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昭君出塞意难平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变成了女奥特曼人间体 提瓦特的失乡人 分家住草屋,小福星物资取之不尽 楚枫楚月 背剑之人,独断万古 巅峰龙婿 我每月能刷新金手指 穿成迪奥妹妹,开局觉醒替身 重生归来,侯门长姐团灭户口本 傻子相公太黏人,乖乖别撩我
第一不太可能...
因为林妤就在面前,叶天很可能说林妤是第一。
第二有可能。
自己虽然没有摘下面纱,但仅仅身材就已经碾压了苏月这个小丫头。
至于白素素的话。
她相信叶天喜欢对方。
所以排在第三没什么问题。
这样的话。
第四就是苏月。
当然。
或许排名会稍微有些不同。
比如自己排在第一名或者第三名都是有可能的。
可结果叶天却说把自己当兄弟?
甚至只比那个叫什么郑坤的强一点?..
郑坤?
她之前并不认识这个人。
只是最近经常来这里找叶天,所以也算是知道对方。
比对方强?
这不是对自己的羞辱么?
还有叶天后面那句话,说她们之所以比郑坤强,还是因为她们功夫高?
这岂不是说,如果她们两个功夫不行的话,岂不是连郑坤都不如?
“叶公子这是什么意思,你把小丫头当兄弟我还能理解,但我自问也算有些姿色,总不至于如此不堪吧?”沐玄音忍着心中的郁闷说道。
同时也不忘贬低一下苏月。
“你凭什么理解?你连脸都不敢露,要我说你连郑坤都不如!”苏月反驳道。
只是她说完再次看向叶天,因为相比之下,她觉得叶天的话更让她不开心。
什么意思?
自己怎么就成他兄弟了?
还能郑坤跟自己比?
亏自己还给他介绍小妤,又这么辛苦的保护他。
“有姿色又如何?你跟我又没有婚约,如果你是我未过门的妻子,那你在我眼中也是我的西施,但你并不是,所以你容貌和身材在我眼中并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又不是我的人。”叶天答道。
“那公子的意思是,如果我和你有婚约,那我也是你眼中的西施了?”沐玄音问道。
“当然不是。”叶天摇摇头,瞥了她一眼道:“你是杨玉环。”
杨玉环?
这次不仅沐玄音。
林妤和苏月也都露出疑惑地表情。
不明白叶天这句话的意思。
可惜叶天根本没有解释的意思,已经开始继续刚才的故事。
只是因为大夏历史不同,叶天这时也告诉三人,接下来的故事都是自己在一本古籍中所见。
“千年前,长江西陵住了个叫王忠的庄稼人。
这个庄稼人因为一直没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庙进香许愿,祈求得到一个像屈原那样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的后代。
结果八月十五夜里,他的妻子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
不久便生下一个比天仙还标致的姑娘,这就是王昭君。
她从小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特别喜欢望月吟唱。
很快,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某一日。
皇上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王昭君到京城长安后,和其他被选的秀女一样,先到画师那儿画像。
有的美女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重金贿赂毛画师,画师就将她们画得美貌非凡。
王昭君因为没有给画师金银财宝,画师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点了一点,导致王昭君没能选中,寂寞于后宫。
几年之后,匈奴首领入京朝贡,以尽藩臣之礼,并请求做汉朝的女婿,汉元帝遂选宫女赐之。
临行前,皇上召见昭君,一见面就惊呆了。
如此美丽的美人,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一席谈话,更觉昭君才智过人,整个后宫无人可及。
可惜天子又难失信,送走昭君后,皇上立即翻看美人画册,终于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昭君画像。
细细一看,原来昭君眼下多了一个疵点,掩盖了昭君的美貌。
皇上大怒当即下令将那个弄虚作假的画师杀死。
昭君随匈奴首领来到塞外,在匈奴又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被封为“宁胡阏氏”,也就是王后。
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传闻在昭君出塞的时候。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美称。
故而人们也经常用沉鱼落雁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古籍中对于王昭君的诗词也有很多。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
第一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第二首: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将王昭君的故事说完。
叶天的心中突然有些不舒服。
四大美女的故事听起来都很好,被后人津津乐道。
可在他眼中。
别人的故事暂且不提。
王昭君的故事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
昭君出塞...
后人敬仰这位女子愿意和平献出一生。
所以她的故事也同样美好。
但换位思考一下。
一个古代的汉家女子,嫁给匈奴为妾?.
这种故事能有好的结局?
不知道别人心里都怎么想。
可在叶天心里,他终究是意难平!
这也是他答应和孙成儒进京的原因之一。
他想为大夏做些贡献。
最起码将来大夏再也不需要经历和亲这种屈辱的事情。
小时候和同学们聊起古代的历史。
大家很多都喜欢汉和唐。
可等长大之后。
越来越多人喜欢大明。
原因当然也很简单,那就是大明一朝276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公子,你好像有些不高兴?”林妤小声问道。
她本来还在钦佩昭君的伟大,接着就发现叶天的心情好像有些不好。
“别说他不高兴了,我也不高兴!和亲这种事情也就是那些贪生怕死的书呆子觉得好,要我说,同样和亲的人统统都该死,一群没骨气的家伙!”苏月在旁边忿忿不平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384/207546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384/207546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