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科技兴国,从六代机起飞开始 > 第77章 宛如巨龙的生产线组装完毕

第77章 宛如巨龙的生产线组装完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玄学老祖宗今天也在还债 我的哥哥是高欢 沙雕师妹咸鱼修仙 闪婚后,假千金将首富大佬温柔驯服 末日来临,我嘎嘎囤货养主神 恶魔果实时代:我满级武装色流樱 乡野风流村医 我靠赌石发家致富 [剑三]十人英雄霹雳 哑妃一开口,王爷为她颠覆九州

当天晚上,东南造船厂的会议室里人声鼎沸,一群头发灰白的老者中夹杂着几个中年人。 他们的精神异常亢奋,让一旁端茶倒水的青年人十分担心,生怕这帮老家伙顶不住抽过去了。 “小徐你可以啊,055设计出来没几年现在又整出这么个好东西,看来我们这把老骨头是该退休了。” “是啊是啊,长江后浪推前浪……” 听到一群人对自己的夸奖徐卫青只觉得如芒在背,这帮人要是知道真正的设计师被自己气走了,不能活吃了自己吧? 毕竟在华夏吃人犯法的。 犹豫再三,徐卫青还是把实际情况说了出来,等徐卫青说完整个会议室陷入死一般沉寂。 一群大佬看着徐卫青的眼神都不对了。 “嘶,我总结一下你刚刚说的,就是设计这艘驱逐舰的不是你,是一个很年轻的天才,但是你上来觉得人家的设计不合理,最后给人家气走了是这个意思吧?” 一开始问话的老者深吸一口气缓了缓说道。 徐卫青僵硬的点了点头,会议室里的气氛降到冰点。 嘭… 随着一声重重的关门声,徐卫青被一帮人从会议室扔了出来。 你什么档次跟我们一个会议室。 …… 还不到一个月,东南造船厂就给消息过来,说是新的工厂厂房已经搭建好了。 因为基本上都是框架结构,整体搭建起来难度的确不大,再加上上面重视,加班加点的从开始到完工只用二十天。 这段时间刘鸿文也没闲着,把流水线做了预加工,每加工好一批就发一批过去,今天把最后一批发出去就收到工厂建好的消息。 每天026仓库这里都有许多的物流车出入,但是这只是对外的幌子。 所有的车都是军队安排的,车上的驾驶员都是军人。 原本刘鸿文的设想是外面的盘山公路用来做山地赛用的,自己还能借此机会接一些改车的订单,结果发现还是改造武器来钱快,果断的放弃了原本的设想。 从国家层面来说,也不允许有外来车辆往026仓库去。 等所有材料都送到之后,刘鸿文来到地下仓库,一架崭新的鲲鹏战机停在地下。 不过这架鲲鹏战机可不是用来做轰炸机用的,而是让刘鸿文改成了全能预警机。 包含了侦查预警和反潜等多种功能,以后他就是海上军舰共有的眼睛。 内部被刘鸿文改造完后可以容纳四十多号人,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为多个目标提供护航保障。 之前听到华夏这次南海的对抗中一架侦察机和11名军人牺牲后,这个想法就在刘鸿文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用鲲鹏战机改成的全能预警机,我看看谁还能击落。 刘鸿文熟练的操纵飞机离开026仓库。 虽然一次没开过,但是六代机在操控上,已经完全不用依靠人类了,刘鸿文驾驶起来自然没有问题。 因为提前跟军区报备过,所以不会再出现被自己人攻击这回事情了。 鲲鹏战机具备垂直起降功能,对跑道的要求并不高,顺利的降落在东南造船厂的一片空地上。 当刘鸿文走下飞机,来到了新建的船厂中,却看见空荡的造船车间里站满了人。 这么多人?来之前孙老给自己打过预防针,说是徐卫青为了这次的造船任务在各大船厂薅羊毛,凡是能入他眼的都被叫来了。 而这些被徐卫青叫来的人又把自己能入眼的人叫来了。 就这样原本刘鸿文只希望找来500个船舶专家,这下子来了得有1000多人,当然这里面很大一部是一个老师带好几个学生。 可就算是学生单独拎一个出来也是个行业里叫得出名字的人才。 可这还只是专家,而专家的身后站着密密麻麻的造船工人,这些人加起来起码过万了。 为了这次造船任务,徐卫青洗劫了其他造船厂的高层力量,王军长又把底层力量抽走了不少,许多原本正在进行的造船任务都不得不停下来。 在众人身前放着一个讲台,还有一个麦克风,想来这是给自己讲话用的。 刘鸿文也不客气,直接走了上去面对这些领域里的大佬倒是不怯场,干净利落的开口说道。 “各位前辈好,我叫刘鸿文,是这次应龙号战略驱逐舰的设计师,想来大家也知道我们围聚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要让华夏的驱逐舰有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 此话一出所有人瞪大双眼,互相看看都觉得不可思议。 尽管之前听到徐卫青说刘鸿文很年轻,可没想到他连三十岁都不到,这么年轻就设计出了应龙号,着实让下面这帮老家伙汗颜。 “这些天想来大家对图纸应该都熟悉了吧,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在没开始前搞明白。” 听到这话下面的人群突然有一阵骚动,最后还是徐卫青把问题问了出来。 “刘工,你给我们的设计图我们是看的明白的,就是一些结构的强度要求太高了,我们根本找不到适合的材料啊。” “材料的问题我会解决,所有的原材料我都会加工好给到你们,你们只要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保证制造出来的东西符合图纸设计的标准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刘工我想知道我们这次制造的应龙号排水量有多少吨啊?我们没看到具体的标注,自行核算了好几次答案都不太一样。” 说到这里徐卫青和身旁的几个人脸色都变得有些奇怪起来。 一群大佬算个排水量,每个人算的结果都不一样,这说出去有点丢人了。 刘鸿文没想到他们会对这个感兴趣,本来是准备等下水了再告诉他们的,不过既然问了自己也不好藏着掖着了。 “应龙号的标准排水量应该在2万余吨。” “啊,只有2万余吨吗?哎,不对啊,余吨?余多少吨啊?” “不太清楚,具体要看装载量,初步估计余个3、4万吨还是没问题的。” 靠,这到底是是造航母还是造驱逐舰啊! 刘鸿文不在乎他们有多惊讶,自己还要去组装流水线。 不过有这些人的帮助想来安装时间会大大缩短。 刘鸿文按照各个小组分工合作的模式,把对应小组的生产线交给他们自己安装。 都是预加工好的,只要组装起来对这帮人来说自然是个小意思,何况还有大量的造船工帮他们打下手。 前后忙活了两天一条完整的应龙号生产线已经安装完毕,站在船厂的顶端,看着下面的生产线,像是一条匍匐在地巨龙一般威武。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549/221872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549/221872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