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 第050章 燕宁合流的前因

第050章 燕宁合流的前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黄猿,都无敌了才来聊天群 人在超神:开局变刀妹 三国领主:率武将大军,称霸世界 末世重生:开局拿下校花女友 我在末世卖修仙物资 医道丹途 我在异世靠开客栈封神 最强空间王妃太有钱 修为尽失后,撩女主就能万倍返还 黑海扬帆

后世流传的各种版本颇多,有正史也有野史,众说纷纭疑点也多。 而燕宁合流是奉天靖难之役的一个历史重大转折点。 由于燕宁成功合流,从此,燕军逐渐由弱变强,从防御转入进攻。 但如此重大历史事件,难道就像后世版本中说的那样,完全是胜算不大,全靠运气的一场赌博吗? “老师,你能给晚辈详细叙说一下,数年前燕宁合流这件事的全过程,好吗?” 见徐钦冷不丁提到这个问题,蹇义迟疑片刻,还是如实讲了这个过程。 随着蹇义的徐徐道来,在徐钦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一幕幕当时的真实情景。 …… 建文元年,十一月初。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北平燕王府议事堂。 一张巨型作战沙盘前,燕王朱棣神色严峻端坐在首位。 他的左右两旁,围着沙盘而坐的,除了张玉,陈亨,朱能,丘福四大金刚,还有不少等燕山卫主要将领。 燕王首席智囊姚广孝,还有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位王子。 “诸位,自六月奉天靖难至今,我方已经占领并控制了蓟州,北平,遵化,永平,密云等北地各要塞。” “宣府谷王朱橞已弃城撤往南京。” “目前,北平都司的背后,就只剩下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据京师密报,南军统帅曹国公李景隆率五十万兵马,分成五路向燕地扑来,估计五六日之后,他的先头部队就会抵达北平城下。” 燕军总参将,北平都指挥佥事张玉先做了军情介绍。 朱棣犀利目光扫视全场一圈,沉声道: “诸位将军,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父王,我们坚守北平城,这里城高墙厚,李景隆这厮攻不破的。” 朱棣话音刚落,十九岁的朱高煦就站起来大声嚷道。 “对,煦王子言之有理,我们在北平城跟南军决一死战。” “……” 朱高煦一发言,朱能、丘福等将领纷纷发言,群情鼎沸。 只有张玉和世子朱高炽没有发言。 朱棣把目光投向沉思中的首席智囊姚广孝。 姚广孝手抚长须,猛地睁开半闭的眼睛,沉声道: “殿下,当年太祖高皇帝在‘洪都之战"中的战略战术是什么,你可否知晓?” 闻言朱棣一愣,沉声道: “当初本王虽然年幼,不可能亲自参加洪都之战,但后来军神老岳丈徐大将军,就在这里给本王讲解过这次战役。” “当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顺江而下,气势汹汹地围攻洪都。” “而太祖高皇帝手上只有军卒二十万不到,敌众我寡。” “太祖听从刘伯温建议,采用避实击虚之策,率主力突然撤出外线,并乘机扫清障碍,只留蓝玉的三万将士守城。” “三个月之后,待太祖扫清周围障碍,率三十几万精锐杀回来,并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大败陈友谅。” 姚广孝微笑着点头称是。 “少师莫非是想让本王效仿当年太祖之策?”朱棣忽地眼前一亮。 “当然,燕军当前形势与太祖如出一辙,弱势方固守城池则同等于坐以待毙,万万不能。” “北平城虽然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守上一年甚至于两年,都没问题。” 姚广孝三角眼珠子一凸,咬牙切齿道: “但是座孤城,死水一潭。” “倘若李景隆采用铁桶战术,对北平城围而不攻,试问一年或之后,这里将会是个什么状态?” 妖僧鹰隼般目光,凶狠地扫视左右,“我方孤立无援,是坐吃山空,守城时日越久则士气涣散,全城被失败之气笼罩。” “反观李景隆的南军,不光兵多将广,而且他们的辎重粮草等,从各地会源源不断送达。” “最后结果将不言自明,李景隆不费吹灰之力,将我们收拾干净。” 姚广孝这番话,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 朱高煦,丘福等人听罢,一下子全泄了气。 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耷头耷脑地看向朱棣。 “姚大师说得好,正中这场战役之要害。” 一直没有点评发言的张玉,终于站起来开口。 “殿下,大师,各位将军。” “燕军长期在北疆与蒙元对抗,都是骑兵,擅长于野战和突击,机动灵活。” “而城池攻防,阵地战等,恰好是南军长处。” “此消彼长,我们因此不能死守北平城,而是仿效太祖当年的‘洪都保卫战",燕军主力跳出圈外,避其锋芒。” “我们扫清周围障碍的同时,乘机招兵买马,然后在城外与李景隆打运动战,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 张玉是朱棣麾下的杰出战术家,善于谋划。 他在姚广孝的启发下,立即有了一整套战术思想,在沙盘上开始比画起来。 经过姚广孝和张玉两人的一番说道,朱棣醍醐灌顶。 他一拍大脚站立起来,朗声道: “本王决意已定,毋庸讳言,众将回去准备,后天拂晓,诸位率本部人马在城下集中,随本王跳出包围圈。” “第一目标就是大宁城。” “先把大宁都司解决掉,到时候再回身去解决辽王朱植。” “遵命!” 朱高炽,朱高煦,丘福,朱能等人允诺,陆续退出议事厅。 现场只留下朱棣,姚广孝和张玉三人。 大政方针已定,但许多细节还需推敲。 首先是谁来镇守北平。 “殿下尽管带走主力,由贫僧和世子留守,把一些不易骑战的老弱病残留下来,再派几员领兵将校即可。” 姚广孝率先开口。 “少师,这恐怕不妥吧,这北平城不能有闪失…” 说到这里,朱棣眼眶一下子红了。 北平城是他和所有将士们的大本营,武器辎重粮草,关键是妻儿老小。 不说都知道,姚广孝这着也是险棋。 用北平城拖住李景隆的主力,方便朱棣战略转移。 一旦北平城破了,王府内所有成员都得死,绝不能成为俘虏。 否则,被李景隆扣成人质,相当于捆绑了朱棣手脚,奉天靖难大业失败。 “放心吧,有贫僧在还有王妃和世子,保证在你归来前,北平城安然无恙。” 姚广孝安慰道。 朱棣沉默片刻,也只好同意。 成大事者岂能瞻前顾后,婆婆妈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519/207878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519/207878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