,尽量早点把赵与芮扶正。 三月二十六日,严阁老亲自送赵与芮到鄞县任职。 庆元府知府胡雍,同知、通判等当地一众大员亲自迎接严阁老。 赵与芮任职的排面相当大,严阁老也给足了他面子,帮他撑足了腰。 但同时赵与芮也被打上了严系的标签。 朝廷最高层现在也是分很多派系,严系就是其中之一。 严阁老致仕后,严系的实力现在已经大不如前。 但没关系,至少在地方上,目前还挺管用的。 二十七日,严阁老离开庆元府回京,赵与芮也立刻着手安排起来。 他当然也是挺怕死的。 尤其最近在庆元府还杀了不周雄父子。 定海那边留了一部份人后,大部份兄弟都跟了过来。 老朱,老张,赵雨声等心腹都跟着到了庆元府。 他刚过来也没有住所,朝廷给他安排的是住鄞县县衙里。 赵与芮又在县衙附近租了十几间屋,所有兄弟先安排住下。 接着安排老朱,老张,常遇春,张右丞、王保保等人为衙门衙役。 衙役在大元是没有正式编制的,这也是当初赵与芮为拉拢人心而定,当年宋军退役后,优先为衙役,宋军的家属优先为衙役,这为他拢住军心打下基础。 而一般知县和县丞这样的地方官员上任,可以带一到两个人安排进县衙。 但赵与芮一口气安排了六个人,这让知县周大同也大为不满。 鄞县虽然是庆元府府治所在,也比较有钱,但你赵与芮也太过份了,一口气安排六个? 那以后大家都学你,主簿也安排六个?县尉也安排六个? 我知县安排六个? 那县衙要多少开支才够? 如今各级衙门都想省钱,周大同显然很不满意赵与芮的做法。 果然,赵与芮上任第二天,周大同组织全县衙中层以上开了个会,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当天开会的有知县周大同,县丞赵与芮,主簿李田,县尉牛峰,然后是各房负责人,兵,户,吏,商税等九部门典吏也都到了现场,加上总捕头,两位捕头,一共十五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25/299052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25/299052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