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明国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倍返还:我,修仙界战狼! 九变屠神决 安保公司,维护世界和平很合理吧 当着全服告白后,她被大佬倒追了 凡人:老夫墨居仁 重生新婚夜,被偏执大佬亲疯了 不才 天命神婿 亲妈是千金,舅舅哥哥排队宠 将武生:武家庶女别太毒

徐钦心里明白,自己摊丁入亩的田税新政,已经得罪了广大士族豪门,自然包括当朝大臣和大明新旧勋贵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开始永乐朝廷所增加的税收总量,百姓减少的赋税,以及取消徭役所产生的雇佣工钱等。 都是从他们头上,以及他们为代表的宗族土地身上,活生生扒下来的。 这谁不肉痛? 所以,他们明的不敢说,私下却恨死了徐钦。 大家听闻徐钦这么要约法三章,都将目光投向太子朱高炽和国师姚广孝。 太子则看了一眼自己的恩师,见允诺之后才对徐钦说道: “徐爱卿但说无妨,在此谁敢外传,将严肃法纪。” 徐钦也只能苦笑了笑,继续说道: “上策,既是最佳方案,当然是最为简捷,只是推动起来颇有些费劲。” “什么内容,请快说。” 徐钦故弄玄虚,把大伙胃口给吊了起来。 “交由户部中央钱庄统一发行五年期国家债券,请天下有识之士认购,债券面值为一两银钱。” “户部设计一个年利率,到期连本带利一次性兑付,或者每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均可。” 话音刚落,夏原吉立马反应过来,沉声道: “徐大人,你这个所谓债券,说白了就是借钱嘛,由朝廷公开摊底,面向天下人筹措,岂不是让皇帝陛下难堪?” “夏大人不愧为大明永乐朝的大管家,这是公开面向全天下人筹款,也叫集资,更确切的应叫发行‘国债",不是简单理解为借,也不丢人。” “这并不表明朝廷国库空了,摊底没钱了,才厚着脸皮去乞讨。” “所以就叫‘债券",类似于乡村里‘凑份子"钱,是凑集起来做一件计划以外的大事。” “此钱是专款专用,以最快速度打造一支舰队和海军,对外开展殖民占领,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帝国海疆,不受海盗、倭寇侵犯,打击海上走私,这本身就是有高回报的。” 经徐钦这么一解释,所有人只能说是理解了。 可借钱总归不是什么荣光之事。 别说是帝国朝廷,皇帝陛下,就是普通人家,肯定是家里穷光见了底,不得已才厚着脸皮对外开口。 “可这是皇家颜面,相当于当众脱裤子露出光腚,皇帝陛下会同意吗?” 解缙首先开口道。 “是啊,不太妥。” “???” 下面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朱高炽、夏原吉两人凑到姚广孝那里,这边高端三人也 开始讨论起来。 郑和并没有参加那一方讨论,而是凑到徐钦跟着,小心翼翼道: “徐公子,我看这事有点悬,陛下脾性我还是了解的,他是最要颜面,宁愿砸锅卖铁,也绝对不会开金口,去向自己的臣民借。” 徐钦苦笑着没吱声。 他是考古学家,对朱棣的性格当然了解。 郑和在永乐二十几年间,曾七下西洋,向周围岛屿诸国,带去大明帝国皇帝陛下之恩泽。 所谓皇恩浩荡。 那些岛国人士随宝船来到大明,只需跪在地上叩头臣服,上贡点土特产。 数百上千人白吃白喝、游山玩水不说,临走时还带上大量丝绸茶叶等物品走。 还让郑和又用宝船逐一送回各自岛屿。 这么赔本赚吆喝,朱棣却乐此不疲,非常愿意去做。 皇帝的颜面争得了,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可就是国库大量亏损。 郑和下西洋,成了夏原吉等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让其不堪重负。 而徐钦深谙这段历史,就是想改变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对外方针。 实际这些岛国上的土居民,大都是海盗背景的逃犯,杀人凶手,恶棍。 他们哪里会有什么信用,宗族荣誉,奉行的是有奶便是娘。 话说勤政殿里的两拨人,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这是一个观念、思维和价值观的问题,完全取决于朱棣本人的认识。 “徐公子,老衲理解你这个特别另类的想法,愿意帮你去说明陛下试一试,你倒是继续往下讲,这个国债怎么个认购法?” 也只有国师姚广孝有这个气魄,敢跟朱棣当面去说这个。 虽然妖僧不很懂经济,但徐钦这种另辟蹊境,特立独行,打破常规的做法,姚广孝却很欣赏。 他自己就是从不按牌理出牌。 徐钦的思路完全符合‘屠龙术"里面的一些要素。 “说吧徐爱卿,孤事后会与少师一并面圣,跟陛下讲明其中道理。” 朱高炽也是个破旧立新之人。 历史上的他实际在位十个月,但他敢于否定先帝的一些错误,为朱瞻基继位,开创十年繁荣,扫清了伦理上的障碍。 “多谢大师和太子殿下的支持。” 徐钦站起身向姚广孝和朱高炽拱手施礼,然后开口缓缓说道: “普通百姓家里,自然无法拿出多余的钱来认购这些国债,所以,认购的对象是勋贵豪门,宗族世家,土豪乡绅,大地主大商贾等。” “我认为首先从朝堂上那些公侯伯爵,高官大臣们开始,让大家带头认购,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完成。” 此话即出,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田税新政,已经在这些人头上狠狠割了一刀,这次又要动手割。 这些人岂不是都得蹦跳起来。 “徐大人,下官想问一句,这些数千万两银子,怎么才能保证按期连本带利归还?” “这可不是儿戏,届时不能归还,皇帝陛下和永乐朝的信誉和颜面尽失,恐怕不是咱们在座的这些人,以死谢罪了事,而是将遗臭万年。” 又是解缙站出来开炮。 他就是有些‘焗",绝对是个刺头。 历史上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得罪了不少人,包括永乐帝朱棣。 他这一生,有一大半时光,不是在牢里就是在往死牢的路上。 最终,刚出牢门就惨死在大雪纷飞的野外。 不过,徐钦虽然也不喜欢,但并不讨厌他。 “解大人说得没错,这件事压力不小,一旦提出并通过,我等就是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背上一座泰山。” 徐钦顿了顿喘了口气,接着补充道: “接下来,我等首先要尽快建造出高质量的大型舰船,训练出一支不少于十万人的海军,然后开始按计划先从东南亚开始,逐渐远洋征伐,尽快获取回报。” “五年之内,通过海外贸易,打击走私、海盗和倭寇,以及殖民所获取的价值,基本能满足国债的归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519/221223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519/221223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