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朱元璋的教导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法师?法术工程师! 寻梦奇谭 离婚后,我养的小奶狗竟是京圈太子爷 穿成亡国公主后我成了首富 满级悟性,你告诉我仅仅只是开始 继承神话中的潜在能量 重生之王者辅助 我的卡组无敌 全民领主:从零开始打造不朽仙域 美综:开局掉下来个绘梨衣

外人看到这一幕,或许会呆若木鸡。 但老朱却不满不在乎。 他反而乐在其中。 人老了,最喜欢的不就是娃子们的陪伴与“管教”嘛?! 说是“管教”,其实就是为老人家好。 这点道理,朱元璋咋可能不懂。 此刻的他,明明是华夏大帝,却反而像个孩子一样,撇了撇嘴,耍起了小脾气。 但不管他怎么耍脾气,这酒,也就这一杯。 多一滴都没有! “行了行了,一杯就一杯,吃饭吃饭!” 美美的喝了口小酒,朱元璋伸手拿起了一个田螺,直接开嗦! 朱晋也不客气,将红烧泥鳅的汤汁淋在米饭上,热气腾腾的米饭配上香到绝巅的汤汁,一口下去,满足感十足! “哈哈!好娃子!看你吃饭咱都觉得香!咱爷们,吃饭就得狼吞虎咽!不能像娘们似的,一小口一小口的,跟吃鸟食儿似的,咱要像那么吃,非得饿死!” 朱元璋哈哈大笑,或许是自带滤镜的缘故,总之这老爷子咋看朱晋咋喜欢,而且看到的还全都是优点,一丁点缺点都看不见! “老爷子,你这一把年纪了,家里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还要兼顾朝中事,要不我直接搬你家住去?” 朱晋嘴里塞着米饭和泥鳅段,说话含糊不清的,但朱元璋还是听明白了。 一刹那。 老朱嗦螺的手顿在了原地! 朱晋光顾着埋头干饭,自然没察觉到了老爷子的异样。 只见他继续吃着饭,同时继续开口道: “你老了,家里没人不行。” “我年轻,有的是力气,脑子也自认为还算灵光,无论是家中事还是朝中事,我估摸着都能帮点忙。” “有我在,你也能轻松不少不是?” “但是我可提前说好了啊,我不是图你那点财产,过两天我就变更户籍开始赚钱了,欠你的钱我很快就会还给你,至于你的钱,想咋花咋花,不用再给我半分。” “老洪头,咋不说话呐?” “莫非,你信不过我?觉得我是图你财产?” 将饭碗放下,朱晋擦了擦嘴,抬头看向老爷子,却发现老爷子愣在原地,脸上神情也格外复杂。 深吸口气,老洪头将仅有的一杯芙蓉春狠狠的一饮而尽,而后将手重重落在桌子上! “信!” “咱信!” “老头子就算不信任何人,也不会不信你这娃子!” “你这娃子不是贪财的人!只是……” “只是啥呀?别推脱了,晚点我就跟你一起回去!” 朱晋翻了个白眼,起身就要去收拾东西。 老洪头招了招手,把朱晋叫了回来。 “只是怕你进不去咱家呦。” “老头子孤家寡人的,皇上心疼咱操劳了一生,给咱安排的住所,在内城外郭附近,不是朝中大员可进不去。” 对于应天府的城市架构,朱晋流浪了这么多年,也算是了然于心。 应天府分皇城、内城、外城三部分。 其中,皇城自然就是皇宫,外城则是百姓居住的地方。 至于内城,则分内郭与外郭。 内郭是大明处理政事的地方。 外郭是衙门办公、朝中大员居住的地方。 老洪头能居住在外郭,便已经属于朝廷中枢大员了。 那等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更不是一般人能进的。 他朱晋显然就进不去。 至于老洪头…… 这老爷子,看来官职不低啊! 怪不得能帮他办理户籍。 只是,为啥自己就是想不起来大明初期有姓洪的大官呢? 朱晋有些头疼,揉了揉太阳穴。 罢了。 想不起来就不想了。 反正他又不图老洪头什么。 老洪头官高也好,低也罢。 权利大也好,小也罢。 在他眼里,就是个耄耋老人。 等他赚了钱,无论如何都会让这老头辞官,好好的颐养天年。 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操心政事,洪武皇帝是真不知道心疼人呐。 腹诽了朱元璋几句,朱晋无奈的叹了口气。 “进不去就算了,还想着能时刻在身边照顾您老人家呢。” 又乘了一碗饭,朱晋继续干饭。 朱元璋看着朱晋那有些失望的神情,心里不禁一暖。 他何尝不知道这娃子是心疼他? 只是现在,还没到爷孙相认的时机。 最起码,要等到锦衣卫将那块玉牌找到之后,彻底坐实这孩子身份之后,他才会将其带回家。 “娃子,多吃点,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 给朱晋夹了块最肥美的泥鳅,老爷子就这么看着朱晋狼吞虎咽。 “娃子,这顿饭菜,也就是现在日子好了,能吃的上了。” “咱小时候,过年都不见得能吃上这么一顿!” “那时候家里兄弟姊妹多啊,都吃不饱饭。” “田地也都荒凉,都被蒙元那群畜生拿去放牧了。” “多好的田地啊,硬生生被糟践成了牧场。” “田螺,泥鳅,难得一见啊。” “咱还记得那一年,大瘟疫,家里人都死光了,就咱一个人活了下来。” “咱到处借钱,将家里人安葬,然后咱就从军去了。” “咱那时候就想,咱从军就是为了能出一份力,能早点将蒙元人赶走,能早点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人老了,就喜欢怀念过去,感伤曾经。 哪怕强如朱元璋也不例外。 而朱晋也不嫌老爷子啰嗦,也给老爷子夹了块泥鳅,乖乖的听着。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 “娃子,以后不管你变成啥样,成商籍后赚钱了也好,赔钱了也罢,甚至……有机会更改士籍,入朝为官也好。” “总之,娃子你要记住,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的,都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都知道老百姓的日子有多苦、多难!” “所以啊,你一定不能忘本,不管以后做什么事情,不管以后你有多少的钱,或者有多大的权力,你都要对得起百姓!” “记住了嘛?” 朱晋并不知道老爷子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他也不知道这番话其实是大明第一代帝王对第二代帝王的谆谆教导。 他只是觉得老爷子有些触景生情。 孝顺的孩子,不能忤逆长辈。 尤其是这长辈说的还非常有道理。 于是,朱晋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 而后道: “爷爷,您放心吧,我记住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607/208389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607/208389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